- 年份
- 2024(10694)
- 2023(15484)
- 2022(13299)
- 2021(12280)
- 2020(10487)
- 2019(23792)
- 2018(23466)
- 2017(45824)
- 2016(24945)
- 2015(27622)
- 2014(27443)
- 2013(27222)
- 2012(25165)
- 2011(22816)
- 2010(22588)
- 2009(20839)
- 2008(20413)
- 2007(18003)
- 2006(15741)
- 2005(13790)
- 学科
- 济(100288)
- 经济(100177)
- 管理(74266)
- 业(70062)
- 企(56848)
- 企业(56848)
- 方法(49349)
- 数学(43615)
- 数学方法(43232)
- 中国(27789)
- 农(27179)
- 财(27052)
- 学(21990)
- 业经(21418)
- 贸(20280)
- 贸易(20268)
- 易(19686)
- 制(19454)
- 地方(19231)
- 环境(18501)
- 农业(18002)
- 务(17200)
- 财务(17137)
- 财务管理(17105)
- 企业财务(16307)
- 银(16040)
- 技术(15992)
- 银行(15972)
- 和(15257)
- 行(15226)
- 机构
- 大学(365306)
- 学院(362064)
- 济(145805)
- 管理(143694)
- 经济(142844)
- 理学(125787)
- 理学院(124407)
- 管理学(122372)
- 管理学院(121739)
- 研究(119854)
- 中国(88234)
- 京(77399)
- 科学(75875)
- 财(67287)
- 农(63194)
- 所(60467)
- 业大(58081)
- 研究所(55417)
- 财经(55127)
- 中心(53602)
- 江(50609)
- 农业(50200)
- 经(50191)
- 北京(48682)
- 范(45896)
- 师范(45336)
- 经济学(44525)
- 院(43640)
- 州(41277)
- 财经大学(41226)
- 基金
- 项目(252128)
- 科学(197238)
- 基金(183786)
- 研究(178962)
- 家(162375)
- 国家(161077)
- 科学基金(137311)
- 社会(113619)
- 社会科(107846)
- 社会科学(107818)
- 基金项目(98162)
- 省(97573)
- 自然(91151)
- 自然科(88993)
- 自然科学(88967)
- 自然科学基金(87416)
- 划(83052)
- 教育(81742)
- 资助(76060)
- 编号(71537)
- 成果(56893)
- 重点(56590)
- 部(55805)
- 发(53428)
- 创(52074)
- 科研(48822)
- 课题(48783)
- 创新(48652)
- 教育部(47419)
- 国家社会(46866)
- 期刊
- 济(151494)
- 经济(151494)
- 研究(104026)
- 学报(63174)
- 中国(60962)
- 农(55478)
- 科学(54912)
- 管理(50302)
- 财(48584)
- 大学(46835)
- 学学(44471)
- 农业(38087)
- 教育(34820)
- 融(30152)
- 金融(30152)
- 技术(28566)
- 财经(26855)
- 业经(25518)
- 经济研究(25334)
- 经(22810)
- 问题(20807)
- 业(18990)
- 科技(18031)
- 理论(17777)
- 图书(17595)
- 技术经济(17403)
- 商业(17013)
- 版(16895)
- 实践(16185)
- 践(16185)
共检索到509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能生 刘滔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描述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而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关联,进而影响环境质量。本文通过研究中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需求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得到实证结果:需求结构与环境之间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消费需求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U型结构,并且当最终消费占总需求比重达到65.34%时,环境质量最好,政府消费需求的提高对环境的利好程度大于居民消费的提高对环境的利好程度;投资需求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当最终投资占总需求比重达到57.9%时环境质量最差;净出口需求与环境质量呈正向关系,贸易顺差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需求结构 环境污染 EKC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盈之 管建伟
将金融发展变量纳入EKC分析框架,以1998~2007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继而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金融发展 EKC曲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一
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单因素计量模型、多因素计量模型,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面板回归拟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实证模型;其次,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全是EKC"倒U"关系,而是"倒N、S型、U型"关系;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质量的承压会逐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桂芳 梅楚涵 宁艳杰
本文在结合当今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文献进行回顾,构建了以自然景观、设施设备和人文环境为高校人居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自然景观、设施设备和人文环境与高校人居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三者能直接有效地预测高校人居环境质量,其中人文环境的回归系数最大;受访者对北京市高校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北京市高校尤其需要改善自然景观中的"气环境系统"、设施设备中的"人口密度"和人文环境中"管理者素质"三方面,使校园居住环境实现生态化和健康化,人文环境也富有亲和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洁 刘吴健 盛永祥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境质量在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单重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质量改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政府应当积极通过缩小收入差距,优化环境质量与收入差距的匹配模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洁 刘吴健 盛永祥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境质量在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单重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质量改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政府应当积极通过缩小收入差距,优化环境质量与收入差距的匹配模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 杜雨潇 夏恩君
利用1997-2010年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EKC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仍将逐渐增大;东北地区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基本处于弱协调状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东北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 杜雨潇 夏恩君
利用1997—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指标、环境指标的综列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遵循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要素、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均会带来东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环境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敏 李文佳 安慧
由于长江沿线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产业分布不均、收入差距大等导致长江沿线各地区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同污染物的途径、空间、时效与程度均有差别,进而在探究沿江经济与环境联动关系时会产生区域差异性,因此各地区EKC形态存在多样化形式。基于长江沿线45个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大气、水、声、土壤及生物5个层次选取单一环境指标,并构建综合环境指标,根据环境指标特性设定传统EKC以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SDM模型,在对比单一与综合环境指标EKC曲线基础上,通过界定流域范围、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对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分类,研究沿江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内在联动关系。结果表明:(1)单一环境指标衡量环境质量存在局限性、不稳定性,以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城市道路噪声为环境质量指标时,经济增加与环境质量呈“U”型曲线,而采用综合环境指标时,两者呈倒“U”型。同时各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溢出效应最显著的为工业废水;(2)长江沿线城市环境治理缺乏全局性,治理范围有待拓展。近年来在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方面减排效果显著,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在现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3)由于样本的异质性使得综合环境指标与经济联动关系,呈现多种形态,其中上游地区为倒“U”型,中游和高收入地区为正“U”型,下游地区为“W”型,低收入地区为“M”型。通过研究发现下游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亟需整治,低收入地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主动治理、提前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也迫切需要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利用区域省际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进行系统检验,并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性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丁玮蓉 龚旻
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对环境的影响有赖于财政体制是否能够为其履行环境保护职能提供必要的预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本文采用熵权法计算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刻画环境污染水平,采用"制造业实际技术选择指数"来度量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实证检验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论表明:在预算制度软约束条件下,财政分权会导致环境恶化,并且晋升机制诱导的地方政府赶超行为是这一影响的重要原因。此外,门槛效应模型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刺激地区经济增长的激励下,上述效应会进一步强化。但当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在环境恶化的边际成本递增和居民忍耐度下降的压力下,上述效应会开始逐渐衰退。因此,为了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但从人均排放的角度,中国OFDI显著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东道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分样本回归的结果显示,无论在污染排放总量还是在人均污染排放量方面,中国OFDI改善东道国(地区)环境质量的效果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小洲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排污量、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三个角度考查分析了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重庆市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与环境极不协调,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环境质量出现恶化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是重庆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