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82)
- 2023(18458)
- 2022(15578)
- 2021(14509)
- 2020(12060)
- 2019(27763)
- 2018(27484)
- 2017(52856)
- 2016(28427)
- 2015(31748)
- 2014(31491)
- 2013(31432)
- 2012(29204)
- 2011(26521)
- 2010(26660)
- 2009(24655)
- 2008(24498)
- 2007(21636)
- 2006(19476)
- 2005(17800)
- 学科
- 济(125378)
- 经济(125243)
- 业(99622)
- 管理(91869)
- 企(86946)
- 企业(86946)
- 方法(51303)
- 数学(41233)
- 数学方法(40843)
- 中国(36871)
- 农(36523)
- 业经(35029)
- 财(33599)
- 地方(27592)
- 农业(25300)
- 制(24898)
- 贸(24145)
- 贸易(24124)
- 易(23445)
- 务(22850)
- 财务(22777)
- 财务管理(22747)
- 技术(22322)
- 学(21984)
- 和(21810)
- 企业财务(21530)
- 理论(20798)
- 银(19640)
- 银行(19601)
- 策(19303)
- 机构
- 学院(406316)
- 大学(405819)
- 济(172100)
- 经济(168546)
- 管理(163483)
- 研究(140166)
- 理学(139720)
- 理学院(138195)
- 管理学(136340)
- 管理学院(135557)
- 中国(109124)
- 京(88307)
- 科学(82819)
- 财(78180)
- 所(70206)
- 农(64801)
- 研究所(63370)
- 中心(62593)
- 财经(61901)
- 江(60997)
- 业大(56780)
- 北京(56734)
- 经(56368)
- 范(53133)
- 师范(52690)
- 经济学(51262)
- 院(50643)
- 农业(50382)
- 州(49405)
- 经济学院(46144)
- 基金
- 项目(267135)
- 科学(211677)
- 研究(199818)
- 基金(194372)
- 家(168006)
- 国家(166499)
- 科学基金(143956)
- 社会(127690)
- 社会科(121027)
- 社会科学(120996)
- 省(102777)
- 基金项目(102238)
- 自然(91324)
- 教育(90114)
- 自然科(89234)
- 自然科学(89215)
- 自然科学基金(87680)
- 划(86016)
- 编号(81829)
- 资助(79870)
- 成果(66851)
- 发(60211)
- 部(59381)
- 重点(59209)
- 创(56949)
- 课题(55939)
- 国家社会(52606)
- 创新(52556)
- 教育部(51268)
- 项目编号(50515)
- 期刊
- 济(198298)
- 经济(198298)
- 研究(125874)
- 中国(82905)
- 管理(65256)
- 财(60411)
- 农(60333)
- 学报(58154)
- 科学(56667)
- 教育(45089)
- 大学(44825)
- 农业(42001)
- 学学(41700)
- 融(39298)
- 金融(39298)
- 技术(36457)
- 业经(33568)
- 经济研究(31476)
- 财经(30695)
- 经(26452)
- 问题(25495)
- 图书(24353)
- 业(24097)
- 技术经济(21695)
- 贸(21112)
- 世界(19835)
- 现代(19794)
- 理论(19073)
- 商业(18798)
- 科技(18791)
共检索到62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启斐 吴金龙
本文分析了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增加都会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总供给对服务业TFP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总需求的促进作用,前者是后者的3.2倍。第二,将需求和供给拆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之后发现,国外供给会显著地提高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国外需求会抑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即外需会割裂中国的产业关联,抑制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国内需求和国内供给都可以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国内供给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远远大于国内需求的作用。第三,国外制造业需求和供给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国内制造业需求和供给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国内外服务需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服务供给都可以显著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盖国凤 申健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主要的利润来源。本文主要依靠汽车消费者行为、汽车服务链和行业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结合汽车服务业现状,提出适合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眉舞,向俊波,张京祥
首先简要阐述现代服务业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接着以苏州市为例,分析了苏州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未来前景及如何处理与上海市的产业关系,最后提出了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城市竞争力 苏州 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俊华 仲伟俊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文章在回顾了相关服务业文献的基础,分析了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发展战略 南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冯国丽 廉国恩
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以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基准。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分类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中小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从现状研究到战略发展进行了基本分析。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发展战略 服务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强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从分类看,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国民经济统计中的生产服务业分类都与理论定义不完全一致,特别是与消费者服务常有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腊芳 李细梦 何江
检验检测服务业被定义为八大高技术服务业之一后,面临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应明确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具体目标:即明晰国有和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边界;加快检验检测服务业资源整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即加快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股权多元化改革;营造有利于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强检验检测与认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检验检测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各产业与检验检测服务业"双拉动"的增长格局。应以提高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为手段,以检验检测市场属性改革为重点,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英
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服务业发展对于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环保、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面向2020年,中国服务业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推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关键词:
服务业 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俞建国 王岳平 王亚平 宋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举
本文在对我国旅游业20多年发展历程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发展障碍和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岩
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创新是实现中国"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重要原则和重要战略,是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瓶颈、解决中国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创新起着关键变量的作用,它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供给与需求平衡。面对中国创新制度保障不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弱、创新驱动战略协同性和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以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完善创新驱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实施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健全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制度。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课题组 莫荣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开发人力资源和创造就业做出了较大贡献。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一项基本国策,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了部级重大政策研究课题《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由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承担,人力资源市场司参与。课题组收集了国际组织、典型国家的大量相关资料文献,并赴人力资源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论证。对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法律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为完善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和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