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7)
2023(8891)
2022(7725)
2021(7076)
2020(5965)
2019(13011)
2018(13154)
2017(25323)
2016(13477)
2015(14827)
2014(14322)
2013(13690)
2012(12154)
2011(10958)
2010(11042)
2009(10768)
2008(10148)
2007(9214)
2006(7955)
2005(7236)
作者
(35235)
(29403)
(29387)
(28009)
(18535)
(13766)
(13359)
(11336)
(11085)
(10503)
(9871)
(9695)
(9158)
(9153)
(9127)
(8895)
(8696)
(8695)
(8588)
(8247)
(7244)
(7058)
(6921)
(6682)
(6649)
(6559)
(6476)
(6431)
(5822)
(5706)
学科
(49733)
经济(49635)
管理(46702)
(38651)
(33904)
企业(33904)
方法(20920)
(18631)
数学(18081)
数学方法(17912)
(15304)
中国(14055)
(13637)
业经(11991)
(10815)
贸易(10811)
(10576)
(10557)
(10021)
财务(9997)
财务管理(9966)
企业财务(9395)
(9016)
银行(8999)
体制(8990)
(8602)
(8579)
金融(8576)
(8270)
(8197)
机构
学院(183588)
大学(182393)
(76343)
经济(74775)
管理(71058)
理学(61335)
理学院(60723)
管理学(59711)
管理学院(59367)
研究(57645)
中国(44801)
(40754)
(36718)
科学(32153)
财经(31301)
(28346)
(27564)
(27563)
中心(26758)
(24377)
研究所(24356)
经济学(24224)
业大(23558)
财经大学(23238)
北京(22625)
(22325)
师范(22105)
经济学院(21730)
(21578)
(21021)
基金
项目(121173)
科学(96920)
研究(91983)
基金(89283)
(76093)
国家(75459)
科学基金(66063)
社会(60663)
社会科(57543)
社会科学(57533)
(46995)
基金项目(46536)
教育(43016)
自然(40835)
自然科(39931)
自然科学(39923)
自然科学基金(39207)
(39075)
编号(37972)
资助(35971)
成果(31273)
(29067)
(27450)
重点(26971)
(26130)
课题(25910)
国家社会(25281)
(25231)
教育部(24489)
创新(24436)
期刊
(87780)
经济(87780)
研究(55970)
中国(38349)
(33591)
管理(28173)
学报(24337)
科学(23468)
(23114)
教育(20013)
大学(19591)
学学(18484)
(17555)
金融(17555)
财经(15954)
技术(15505)
业经(15371)
经济研究(15220)
农业(15110)
(13706)
问题(10837)
商业(9142)
(9081)
理论(8931)
财会(8370)
现代(8183)
(8146)
实践(7896)
(7896)
技术经济(7887)
共检索到276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本文提出了一个系统研究我国煤电产业链在需求波动条件下的纵向安排与政府规制的理论框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初步结论。本文首先界定煤电产业链及其纵向市场结构的特性,并给出相应的基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率评价基准。基于厂商私人激励的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是在这样一个连续谱中进行的选择,其中现货市场契约是一个极端,纵向一体化是另一个极端,而其他契约安排则是中间可选方案。对于我国煤电产业链而言,需求波动和政府规制政策是影响厂商纵向安排选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近期与远期基于产业链的煤电价格最优规制模式,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立宏  
煤电产业链的纵向安排既受到需求波动的影响,也受制于专用性投资。当煤需求不足时,上游成本差异决定了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构:兼并追随或成本高的上游厂商U2的前向一体化;当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只可能出现事前垄断。在需求过剩时,所有纵向市场结构都可能出现。如果成本差异足够大,成本低的上游厂商U1和下游厂商D1一定合并,被迫的兼并追随可能发生。对我国煤电产业的分析表明,从煤电产业长远发展来看,一体化应该是一种有利的纵向安排,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从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论证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双重作用路径。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存在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经济波动),又存在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经济波动)。其次,从实证上采用面板联立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具有直接效应,又具有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波动产生的间接效应,其中,通过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生间接正效应,而通过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产生间接负效应。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本文认为,我国煤电产业链受到内生的纵向外部性和外生的需求强波动性的影响,政府在对其制定规制政策时必须基于这两种特性。同时,在评价规制政策有效性时需要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基准。本文归纳了7种煤电纵向价格规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链规制”的概念。我们认为,将对电价的规制延伸到对电煤价格的规制是现阶段我国煤电产业链价格规制的最优选择。这不仅可以解决煤炭纵向价格双轨制带来的矛盾,还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确保规制延伸的有效性,本文还对相关辅助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英辉  
风电并网难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除了技术因素外,更多的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当前,新一轮电改已经全面启动,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风电并网消纳难题也是新电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深入认识当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文章运用产业链纵向关系理论和规制理论考察使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微观基础和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市场化是化解风电产业困境的有效途径,并从我国电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电源结构和现行电力体制出发,提出风电市场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在经济合理地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源转型和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锋  
