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6)
- 2023(12257)
- 2022(9845)
- 2021(9313)
- 2020(7826)
- 2019(17790)
- 2018(17509)
- 2017(32539)
- 2016(17946)
- 2015(20167)
- 2014(19540)
- 2013(18762)
- 2012(16782)
- 2011(14822)
- 2010(15535)
- 2009(14282)
- 2008(14340)
- 2007(12971)
- 2006(11231)
- 2005(10271)
- 学科
- 企(77928)
- 企业(77928)
- 业(75386)
- 管理(67421)
- 济(66270)
- 经济(66177)
- 方法(32635)
- 数学(24491)
- 财(24225)
- 数学方法(23902)
- 业经(23516)
- 技术(19730)
- 务(19282)
- 财务(19244)
- 财务管理(19229)
- 理论(18842)
- 企业财务(18228)
- 中国(16504)
- 制(15676)
- 农(14051)
- 和(13894)
- 划(13708)
- 技术管理(13703)
- 策(12999)
- 企业经济(12497)
- 经营(12295)
- 学(11592)
- 教育(11472)
- 体(10577)
- 贸(10534)
- 机构
- 学院(244208)
- 大学(242118)
- 管理(99940)
- 济(93689)
- 经济(91374)
- 理学(84925)
- 理学院(84080)
- 管理学(82456)
- 管理学院(82001)
- 研究(76358)
- 中国(58674)
- 京(51670)
- 财(45694)
- 科学(44727)
- 江(39740)
- 所(37123)
- 财经(35525)
- 中心(35204)
- 研究所(33295)
- 北京(32988)
- 业大(32421)
- 经(32185)
- 范(31959)
- 农(31936)
- 师范(31644)
- 州(31404)
- 技术(29451)
- 院(28806)
- 商学(27519)
- 商学院(27269)
- 基金
- 项目(159660)
- 科学(127518)
- 研究(119801)
- 基金(114357)
- 家(98686)
- 国家(97745)
- 科学基金(86281)
- 社会(74096)
- 社会科(70182)
- 社会科学(70162)
- 省(65229)
- 基金项目(59498)
- 教育(59069)
- 自然(56656)
- 自然科(55533)
- 自然科学(55521)
- 自然科学基金(54612)
- 划(54160)
- 编号(49490)
- 资助(46700)
- 成果(39783)
- 创(39382)
- 重点(36397)
- 创新(35663)
- 课题(35618)
- 部(34563)
- 发(32784)
- 业(31788)
- 项目编号(31443)
- 大学(30557)
- 期刊
- 济(108546)
- 经济(108546)
- 研究(72868)
- 中国(56887)
- 管理(45578)
- 教育(41149)
- 财(40401)
- 科学(32769)
- 学报(32189)
- 技术(28851)
- 农(27223)
- 大学(25948)
- 学学(23763)
- 融(20283)
- 金融(20283)
- 农业(18599)
- 财经(17747)
- 业经(17192)
- 经济研究(16334)
- 经(15395)
- 技术经济(14948)
- 业(13478)
- 科技(13236)
- 财会(13112)
- 职业(13026)
- 策(12602)
- 统计(12192)
- 问题(11836)
- 会计(11603)
- 坛(11473)
共检索到376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丽娜 武建鑫
校企联合培养是高校与产业界强化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在国家创新体系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回顾美国合作教育历史、分析产业发展需求及梳理其政产学研体系的基础上,从培养主体角度提炼出美国校企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的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高校主导和企业(行业)协会主导,从培养方案角度归纳出三类培养模式,即协同式、合作式和分段式。总体而言,美国聚焦关键产业领域,依托产业研究中心和重大科技平台,通过多渠道且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出台政策规范并保障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的有效运行。借鉴美国校企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经验,建议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强化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灵活性与规范性、激发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博士生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小会 张超
介绍了法国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CIFRE)的发展历史,分析了CIFRE项目的现状及特点,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CIFRE项目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 法国博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熊盛武 范涛
结合高校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利益共同体目标追求迥异、支撑载体缺失、长效机制缺乏等共性问题,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支撑平台、构建运行机制进行制度设计,探索了校企协同遴选优秀人才、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校企联动实施双向选择、校企联合实行双师指导、校企互动强化学生管理、校企协作创新质量评价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教育规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探索有效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期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方面,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性人才;在招生选拔方面,5种方式并举,选拔过程严密;在导师遴选和指导方面,逐渐走向高校自主训练,实行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面,实行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选修课分类开设,以讲授为主;在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方面,以多种方式进行科研训练,学位论文逐级把关,强调创新。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培养模式 特征 解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申继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建华
本文拟结合目前高端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研究探讨高端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培养经验,提出优化创新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会计硕士 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钟海平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探索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机制,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促进了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实施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吉首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其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本文从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考察了法、英、德、美四国的博士生教育 ,并对影响各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因素、各国博士生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而就法、英、德、美四国博士生教育对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阐述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模式 传统 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杰 肖曦 李鹏辉 王琼
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本文结合广州地区日企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试图为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双勇强 刘贤伟
基于吉本斯等学者对知识生产I型和II型的划分,分析提出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博士生校所联合培养的特征。以当前我国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具体实践案例为研究样本,剖析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校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