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2)
2023(4265)
2022(3649)
2021(3400)
2020(2934)
2019(6600)
2018(6525)
2017(12670)
2016(7118)
2015(7800)
2014(7958)
2013(7888)
2012(7511)
2011(6821)
2010(6917)
2009(6183)
2008(6289)
2007(5757)
2006(4849)
2005(4548)
作者
(22245)
(18554)
(18159)
(17707)
(11847)
(8981)
(8247)
(7099)
(7015)
(6636)
(6404)
(6126)
(6085)
(6043)
(5928)
(5651)
(5594)
(5506)
(5369)
(5342)
(4553)
(4536)
(4531)
(4299)
(4211)
(4170)
(4109)
(4028)
(3864)
(3752)
学科
(29994)
经济(29962)
(18754)
管理(18259)
(15505)
企业(15505)
方法(14783)
数学(12802)
数学方法(12678)
(7902)
中国(7204)
(7092)
(6919)
(6633)
贸易(6628)
(6484)
(5874)
业经(5707)
(5159)
银行(5142)
(5076)
金融(5073)
(4961)
地方(4750)
理论(4750)
(4209)
(4192)
财务(4183)
农业(4175)
财务管理(4173)
机构
大学(103066)
学院(102384)
(44001)
经济(43141)
研究(39463)
管理(37365)
理学(32462)
理学院(32042)
管理学(31429)
管理学院(31233)
中国(29072)
科学(24747)
(22043)
(21964)
(21247)
(19570)
研究所(19470)
中心(17740)
农业(17692)
业大(17241)
财经(15865)
(15200)
(14596)
(14122)
北京(13810)
经济学(13615)
(12684)
师范(12489)
经济学院(12290)
科学院(12277)
基金
项目(70006)
科学(54895)
基金(52208)
(47376)
国家(47048)
研究(47012)
科学基金(39296)
社会(30137)
社会科(28701)
社会科学(28694)
基金项目(27037)
自然(26786)
(26567)
自然科(26231)
自然科学(26220)
自然科学基金(25784)
(23209)
资助(22399)
教育(21547)
编号(17394)
重点(16216)
(15791)
(14635)
成果(14398)
(14293)
计划(13938)
(13838)
科研(13801)
创新(13451)
教育部(13116)
期刊
(44286)
经济(44286)
研究(29063)
学报(20195)
中国(19566)
(18857)
科学(17448)
大学(14563)
(14521)
管理(14312)
学学(13968)
农业(12677)
(10473)
金融(10473)
教育(8994)
财经(8080)
经济研究(8051)
技术(7493)
(7488)
理论(7297)
(6983)
实践(6755)
(6755)
价格(6620)
业经(6240)
问题(5961)
(5742)
(5442)
业大(5390)
国际(5290)
共检索到153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凯  苏慧清  刘智慧  赵红  
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下游市场需求弹性、零售商抗衡势力对中间产品价格歧视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低弹性市场中零售商抗衡势力会削弱价格歧视,且改善低弹性市场消费者福利,而高弹性市场中零售商抗衡势力会增强价格歧视,且损害低弹性市场消费者福利。而高弹性市场消费者福利的变化则依赖于零售商的抗衡势力强度,只有当抗衡势力较强时,高弹性市场消费者福利才能够得到改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红艳  张鹏举  
买方抗衡势力假说是产业组织理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引入构成对制造商品牌的竞争,对谈判各方实力和收益的作用不可忽视,严重影响着买方抗衡势力的竞争效应和福利效应。为此,本文借助纵向产品差异化模型刻画零售商自有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的竞争,重新检验买方抗衡势力假说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增强的确会降低制造商品牌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改善消费者福利。但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会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零售价格,并且外资零售商的买方抗衡势力会恶化本国福利。对此,笔者建议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应密切关注零售商的买方抗衡势力与自有品牌策略,发现和查处可能滥用相对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和损害福利的行...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李伟  崔哲  
本文研究了买方抗衡势力的存在对上游制造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讨论了制造商在不同定价形式(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转售价格维持(RPM))之间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引入买方抗衡势力,比较分析了制造商在零售商具有和不具有买方抗衡势力两种情况下,制造商最优定价形式的选择。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不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制造商选择两部收费制和RPM是无差异的,都能使上游制造商获得相等的最优利润;当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对于上游制造商来说两部收费制优于RPM,RPM又优于线性定价。此外,本文还发现存在一个由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春燕  
