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7)
- 2023(9641)
- 2022(8149)
- 2021(7351)
- 2020(6061)
- 2019(13907)
- 2018(13973)
- 2017(27816)
- 2016(14641)
- 2015(16423)
- 2014(16638)
- 2013(16930)
- 2012(16642)
- 2011(15439)
- 2010(16067)
- 2009(15439)
- 2008(15076)
- 2007(13757)
- 2006(12852)
- 2005(12293)
- 学科
- 济(93062)
- 经济(92995)
- 管理(39749)
- 业(38865)
- 方法(29421)
- 企(28973)
- 企业(28973)
- 中国(26621)
- 数学(26376)
- 数学方法(26261)
- 地方(25506)
- 农(20245)
- 财(17742)
- 业经(17326)
- 地方经济(16234)
- 制(16073)
- 融(14770)
- 金融(14770)
- 银(14706)
- 银行(14690)
- 学(14531)
- 行(14348)
- 农业(13735)
- 贸(13576)
- 贸易(13563)
- 易(13028)
- 发(12665)
- 环境(11724)
- 体(11451)
- 产业(11217)
- 机构
- 学院(229190)
- 大学(228977)
- 济(112953)
- 经济(110841)
- 研究(86226)
- 管理(82727)
- 理学(68971)
- 理学院(68163)
- 中国(67491)
- 管理学(67320)
- 管理学院(66879)
- 财(52611)
- 京(49206)
- 科学(46888)
- 所(44153)
- 财经(40679)
- 研究所(39069)
- 中心(36962)
- 经(36636)
- 经济学(36561)
- 江(35208)
- 北京(32788)
- 农(32776)
- 经济学院(32658)
- 院(30462)
- 范(30213)
- 师范(29930)
- 财经大学(29868)
- 州(28471)
- 业大(27273)
- 基金
- 项目(132878)
- 科学(104637)
- 研究(100990)
- 基金(95697)
- 家(81508)
- 国家(80808)
- 科学基金(68468)
- 社会(66683)
- 社会科(63446)
- 社会科学(63431)
- 省(51045)
- 基金项目(49403)
- 教育(45113)
- 划(42545)
- 资助(40557)
- 编号(40347)
- 自然(39947)
- 自然科(38930)
- 自然科学(38919)
- 自然科学基金(38232)
- 发(35394)
- 成果(34214)
- 部(30312)
- 重点(30156)
- 发展(29519)
- 课题(29081)
- 展(29061)
- 国家社会(27830)
- 创(26692)
- 教育部(26401)
- 期刊
- 济(140966)
- 经济(140966)
- 研究(82080)
- 中国(47316)
- 财(38404)
- 管理(33860)
- 农(30966)
- 融(29191)
- 金融(29191)
- 学报(28769)
- 科学(28497)
- 经济研究(24309)
- 大学(22686)
- 教育(21899)
- 财经(21734)
- 业经(21406)
- 学学(21373)
- 农业(20866)
- 技术(20715)
- 问题(19037)
- 经(18907)
- 贸(15901)
- 国际(14653)
- 技术经济(14108)
- 世界(12717)
- 商业(12513)
- 统计(12069)
- 经济问题(11848)
- 经济管理(11498)
- 理论(11321)
共检索到376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俊霞
需求结构、投资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刘俊霞经济发展不单是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重要的还在于产业结构的协调及其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实质是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问题。资本既是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又是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唯实
文章在理论实践与证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西部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开放:服务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道根
结构矛盾变迁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张道根0、迈向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经历20年改革开放与持续、高速增长,走出了短缺经济循环,摆脱了高通胀困扰,经受住农村大量剩余劳力轮番冲击的考验,步入一个相对过剩经济,低通账与较快增长并存的新阶段。阶段变换中我们最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管汉晖 颜色 林智贤
由于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教育史成为目前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1907-1930年的省级数据研究我国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后教育发展及地区不平衡的决定因素①。研究发现,传统书院与教会学校对现代教育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政治局势与教育发展状况关系密切。在教育普及率与教育质量之间存在权衡,但没有证据显示近代教育如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存在过分精英化的倾向。地区间教育发展程度差异很大,教育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决策分权化及地方官员的政治背景等因素关系密切。以上发现证实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结构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政治结构 教育财政 教育不平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道根
结构矛盾变迁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张道根迈向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经历20年改革开放与持续、快速增长,走出了短缺经济循环,摆脱了高通胀困扰,初步经受住农村大量剩余劳力轮番冲击的考验,步入一个相对过剩经济,低通胀与较快增长并存的新阶段。阶段变换中我们最主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靖
继我国的国有银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来,我国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步伐越来越快,本文分析了国际战略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几个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国际化、金融自由化、引进风险等,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成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秀臣
从复关到入世,经过了十几年的坎坷与努力,我们终于站在世贸组织的大门口了。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制订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以正常的心态,从容的步伐进入世贸组织。基于此,本文愿就此问题奉献一管之见,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所稗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晋川 黄良浩
本文从结构主义视角,参照1970—2008年国际需求结构演变的一般形式,剖析了中国转型发展中的总需求结构特征,分析了总需求结构失衡且调整缓慢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总需求结构调整必须跳出需求结构本身,从经济发展战略和收入分配制度两个方面着手,确立以扩大内需为支撑的内生发展战略和构建"劳动偏向型"的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国勋 罗昕 胥琳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拉动。本文以浙江省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变化为实例,讨论投资、消费及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拉动 投资拉动 外贸拉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政利 欧阳峣
文章通过微观分层的产品价值创造与商品价值效用需求的乌鱼嘴价值经济分析,提出我国宏观经济应选择质量标准分层的"双塔式结构"经济发展战略:以我国大规模的资源总量、潜力市场和产业分工经济形成的区域非均质差异性梯度规模结构为条件,从消费价值效用分层规模需求现实出发,通过分层的质量标准调节,一方面,在低端采取数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吸纳国内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对接,满足第三世界国家商品贸易需求和国内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为我国提供自主标准的国际化后发优势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在高端采取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与欧美发达经济大国的技术和标准互动对接,满足发达国家的商品贸易需求和国内高收入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娜 高晓鹏
以数字经济发展所驱动的“数字变革”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通过阐述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1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多维产业升级效应,同时重点检验需求结构演变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以及转型速度等多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需求结构演变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转型速度提升的重要路径,但尚未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得到凸显;同时,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特征,地区间需求结构演变的差异为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研究对助推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内外需平衡发展就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经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欧盟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的蔓延,内外需不平衡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供给结构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供给结构与内外需平衡发展问题的内在联系;提出产业供给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供给结构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本文认为供给结构是我国内外需平衡发展与否的关键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经济内外需平衡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供给结构 内外需平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瞿亦玮 张瑛
研究和分析需求结构的变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为克服目前流行的国民收入核算框架在需求结构分析中的缺陷,本文基于经济发展理论的长期性视角,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22个经济体1995-2014年的连续投入产出数据,在最终需求分析框架中刻画了各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需求结构变迁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各经济体需求结构不断升级,表现为从生存型需求主导向发展型需求主导转变;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需求结构与后发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呈现趋同态势;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计未来中国涉及民生的生存型和享受型需求占比将有所上升,而政府主导的发展型需求占比将有所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