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428)
2022(13891)
2021(13115)
2020(10810)
2019(24702)
2018(24614)
2017(46966)
2016(25610)
2015(28675)
2014(28970)
2013(28341)
2012(26038)
2011(23471)
2010(23807)
2009(22152)
2008(20829)
2007(18656)
2006(16494)
2005(14555)
作者
(74597)
(62224)
(61285)
(58796)
(39041)
(29847)
(27923)
(24366)
(23599)
(22068)
(21109)
(20939)
(19683)
(19546)
(19208)
(19066)
(18478)
(18131)
(17739)
(17662)
(15404)
(15397)
(15147)
(14321)
(14022)
(13813)
(13807)
(13700)
(12727)
(12592)
学科
(100497)
经济(100377)
(77778)
管理(68840)
(56034)
企业(56034)
(51284)
方法(42342)
数学(36374)
数学方法(35962)
农业(34205)
中国(31579)
(27984)
金融(27976)
业经(27831)
(26945)
银行(26895)
(26438)
(25932)
(23745)
地方(22933)
(22537)
理论(17944)
(17360)
贸易(17346)
(17108)
(16911)
(16777)
财务(16701)
财务管理(16670)
机构
学院(360290)
大学(357266)
(141583)
管理(141038)
经济(138365)
理学(122170)
研究(122053)
理学院(120847)
管理学(118754)
管理学院(118113)
中国(96360)
(78055)
科学(76587)
(75657)
(64479)
(61843)
业大(60822)
农业(60241)
中心(57661)
研究所(56495)
(53479)
财经(51581)
北京(47075)
(47072)
(46968)
师范(46462)
(43658)
(43584)
经济学(41252)
财经大学(38234)
基金
项目(247768)
科学(193713)
研究(182066)
基金(178349)
(156087)
国家(154697)
科学基金(131963)
社会(113342)
社会科(107029)
社会科学(107001)
(98526)
基金项目(94904)
自然(85650)
自然科(83646)
自然科学(83623)
教育(82273)
自然科学基金(82113)
(81842)
编号(75657)
资助(72853)
成果(61402)
重点(55124)
(54165)
(53443)
课题(51673)
(51422)
创新(47889)
科研(47240)
国家社会(46174)
教育部(45757)
期刊
(158076)
经济(158076)
研究(103306)
(78827)
中国(73096)
学报(61816)
科学(55542)
农业(53158)
管理(47779)
(47683)
大学(46984)
(45019)
金融(45019)
学学(44691)
教育(39922)
业经(30941)
技术(29922)
(25142)
财经(24556)
经济研究(22994)
问题(21524)
(20877)
(19813)
科技(17664)
理论(17616)
业大(17535)
图书(17146)
技术经济(16414)
现代(16274)
实践(16207)
共检索到532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柱  于卉兰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在于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农村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信贷市场的低盈利性和服务群体的弱质性、国家金融抑制政策和工业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强制变迁、信息不对称、滞后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制约着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在校正农村金融指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导向的区域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竞争力,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键发展农村民有微型合作金融机构,探讨多元化供需对接的小额农村信贷模式,并构建农村信贷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亚平  高文丽  陶珍生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呈现种养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科技化、运作组织化、生活城镇化的"六化"趋势,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需求。而我国农村金融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农村经济新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按照新的四项原则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重构,以便适应农村经济的新需要。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湖北省农村经济、金融的调查,发现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呈现出的"六化"趋势,对农村金融提出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劲屹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农村金融的演化历程,经过形式恢复、合作金融、多元模式与"去合作化"等四个阶段,最终走向商业化之路,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财务指标、支农力度都获得了明显提升,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从长远来看,商业化金融体系固有的"效率优先"原则可能会有碍普惠制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全覆盖,而合作制与普惠制之间有一种天然联系,只要真正赋予社员主体地位,农村合作金融依旧有相当发展空间。本文提出引入罗尔斯正义原则,独立性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并采用福利经济学框架,对罗尔斯正义点与边沁功利点作了比较静态分析,揭示出前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弱势群体福祉,内在契合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给出一系列基本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贤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沿袭旧的金融结构和制度构架 ,致使金融资产质量低下 ,机构种类和业务形式单一 ,金融功能退化 ,不能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不能适应加入 WTO的需要 ,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迎接入世的挑战 ,就必须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和重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仁伍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针对海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弱化的现状,作者重点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农村金融体系弱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五大重点,以及如何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信用担保体系等构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教珍  
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反哺农业的特殊历史时期,建设创新型农村也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型农村的建设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而农业技术创新又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建设创新型农村的金融需求,如何重构新农村金融体系,帮助农户生产或降低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风险,适应建设创新型农村的金融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勇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失血”过多 ,信贷紧缩抑制了县域经济发展。只有解放思想 ,正确处理服务县域经济与农村金融自身生存发展的关系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改善县域金融环境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才能使农村金融和县域经济进入相互促进的发展轨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曦卿  秦伟杰  赵瑞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农村金融体系,乃当务之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蓉  
一、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是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金融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霖  
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变系数模型构建及空间计量分析,探寻城乡金融系统的不同运行特征,农村金融系统内部及其与城市金融系统的空间联动与空间溢出效应,提出统筹城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建立形式各异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实现城乡金融网络一体化的构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尊厚  刘秀兰  李巧莎  
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普惠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服务于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而且服务于小微型企业和最贫困的农户。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培育壮大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当坚持从我国的农村实际需要出发,遵循针对性、多样性和安全性原则,并符合金融发展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张立承  
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持政策以及准入试点等方面回顾了已有农村金融政策体系,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构农村合作金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重构农村合作金融进程中,制度规范是其良性发展的前提,这包括避免行政化和商业化两个方面的内涵。本文认为重构农村合作金融,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民主管理机制;通过经济杠杆扶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提供便于农民贷款的合作金融担保形式;扩展合作领域与内涵,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扩展,从生产领域向销售领域扩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慧洪  李树生  
长期资金需求的满足需要所有权资本市场、长期借贷资金市场的支持,这两种资金市场发育的严重不足使农村短期资金承担了长期资金的风险,资金性质的错位既加大了信用风险,又造成收入与风险的严重不对称,放大了农村金融的信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