文章以纵向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福利影响区分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抗衡势力。然后从理论模型、经验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系统综述了零售商抗衡势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对市场价格、市场绩效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规制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李伟  马亮  
同样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在有些行业中是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支付特许费,而在另一些行业中却是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支付通道费。对这种交易形式和交易费用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多数观点认为是下游买方抗衡势力不同导致的,当买方抗衡势力较小时,下游向上游支付特许费;当买方抗衡势力较大时,上游向下游支付通道费。通过构建连续垄断和双边双寡头的纵向市场模型,探讨这种观点成立的条件以及背后的机理,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研究不同竞争形式中买方抗衡势力与特许费、通道费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上述观点不总是成立的,只有在双边双寡头市场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丽  沈丽君  车明明  
本文基于零售商抗衡势力视角,对已有文献中有关零售价格控制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分别从零售价格控制的经济学解释、零售价格控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零售价格控制与经济规制三个方面进行评述,并对未来有关零售价格控制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春利  高良谋  安岗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型网商崛起和消费者多样化偏好的经济现实使买方抗衡势力成为实施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Dixit-Stiglitz模型,分析买方抗衡势力对转售价格维持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由定价合约下,大型网商买方抗衡势力使得产品价格降低,产品种类减少,导致种类扭曲,损害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2)固定转售价格维持合约下,大型网商买方抗衡势力使得产品价格提升,产品种类减少,导致价格和种类双重扭曲,加剧消费者福利与社会福利损失;(3)无论是在自由定价合约还是在固定转售价格维持合约中,大型网商买方抗衡势力都将导致水床效应和负纵向外部性;(4)通过对图书行业的案例分析发现,大型网商买方抗衡势力导致图书市场的“高定价、低折扣、少品种”,阻碍图书市场的高质量发展;(5)反垄断执法机构需加强对买方抗衡势力与转售价格维持交叉经济效应的评估和分析。因此,应将买方抗衡势力纳入分析框架,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方式判断实施转售价格维持是否具有正当性及对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企业战略决策和反垄断执法提供新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清萍  忻红  
伴随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张,大型零售商在上游市场拥有的买方势力越来越强,强势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的行为导致上游市场的价格歧视现象,进而对中小型零售商产生水床效应。水床效应既通过直接影响零售市场不同规模零售企业间竞争条件发生作用,又通过影响上游市场结构变动而间接影响零售市场零售企业的经营条件发生作用。水床效应的存在对消费者福利构成潜在影响,政府应该进行相应的公共规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陈浩  
与以往研究关注产业链内部因素不同,对于厂商利用消费者偏好因素的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和影响的研究考虑了市场环境因素作用的买方抗衡势力理论研究新视角。将消费者偏好的市场差异建模为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中消费者效用差异,基于外部选择博弈和Hotelling博弈的基本原理,构建综合反映上、下游厂商纵向关系和市场内厂商间横向关系的博弈模型。对下游厂商跨市场并购前后均衡结果的变化进行考察,得到下游厂商利用消费者偏好特征形成自身买方抗衡势力的机理以及该行为对厂商本身和竞争对手谈判势力、收益水平和规模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市场间厂商并购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合并厂商自身买方抗衡势力和收益,也不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司马林  杜晶晶  
