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1)
2023(9193)
2022(7541)
2021(6904)
2020(5643)
2019(13143)
2018(12706)
2017(24806)
2016(12811)
2015(14873)
2014(14651)
2013(15012)
2012(14512)
2011(13476)
2010(13424)
2009(12928)
2008(12387)
2007(10801)
2006(9874)
2005(9230)
作者
(36699)
(30863)
(30862)
(29647)
(20152)
(14710)
(13934)
(11959)
(11883)
(11029)
(10921)
(10209)
(9980)
(9878)
(9802)
(9712)
(9076)
(8961)
(8817)
(8151)
(7905)
(7410)
(7335)
(7139)
(7083)
(7007)
(6597)
(6229)
(6210)
(5925)
学科
(89798)
经济(89725)
方法(36918)
管理(36253)
(33577)
数学(33369)
数学方法(33240)
(25704)
企业(25704)
中国(21332)
地方(18015)
(16602)
(15547)
(15068)
贸易(15060)
(14610)
业经(14409)
(13498)
地方经济(12956)
(11777)
(11611)
金融(11611)
农业(11587)
环境(10696)
(10518)
银行(10513)
(10165)
(9588)
(9352)
(9342)
机构
大学(207604)
学院(202995)
(110950)
经济(109447)
管理(77559)
研究(75061)
理学(67012)
理学院(66337)
管理学(65695)
管理学院(65306)
中国(59044)
(48156)
(42831)
财经(39117)
经济学(38495)
科学(37730)
(36244)
(35857)
经济学院(34629)
研究所(32552)
中心(32427)
财经大学(29270)
北京(27790)
(27433)
(26244)
(25386)
(24605)
师范(24446)
商学(22955)
商学院(22746)
基金
项目(127664)
科学(103705)
基金(99149)
研究(95350)
(84892)
国家(84294)
科学基金(73136)
社会(68470)
社会科(65316)
社会科学(65307)
基金项目(50492)
(43817)
教育(42975)
自然(42752)
资助(41986)
自然科(41830)
自然科学(41821)
自然科学基金(41192)
(37697)
编号(34661)
(31638)
国家社会(31002)
成果(28992)
重点(28578)
(28483)
教育部(28470)
中国(28056)
人文(27059)
(25724)
社科(25336)
期刊
(122185)
经济(122185)
研究(70027)
中国(35825)
(35672)
管理(29928)
科学(25981)
学报(24988)
经济研究(22408)
(22284)
财经(21920)
(21166)
金融(21166)
大学(20430)
学学(19386)
(19056)
问题(16588)
技术(16417)
(15993)
农业(15095)
业经(14596)
世界(14299)
教育(13940)
国际(13872)
技术经济(12852)
统计(12157)
(10205)
经济问题(10172)
决策(9375)
商业(9193)
共检索到312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在索洛增长模型框架下构建的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说明,需求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均衡增长路径上,需求总量持续扩张,需求结构均衡变动。最终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稳态增长比率随工业化进程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明显的需求约束。1993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滞后导致需求结构变动偏离均衡增长路径,使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强的投资和出口依赖。政府的经济政策应该适应需求变动规律,采取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需求总量扩张中实现需求结构均衡化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又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近几年来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启动经济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启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政策重心应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活消费需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乘数理论和加速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反映了国民经济内部之间的联系性,但西方学者对这些理论的论证方法却是微观性质的,论证过程是片面的,结论是错误的。投资(需求)乘数和需求加速并不是两个常数,而是两个随经济条件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变数,其值在正负的原加速值与乘数值之间运动。由此,需求增加既可促使经济增长,也可导致经济衰退。一定量增量需求在运动中产生的加速作用与乘数作用之间有一定的转换关系,这种关系之和形成增量需求的经济增长贡献值,其值同样是随经济条件而变化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柏铭  车琰  
由于不同收入群体的公共产品偏好不同,因此,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会有所改变,由此引致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应当是"民生财政"建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文试图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在理论层面,将财政支出分为不同性质的三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居民收入与财政支出规模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接着,对1978~2008年间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用协整检验和ARIMA模型等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居民收入增长对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变动的影响。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苗建军  
收敛性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是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对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统计检验一般采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验证,但是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存在以过于简单的模型模拟复杂经济运行,研究假定不符合实际等固有缺陷,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收敛性的全部内涵,而且计量模型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文章从收敛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数据分布思想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性判断,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有效避免了研究假定的各种缺陷,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旭伟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 ,本文从两方面来说明和考察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 ;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 ,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旭强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 ,及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是 :我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 ,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祺  代法涛  
"新常态"是中央层面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根据拉美以及若干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可以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说。本文引入Eichengreen结构模型,采用差分GMM、系统GMM以及固定效应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经济发展20年的数据对这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从而给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演进提供理论解释。实证结论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相一致。未来,为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通过综合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铠豪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内需仍然不足,其原因何在?本文通过扩展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构建了总体内需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内需的影响,并利用1991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略微减弱;而老年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其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现:适度的人口增长有助于扩大内需,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内需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与内需呈现"倒U型"关系,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地区经济增长对扩大内需均具有积极影响。最终结论表明:我国少儿抚养比的不断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持续上升对内需产生了双重抑制,"少子化"和"老龄化"并存的人口结构新特征是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实现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铠豪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内需仍然不足,其原因何在?本文通过扩展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构建了总体内需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内需的影响,并利用1991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略微减弱;而老年抚养比对我国内需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其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现:适度的人口增长有助于扩大内需,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内需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与内需呈现"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渠慎宁  江贤武  
以往研究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对中国经济解释力不强,本文则通过构建总供给函数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1985~2007年二十三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度数据,对引入产出缺口的总供给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产出缺口说",即中国经济中较大的产出缺口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当年通货膨胀率,上一年通货膨胀率主要通过增大上一年的产出缺口来影响本年经济增长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峰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本文基于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双视角,比较分析"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和特征,探索形成地方经济增长分化局面的双向内生动力源。研究认为,制度初始架构构成演化路径生成机制的内在支撑,技术层面的差异识别与缓慢扩散多向度约束了科技突破与结构变迁的交互力量,经济系统内的创新效应路径分流与动力重塑机制弱化组合引起了地方经济增长趋势分岔。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破除传统科技范式,以解除规模报酬递减结构负锁定;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消解经济增长路径依赖性低迷,以增强地方经济对新常态的适应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刚翠翠  任保平  
本文就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路径做出了理论阐释和经验检验,利用世界179个国家1991-2012年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检验了语言特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语言特质充分体现在语言的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上,它们能够通过改变交易成本与贸易偏好两个基本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发现,语言特质对交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贸易偏好则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语言发展具有单一化和简单化的趋势,因此需要在掌握双边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化交流降低本国语言的相对难度释放语言红利,从而带来经济增长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和谐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振辉  夏园园  
经常项目持续赤字和财政赤字高企是当前美国经济运行中的两个突出现象,但是"双赤字"并没有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反而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1970-2010年间的实证检验也证实"双赤字"与美国经济增长存在某种相关关系。通过利率和汇率效应,财政赤字可能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当存在无限供给的可贷资本时,在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内双赤字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正面力量。这是因为美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向国外转移财政赤字负担,同时经常项目赤字改善了美国经济发展环境,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则在于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但是滥用美元铸币税从长远来看可贷资本无限供给出现问题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