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0)
2023(5627)
2022(4758)
2021(4882)
2020(4083)
2019(9623)
2018(10103)
2017(17665)
2016(10362)
2015(11912)
2014(12414)
2013(11653)
2012(10830)
2011(9694)
2010(10227)
2009(9727)
2008(10339)
2007(9750)
2006(8977)
2005(8344)
作者
(29251)
(24098)
(24025)
(23141)
(15673)
(11581)
(11264)
(9414)
(9277)
(9169)
(8290)
(8174)
(7952)
(7947)
(7625)
(7455)
(7302)
(7174)
(7091)
(6996)
(6296)
(6023)
(5878)
(5858)
(5604)
(5603)
(5368)
(5364)
(5150)
(4789)
学科
管理(39265)
(31747)
经济(31687)
(30846)
(29171)
企业(29171)
(14581)
(13563)
方法(11333)
中国(10685)
理论(9714)
(9407)
(9322)
财务(9289)
财务管理(9246)
业经(9161)
(9062)
企业财务(8682)
(8510)
银行(8498)
(8014)
(7955)
数学(7948)
(7734)
数学方法(7729)
体制(7574)
教育(7490)
教学(7305)
(6656)
制度(6650)
机构
学院(138376)
大学(137911)
管理(51071)
(47790)
经济(46147)
研究(45848)
中国(40404)
理学(40184)
理学院(39642)
管理学(38770)
管理学院(38467)
(31904)
(30142)
科学(28031)
(25863)
(24422)
中心(22273)
(21885)
研究所(21067)
北京(20909)
(20725)
财经(20612)
(19951)
师范(19725)
(18525)
(18365)
业大(18077)
技术(17996)
农业(16656)
(16424)
基金
项目(74451)
研究(58072)
科学(56412)
基金(49739)
(42588)
国家(42077)
科学基金(35484)
社会(32617)
社会科(30403)
社会科学(30394)
(29977)
教育(29057)
编号(26370)
基金项目(25281)
(24745)
成果(24042)
自然(22743)
自然科(22170)
自然科学(22166)
自然科学基金(21760)
资助(21450)
课题(19340)
重点(16769)
(16375)
项目编号(16105)
(15923)
(15860)
(15009)
大学(14790)
(14739)
期刊
(69690)
经济(69690)
研究(48042)
中国(41861)
(28786)
教育(27792)
管理(25117)
学报(20967)
(20450)
科学(18750)
(17515)
金融(17515)
大学(16527)
技术(15413)
学学(14690)
农业(12665)
财经(11061)
业经(11006)
图书(10496)
(9656)
经济研究(9280)
会计(8670)
财会(8638)
(8229)
职业(7940)
问题(7811)
书馆(7786)
图书馆(7786)
(7605)
(7202)
共检索到248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娜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端着手,解决过剩产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之策。但强调供给层面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需求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恰当适度的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成为前者有益的补充。未来应转变认识,在供需管理结合时,积极调整需求管理政策方向,使政策重心从过去一般强调总量、短期量化管理的传统思路向结构性、长期化管理机制确立的方向转变,实施有效的双重管理,提高政策管理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娜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端着手,解决过剩产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之策。但强调供给层面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需求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恰当适度的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成为前者有益的补充。未来应转变认识,在供需管理结合时,积极调整需求管理政策方向,使政策重心从过去一般强调总量、短期量化管理的传统思路向结构性、长期化管理机制确立的方向转变,实施有效的双重管理,提高政策管理绩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海英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会计稽核工作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会计稽核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和合规性等内容方面,阐述了会计稽核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超峰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苹,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一词引起大家的关注,纷纷讨论其内涵和政策取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给。但供给与需求在时间、空间、数量、质量、品类等方面存在着匹配关系。供大于求时,商品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华  俞冰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必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所作为。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背景,探究了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的内涵关系,并以苏州市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供给侧改革的的思路与路径,即加大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教育供给主体、改革职业教育供给模式等,试图为其它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具有区域特点和先试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林生  刘晓东  姚鸿  
"穗深港创新轴"是指由穗深港三地政府与社会力量推动,以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地为创新节点,以创新需求为驱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汇聚三地城市的创新资源、产业链以及创新系统,形成一个跨城市、高聚集的区域创新体系及产业聚集带,引领、支撑和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穗深港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示范区。在穗深港创新轴的建设中,南沙可以利用其优越的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葛晓鹏  王庆云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受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科学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等多重因素影响,其需求将发生深刻变化。对此,必须从供给侧发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交通运输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咏絮  廖伦建  
山区在经济弱势中储藏着巨大的绿色优势,交通弱势中储藏着丰富的文化优势,"精神贫困"中储藏着积极的变革优势。山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以优势特色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山区共享发展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红梅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下金融供给与需求特点,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葛晓鹏  王庆云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受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科学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等多重因素影响,其需求将发生深刻变化。对此,必须从供给侧发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交通运输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玉秀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荒废等不合理现象。要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需要按照供给管理的内容,提升农村土地要素的使用效率,解决好土地流转、占用农民土地以及农民宅基地规范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我国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分析如何提升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刘洋  高明杰  张晴  
[目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研究旨在寻找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和政策措施。[方法]文章运用供求平衡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产品产量与平衡膳食条件下我国农产品需求量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问题。[结果]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主要存在"三个过剩、两个不足":玉米生产过剩;蔬菜生产隐性过剩;畜禽肉类生产阶段性过剩;高品质农产品供应不足;国产蛋白饲料和奶类等农产品供应不足。[结论]该文据此提出了"蓄产能、调结构、控产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岩  朱守银  
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是改革的切入方向,"结构性"是改革方式,"改革"是核心命题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内涵、实质和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也要以"供给侧"为切入方向来理解和推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瑞新  王锦云  
分析征信需求新常态的背景和表现形式,探讨征信服务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新需求背景下,征信服务工作的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信用报告内容的多样化、信用报告出处的标识化、信用报告产品的精细化和信用报告更新的规范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红梅  
金融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下金融供给与需求特点,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