忠诚折扣作为一种与通道费类似的纵向控制手段,当买方势力体现为买方抗衡势力时,是否会带来类似的排他结果,需作论证。从买方抗衡势力视角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考察忠诚折扣在下游市场上的排他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买方抗衡势力总体上促进了忠诚折扣在下游市场上的排他,依据是大型零售商能够通过忠诚折扣契约攫取来自小型零售商的产业利润,并通过谈判形式与制造商进行利润分配。换句话说,买方抗衡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无买方抗衡势力下的"囚徒困境"。从消费者福利角度分析,买方抗衡势力虽然导致了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降低,但下降幅度有限,并且当下游市场缺乏足够竞争时,消费者并不能真正享受到买方抗衡势力带来的好处。从反垄断规制方面看,反垄断部门在审视忠诚折扣商业行为时,宜更多关注忠诚折扣的发起者和其特性,对其予以不同程度的反垄断规制,并且为了防范忠诚折扣引致的下游市场排他,需充分保障下游市场的有效竞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刘馨阳  安岗  张艳红  
对产业经济学和反垄断法中备受关注的排他交易问题需作细分讨论,厘清不同排他策略的异质性及其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福利的影响差异。通过对现实案例的考察,提炼出大型零售商常见的两种排他销售策略,并根据其特征分别称为"温和排他"与"激进排他"。两种排他源于竞争性的零售商之间势力不对称,而具有势力的大型零售商通过不同方式将纵向势力转换为横向势力,转换机制的不同形成两种不同路径的排他均衡。从产业链横纵向关系角度出发,构建抗衡势力与差异化双重影响机制下,"温和排他"与"激进排他"形成的不同路径,揭示出不同的转换机制及排他机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冯春  罗茂  蒋雪  周鑫昕  
考虑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了均不考虑所述约束条件(CN)、仅考虑买方抗衡势力(MN)以及同时考虑买方抗衡势力和产能约束(MY)等三种情形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察了零售商数量及市场需求波动对成员均衡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分析了买方抗衡势力下产能约束与否的供应链策略差异,并通过数值计算探讨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虑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时,零售商数量的增加削弱了其买方势力,且每个零售商愿意为自己的订单支付更多的费用,进而导致了更高的批发价格。在此情形下,考虑产能约束且当供应商生产能力低于无产能约束的均衡生产量时,产能约束对批发价产生正面影响,且供应商利润不总是减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凯  李伟  安岗  
基于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在讨价还价博弈的框架下,构建了下游零售商均无买方抗衡势力和单个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两种情况下的,上游供应商最优定价形式决策模型,分析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供应商定价形式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供应商利润角度来说,当零售商均无买方抗衡势力时,两部收费制和RPM(转售价格维持)是等价的,且都优于线性定价;当单个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RPM优于两部收费制,同时也优于线性定价,但是两部收费制与线性定价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在此结论之上,本文还讨论了政府对RPM采用不同规制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绪亮  孙康  侯强  
买方抗衡势力假说实质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即在规制和竞争政策之外,买方垄断势力能否成为治理垄断的第三条道路。最近一二十年来,一些学者从消费者价格、卖方投资和创新动力等方面重新论证了买方抗衡势力假说在理论上可以有条件成立。本文从博弈模型、经验研究、实验研究和政策分析等角度评价了该领域的近期重要突破,并认为买方抗衡势力假说在沉默近半个世纪后重获新生,在各国反垄断实践中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凯  李伟  安岗  
基于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在讨价还价博弈的框架下,构建了下游零售商均无买方抗衡势力和单个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两种情况下的,上游供应商最优定价形式决策模型,分析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供应商定价形式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供应商利润角度来说,当零售商均无买方抗衡势力时,两部收费制和RPM(转售价格维持)是等价的,且都优于线性定价;当单个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RPM优于两部收费制,同时也优于线性定价,但是两部收费制与线性定价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在此结论之上,本文还讨论了政府对RPM采用不同规制政策时,供应商最优的定价形式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