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3)
- 2023(15784)
- 2022(13709)
- 2021(12902)
- 2020(10783)
- 2019(24605)
- 2018(24425)
- 2017(47111)
- 2016(25751)
- 2015(28555)
- 2014(28038)
- 2013(27649)
- 2012(25613)
- 2011(23182)
- 2010(23384)
- 2009(21374)
- 2008(21069)
- 2007(19004)
- 2006(16539)
- 2005(14728)
- 学科
- 济(103604)
- 经济(103501)
- 管理(78000)
- 业(76979)
- 企(66702)
- 企业(66702)
- 方法(45051)
- 数学(37473)
- 数学方法(36992)
- 中国(27710)
- 农(26698)
- 财(25766)
- 业经(25362)
- 学(24042)
- 地方(22231)
- 技术(21745)
- 制(20389)
- 理论(19931)
- 农业(17904)
- 贸(17488)
- 贸易(17475)
- 易(16929)
- 和(16894)
- 务(16603)
- 银(16560)
- 财务(16530)
- 银行(16513)
- 财务管理(16499)
- 融(15789)
- 金融(15787)
- 机构
- 大学(368518)
- 学院(365737)
- 管理(144949)
- 济(144492)
- 经济(141339)
- 理学(125586)
- 理学院(124113)
- 研究(122957)
- 管理学(121991)
- 管理学院(121303)
- 中国(89439)
- 京(78780)
- 科学(76744)
- 财(66395)
- 所(61702)
- 农(56759)
- 研究所(56270)
- 江(54167)
- 中心(54091)
- 财经(53385)
- 业大(53326)
- 范(50393)
- 师范(49928)
- 北京(49725)
- 经(48362)
- 院(44663)
- 农业(44316)
- 州(44036)
- 经济学(42808)
- 师范大学(40255)
- 基金
- 项目(247294)
- 科学(195223)
- 研究(181460)
- 基金(178948)
- 家(155816)
- 国家(154472)
- 科学基金(133037)
- 社会(114111)
- 社会科(108158)
- 社会科学(108130)
- 省(97519)
- 基金项目(94931)
- 自然(86587)
- 自然科(84617)
- 自然科学(84596)
- 教育(83502)
- 自然科学基金(83122)
- 划(81834)
- 编号(73237)
- 资助(73066)
- 成果(60261)
- 重点(55513)
- 创(54499)
- 部(54104)
- 发(53028)
- 课题(51504)
- 创新(50197)
- 科研(46569)
- 教育部(46452)
- 国家社会(46283)
- 期刊
- 济(161216)
- 经济(161216)
- 研究(110443)
- 中国(70839)
- 学报(58706)
- 管理(56115)
- 科学(54525)
- 农(51124)
- 财(50269)
- 教育(45579)
- 大学(44412)
- 学学(41473)
- 农业(35385)
- 技术(32219)
- 融(30150)
- 金融(30150)
- 财经(26882)
- 业经(26879)
- 经济研究(25567)
- 经(23099)
- 图书(20755)
- 问题(20690)
- 科技(19392)
- 业(18840)
- 技术经济(18705)
- 理论(17189)
- 现代(17032)
- 版(16887)
- 商业(16639)
- 坛(15766)
共检索到53697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洪波 郑江淮 张月友 黄永春
文章从需求的角度梳理一般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各种特征如何影响其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进而影响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在位主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需求通过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需求所产生的作用,以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国金 张俊婷 吴洁 施琴芬
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娅 官令今
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整体上推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选取2011—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样本构建面板数据,细分四种产业政策工具并探讨其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维度上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政府补贴仍然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2)宽松的市场准入是下一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3)税收优惠和信贷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主要反映为规模效应而非对效率和创新的提升;(4)产业政策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间存在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因此,有针对性地应用产业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是保障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内生要求。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工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震宇 史占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对我国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利用相关产业的数据,以及现代经济学的测度方法,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量化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就业起到的带动作用,并根据测度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就业弹性 就业偏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宏起 李雨晴 李晓莉 张琳峰 李莹莹
数字经济时代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边界均在发生变化,数字创新能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创新能力数字化升级的两个方向与四项活动,以32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分层回归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敏捷能力和重组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并在机会感知、运营协调、适应性重组和探索性重组四项活动中发挥作用;技术动态性、市场动态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数字化契机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鹏飞 吕铁
本文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产业的演变历程为基础,利用历史友好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学习、市场需求增长与波动对生产组织形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市场需求保持线性增长时,决定主导性生产组织形式是否会从垂直一体化转向专业化的关键因素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垂直一体化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2)当市场需求以周期性波动的方式增长时,处于追赶位置的专业化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是推动主导性生产组织形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3)在市场需求增速出现周期性波动的条件下,如果产业领先者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追赶者的技术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对差距保持不变,那么产业景气周期从谷底向平稳趋势位置恢复的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健 张威 赵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支撑地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证。但是,共性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性、外部性、不确定性和主体的"经济人"特性,引发了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供给低效的市场失灵问题,成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重大瓶颈和障碍。因此,为了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政府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认真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组织协调和信息支撑等工作安排,从而推动共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开展,并最终促进我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鑫 彭新永 赵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高端产业却存在着低端化问题,而开放式创新作为全新的创新模式,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学者们关于开放式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的研究深度不够,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文章从开放式创新(内涵、模式分类、实证研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影响因素、路径与政策)两大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并从产业"质"的角度出发提出开放式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开放式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研究的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转型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涛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规模上、产业技术上、产业集聚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研究发现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标准升级等方面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要加速要素集聚以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引导消费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并针对出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完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演变 路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蓓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晓蔚 赵玉林
对私募股权资本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私募股权受金融市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国私募股权发展中资本的短期逐利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长期性金融资本支持本身存在矛盾。客观上,私募股权资本能够推进战略性小企业融资、减少信息不对称,具有认证、嫁接传统行业和重组的作用,金融市场本身波动也会影响私募股权资本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导向,稳定市场,从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晓蔚 赵玉林
对私募股权资本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私募股权受金融市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国私募股权发展中资本的短期逐利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长期性金融资本支持本身存在矛盾。客观上,私募股权资本能够推进战略性小企业融资、减少信息不对称,具有认证、嫁接传统行业和重组的作用,金融市场本身波动也会影响私募股权资本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导向,稳定市场,从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国内有效市场不足、技术创新瓶颈制约等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对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在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需求 技术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国内有效市场不足、技术创新瓶颈制约等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对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在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需求 技术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间接信号效应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政治关联会加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