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33)
- 2022(2387)
- 2021(2405)
- 2020(2081)
- 2019(5129)
- 2018(5430)
- 2017(9487)
- 2016(5485)
- 2015(6104)
- 2014(6281)
- 2013(5964)
- 2012(5273)
- 2011(4630)
- 2010(4932)
- 2009(4792)
- 2008(5165)
- 2007(4652)
- 2006(4443)
- 2005(4204)
- 2004(3813)
- 学科
- 管理(26329)
- 业(18832)
- 企(18574)
- 企业(18574)
- 济(15133)
- 经济(15102)
- 财(9877)
- 制(9113)
- 务(6316)
- 财务(6295)
- 财务管理(6275)
- 体(6157)
- 企业财务(5951)
- 体制(5525)
- 方法(5422)
- 银(5190)
- 银行(5189)
- 划(4909)
- 中国(4898)
- 业经(4886)
- 行(4821)
- 策(4643)
- 税(4506)
- 税收(4398)
- 理论(4332)
- 度(4326)
- 制度(4324)
- 收(4315)
- 农(4162)
- 人事(4088)
- 机构
- 大学(66910)
- 学院(66323)
- 管理(28720)
- 济(26051)
- 经济(25230)
- 研究(22908)
- 理学(21685)
- 中国(21472)
- 理学院(21448)
- 管理学(21266)
- 管理学院(21085)
- 财(17894)
- 京(15744)
- 江(12645)
- 科学(12125)
- 所(11618)
- 财经(11495)
- 中心(11171)
- 北京(10572)
- 经(10342)
- 研究所(9940)
- 州(9820)
- 省(9537)
- 农(9053)
- 范(8640)
- 师范(8556)
- 财经大学(8378)
- 院(8279)
- 公司(8177)
- 银(7574)
- 基金
- 项目(34880)
- 研究(28129)
- 科学(26925)
- 基金(23917)
- 家(20277)
- 国家(20066)
- 科学基金(17301)
- 社会(16249)
- 社会科(15301)
- 社会科学(15297)
- 教育(13748)
- 省(13399)
- 编号(12367)
- 基金项目(12035)
- 划(11331)
- 成果(11102)
- 自然(10824)
- 自然科(10522)
- 自然科学(10521)
- 自然科学基金(10347)
- 资助(10165)
- 课题(9048)
- 部(7923)
- 重点(7783)
- 性(7678)
- 项目编号(7673)
- 制(7521)
- 年(7431)
- 创(7049)
- 教育部(6943)
共检索到127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永臻
需求侧管理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的实用政策工具之一。通过巩固和整合,并将其融入当前电力体制改革,需求侧管理政策可以得到优化和升级。作者分析了加快电价改革和系统效益收费政策的成本收益,认为后者更容易在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共识,更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本文分析了相关的三种电力价格歧视政策:分时电价、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差别电价(以福建省为例)、大客户直购电价等,认为都可以很好地和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效率政策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晓东 金碚
在推进节能减排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一刀切"、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当前,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西部资源型省区在我国清洁能源输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妥善处理西部资源型省区节能减排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与各省区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建议设立国家能源保障经济区,推动资源型省区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共性问题,尽快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燃油税是一种经济信号,其变动会引起一个经济体全方位的反应。采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对燃油税改革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影响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燃油税改革在短期和长期均能显著降低中国的能源强度,其原因是燃油税改革优化了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减少了总体的能源消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付剑茹 曹胜芳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不足,然后借鉴外国的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松
湖南省物价局局长龚秀松同志撰写文章,介绍该省落实差别电价政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现编辑发刊,供读者参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晋机集团是国家"一五"期间建成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军民结合型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源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晓亮 程倩 车莹 许学芬
煤炭是我国重要战略性基础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经济增长、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影响重大。本文构建动态递归CGE;模型.采用GAMS软件以2%、5%和10%的税率区间分析煤炭资源税改革对行业发展、资源效率和减排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节能减排方面.资源税改革能有效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采用10%的税率时节能减排效果最佳.可以有效抑制CO2和SO2排放.但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降低GDY增长.抑制开采业、工业、能源、运输业和农业等产业总产出;从长期看.适度的煤炭资源税税率能在经济增长可承受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主要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艾希
武汉市在推进节能减排改革之前需要对其所处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本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政府的高度重视、公众节能减排意识的觉醒、理论研究的深入等主观条件,和政策、法律制度以及工作领导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基础和技术的具备、经验积累和国际环境等客观条件两个角度分析了武汉市目前所具备的的改革基础和条件,以期对武汉市在今后推进节能减排改革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武汉市 主客观条件 法律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以ERP能源管理系统为平台,在各子公司、车间开展和设立三级能源管理,将小系统变大系统,形成能源系统物联网,将独立控制变成智能群控,提升能源供应中心的用能效率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剑集团)产业涉及化纤、节能环保两个领域,其"红化"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用户满意度产品"。红剑集团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战略为指引,发动员
关键词:
红剑集团 节能减排 物联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陕西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也是一个环境污染较重的省份。近年来,陕西省实行节能减排一把手负责制,将节能减排工作完成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炬 吴晋娜 张丹
台湾地区主持人吴宗宪在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时表示,2009年6月30日他要全面退出娱乐圈,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做环保产业,生产LED节能灯。LED就是发光二极管,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具有相同照明效果时,LED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据估算,只要我国目前1/3的白炽灯被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节能管理工作,尤其是电网的线损基础管理工作,自2004年起,先后组织制定了《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线损管理办法》及《关于加强线损管理工作的意见》,初步提出了线损"四分"管理的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立中 李郁芳
本文运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加总数据和随机系数离散选择(BLP)等模型,在对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进行需求估计和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模拟测算了汽油价格和车辆购置税政策对微观个体选择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对乘用车市场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①在需求估计中,平均而言,乘用车价格上升1万元/辆(2006年10月价格),市场份额将下降0.19%;每公里费用上升1元(2006年10月价格),市场份额将下降34.16%。②供给分析表明,排量越大,价格越高的车型,价格成本标高程度相对越小,政策作用窗口越大。③节能减排效果,两种干预政策方案能够使乘用车增量部分汽油消耗和CO2排放量降低5%左右;从政策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伟 李刚
传统发展方式语境下,基于生产端的节能减排方案一直被视为我国节能减排的最优技术路径。然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惯性作用所表现的"碳锁定"效应,决定仅仅依靠生产领域内的技术变革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效果有限。发挥低碳消费的优势,发动一场社会倡导、政府主导、企业引导、公民参与的基于消费端的节能减排革命,理应成为当前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低碳消费 节能减排 碳锁定 技术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