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6)
2023(8924)
2022(7493)
2021(7029)
2020(5666)
2019(12408)
2018(12340)
2017(22905)
2016(12357)
2015(13662)
2014(13335)
2013(12367)
2012(11066)
2011(9835)
2010(9828)
2009(9279)
2008(8414)
2007(7265)
2006(6209)
2005(5411)
作者
(32376)
(26806)
(26605)
(25504)
(16894)
(12746)
(12231)
(10420)
(10199)
(9411)
(8958)
(8955)
(8459)
(8312)
(8220)
(8216)
(8048)
(7927)
(7893)
(7501)
(6517)
(6443)
(6284)
(6233)
(6079)
(5870)
(5850)
(5799)
(5374)
(5369)
学科
(41981)
经济(41916)
管理(34492)
(29710)
(26089)
企业(26089)
方法(17316)
(14236)
贸易(14231)
(14176)
(13999)
数学(13157)
中国(13114)
数学方法(12970)
(12801)
业经(11480)
(11442)
(10517)
理论(10083)
(8998)
(8285)
(8034)
出口(8031)
出口贸易(8031)
(7971)
农业(7947)
地方(7818)
(7695)
财务(7668)
财务管理(7653)
机构
学院(159804)
大学(156986)
(62775)
经济(61336)
管理(58542)
研究(52691)
理学(50178)
理学院(49629)
管理学(48630)
管理学院(48346)
中国(40330)
(32816)
(31423)
科学(31000)
(25379)
(25254)
中心(24785)
财经(24547)
(24397)
研究所(22660)
业大(22526)
(22357)
(21180)
师范(20922)
(20138)
农业(20020)
北京(19931)
经济学(19745)
(19283)
技术(18545)
基金
项目(109305)
科学(86275)
研究(83163)
基金(78451)
(68154)
国家(67585)
科学基金(58076)
社会(53053)
社会科(50051)
社会科学(50045)
(43295)
基金项目(40519)
教育(38901)
(36618)
自然(36177)
自然科(35384)
自然科学(35370)
编号(34890)
自然科学基金(34719)
资助(31576)
成果(28346)
重点(24494)
课题(24442)
(23930)
(23432)
(23189)
国家社会(21958)
创新(21595)
项目编号(21579)
(21159)
期刊
(69588)
经济(69588)
研究(47769)
中国(35113)
(25649)
学报(24400)
(23862)
教育(22155)
管理(21949)
科学(21663)
大学(18801)
学学(17592)
农业(16214)
(13875)
金融(13875)
技术(13801)
业经(13111)
经济研究(12303)
财经(11792)
(10235)
(9867)
问题(9294)
(8454)
图书(8241)
国际(8114)
(7865)
职业(7589)
商业(7299)
财会(7043)
科技(7020)
共检索到241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咸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围绕如何建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当前政界与学界是共识与分歧共存,分歧的核心是长期照护中的个人、家庭、政府及社会的责任边界问题。在需求溢出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体责任顺序应该是"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阶段国情,认为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应该重视个人和家庭在照护中的作用,积极建构维护和支持家庭功能的政策;政府应关注弱势群体的照护需求,同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而且当前适合采取补缺型的照护津贴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已开始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有了巨大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对中国老年人口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但从研究内容看,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老年人口应以60岁还是65岁为起点?翻阅我国研究老年人口方面的文章,常可见到:“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以60岁为老年起点”或“以65岁为老年起点”这样的说法,那么联合国是否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有,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斌  邱玉红  严余华  陈芍  李俊林  吴锦晖  董碧蓉  窦青瑜  
目的:基于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政策,研究长期照护保险对老年人医疗花费的替代效应。方法:利用2014—2020年成都市某老年人医院病案首页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结果: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度失能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服务费用和药品费用,住院天数显著下降,而住院检查费用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医院护理服务形成了有效替代,从而减轻了老人费用负担以及医保基金支付压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丹贤  高晓路  
从地理学视角来看,西方国家关于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研究经历了从非地理学者的早期探索,到多学科交叉领域,再到地理学研究分支领域的发展过程。论文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西方老年人长期照护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①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地理分布;②照护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可达性;③长期照护服务的利用状况与制约因素;④不同空间或场所的照护体验;⑤长期照护的政策讨论与应对,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提供借鉴,并对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地理学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李延宇  
农村老年失能照护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点内容。文章使用人口预测年龄移算模型、马尔科夫链多状态转移矩阵模型等方法,评估和预测中国农村常住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同时预测农村常住重度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人员需求、照护成本和相应压力。结果发现,农村常住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人员需求和照护成本快速上涨。在中方案下,照护成本将从2020年的5 088.73亿元上升至2035年12 907.46亿元;在农村居民自筹资金模拟方案设定下,人均相对照护成本压力将从2020年的7.76%攀升至2035年的14.37%。文章认为,农村失能照护应被视为新时期的重大挑战与政策创新重点,相应政策创新应综合考量个人、家庭的各类显性、隐性成本,短期内通过自筹式保险方案应对农村失能照护风险难度较大,应当做好照护救助和长护保险在短期、长期的协同设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阳义南  