根据中国煤电改革现状,不同于现有研究中经常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煤电关系,本文提出运用制度基础观搭建一个从宏观视角分析煤电纵向交易关系的整合框架。结合对环境动态性需求波动因素的考虑,探讨中国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和政府的三方关系及其动态演化。研究认为,在弱制度环境和弱需求波动时,关系基础合约较适用;在强制度环境和弱需求波动时,规则基础合约较适用;在弱制度环境和强需求波动时,行政配给制较适用;在强制度环境和强需求波动时,纵向一体化较适用。煤电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现市场化,由规则基础合约最终代替关系基础合约,而行政配给制和纵向一体化则是在需求波动剧烈时的权宜之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庆平  许若琪  孙自愿  
立足于政府推动煤炭资源大整合的时代背景和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文章以21家煤炭上市公司2007—2012年连续6年共126个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程度对煤炭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规制对纵向一体化程度与煤炭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炭企业前向一体化程度越高,投资效率越高;仅有微弱的证据表明后向一体化程度与煤炭企业的投资效率有关;地方政府的控制为我国煤炭企业的投资效率提供了"正能量",但是地方政府的控制同时也弱化了纵向一体化程度对煤炭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劲松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是具有典型的纵向关系的两类企业。在电煤交易过程中,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往往会发生冲突。煤—电冲突不仅对煤、电产业,而且对国民经济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在企业纵向交易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指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煤—电租和纵向价格双轨制关系,在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缓解煤—电冲突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冰  
专业化经济可以带来长期平均成本节约,整合化经济可以产生交易费用节约,两条费用曲线的交叉点决定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最优形式的选择。影响专业化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价值,影响整合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技术和制度环境。对应于不同的因素特征,煤、电企业纵向交易关系最优形式选择存在差异,并随影响因素特征变化而动态演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兴夏  
坑口电厂是政府鼓励的电厂布局,也是电力企业青睐的选址。文章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电力政府定价的实际出发,构建煤电纵向关系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电力企业主导的坑口电厂纵向关系安排。结果表明,上下游市场结构及政府制定的电力价格是影响该纵向关系安排的重要因素,也是电力企业在选择纵向关系及政府改革纵向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兴夏  
坑口电厂是政府鼓励的电厂布局,也是电力企业青睐的选址。文章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电力政府定价的实际出发,构建煤电纵向关系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电力企业主导的坑口电厂纵向关系安排。结果表明,上下游市场结构及政府制定的电力价格是影响该纵向关系安排的重要因素,也是电力企业在选择纵向关系及政府改革纵向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兴夏  
坑口电厂是政府鼓励的电厂布局,也是电力企业青睐的选址。文章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电力政府定价的实际出发,构建煤电纵向关系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电力企业主导的坑口电厂纵向关系安排。结果表明,上下游市场结构及政府制定的电力价格是影响该纵向关系安排的重要因素,也是电力企业在选择纵向关系及政府改革纵向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立  刘冰  马宇  
纵向交易理论的核心在于纵向专业化经济和纵向一体化经济之间的取舍与平衡。节约组织成本会产生纵向专业化经济,节约交易成本会带来纵向一体化经济。理想情况下,两条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纵向交易关系(如煤、电关系)最优形式的决择。本文对煤电纵向交易关系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形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煤电纵向关系实际,分析了中国煤电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近年来,煤电矛盾始终困扰着相关产业与政府,其实质是未能构建起有效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分析了四种典型纵向结构下的价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煤电产业链价格机制失效的原因。本文提出了煤电产业链整体规制的观点,并构建了整体规制框架,讨论了电煤基准价格、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电一体化对电煤价格形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现实背景,以电价倒推来确定电煤基准价格并对电煤价格实施区间规制,应可作为近期内解决煤电矛盾的可行方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良栋  徐正健  魏玖长  徐佳  
【目的】由于政府的决策过程遵循“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使态度成为决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在纵向府际关系中,上级政府的态度往往对于下级政府的决策至关重要。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旨在研究上级政府的生态治理态度如何作用于下级政府的注意力配置,为优化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注意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主题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本文对3648份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2010—2021年)进行了逐句学习,测度和分析了省市级政府的生态治理态度和注意力配置。【结果】(1)上级政府生态治理态度能够直接和间接作用于下级政府的注意力配置,下级政府自身的生态治理态度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2)正面或负面态度对注意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级政府生态治理负面态度的增加会显著提升下级政府的注意力配置,体现了负面态度的“威慑效应”;而上级政府正面态度的提高则会降低下级政府的注意力配置,体现了地方政府注意力在不同议题间的竞争关系和“挤出效应”。本文通过使用网络问政数据源度量政府注意力、检验“安全生产”议题下的“态度-注意力”关系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研究认为态度是影响政府注意力配置的重要因素,需要重视政府态度作为一种管理信号的作用,将政府态度的表达框架作为重要的管理抓手,合理调控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注意力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