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失能老人增多对我国现有的以疾病治疗为核心的健康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CLHLS2011年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的照料护理支出显著提高了老人的健康自评、健康他评、生活满意度等,并且还降低了老人的小病发病率、患慢性病种类数以及两年内的患重病次数;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则显著降低了老人对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对降低老人患小病、重病和慢性病等也没有贡献。相比医疗支出,照护支出具有更优的健康产出效率,并且通过增进老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人主观健康评价等途径起到更积极的健康促进作用。最后建议我国应将更多的健康支出用于照料护理,建立基于家庭和社区的老人照护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家彬  于鸿君  李豫新  
环新疆经济圈是以中国新疆为中心区域构建的经济圈,为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选择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问题,并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将新疆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战略后备区。基于环新疆经济圈视角做出的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结论为当前新疆实施的跨越式发展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先导,中央政府决定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公共财政资源在各级政府间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实现各类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一环。在中央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贠鸿琬  
农村公共品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品的特性外,还具有收益外部性、成本沉淀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公平性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品不应该只由单一的政府供给,而应该由政府、盈利与非盈利组织、农村社区和农村居民个人、其他社会力量等共同供给,但政府应承担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明确划分各供给主体的责任,以确保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鸣飞  刘育民  谭敬慧  
将主体质量风险行为分为技术类、违规管理类和不规范类,分析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风险行为;在此基础上,按照构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质量风险行为层次模型、计算不同类型质量风险行为与工程质量问题的关联度和责任主体的质量风险行为的责任比例的步骤,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划分模型;以某工程项目质量责任诉讼案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期望为工程质量争议解决提供操作性强的方法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云英  胡潇月  
面对日渐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通过对西安市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失能老年人能够获取的社区照护服务有限。并且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存在着制度缺失、资金来源单一、人力资源匮乏、服务存在供需矛盾四大发展困境。建议从建立健全制度设计、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理评估照护需求、转变失能老年人观念等角度着手完善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岳书铭  毕红霞  
本文基于山东省农村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村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强烈,最偏好的长期照护方式是家庭照护,最需要的长期照护服务是康复护理类服务;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量、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可支配收入、视力、慢性疾病数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和精神慰藉对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程度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家庭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子女数量越少、可支配收入越高、视力越差、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越差、缺乏精神慰藉的农村失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可支配收入越高、慢性疾病数量越多且日常...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映  吕德文  
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已经成为普遍事实。基于四代家庭结构,构建“整合性溢出”的分析框架,试图分析农村初代老年人自养秩序的形成机制。农村家庭面临的发展压力,是初代老年人与新三代家庭分隔的外在驱力。“新三代家庭”内部进行了资源、伦理和情感的三重整合,强化了其内在整合动力和代际间的下行支持力度;而初代老年人因有基础性收入保障和村庄熟人社会基础,降低了对子代家庭的代际反馈要求。在新三代家庭整合、初代溢出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养老反哺模式难以维系,初代老年人从农村家庭中“整合性溢出”,自养秩序得以生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贞利  韩凤芹  
本文梳理了英国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并从以下五个方面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经验:(1)各级政府明确分工、相互配合;(2)引入协调机制,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3)构建以多种优惠政策体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度环境;(4)政府采购推动科技创新;(5)明确投入重点,建立科技投入保障和增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寇明风  
针对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出现的问题,学界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思路和方案,现归纳如下。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履行,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根据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和收益范围,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的职责可以划分为中央事权,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职责可以划分为地方事权,提供混合型公共产品的职责可以划分为中央与地方混合型事权。由此,中央事权划归中央政府负责,地方事权划归地方政府负责,混合型事权由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负责,混合型事权所需经费可以按比例通过转移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