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1)
2023(5661)
2022(4733)
2021(4292)
2020(3587)
2019(7883)
2018(7688)
2017(14740)
2016(8202)
2015(9134)
2014(9117)
2013(8628)
2012(7958)
2011(7170)
2010(7296)
2009(7034)
2008(7092)
2007(6419)
2006(5698)
2005(5406)
作者
(22372)
(18836)
(18592)
(17870)
(11866)
(8799)
(8474)
(7146)
(7134)
(6708)
(6465)
(6277)
(6123)
(6078)
(6076)
(5703)
(5571)
(5520)
(5403)
(5360)
(4741)
(4530)
(4469)
(4282)
(4271)
(4206)
(4147)
(4101)
(3778)
(3675)
学科
管理(32429)
(29356)
经济(29283)
(27058)
(24256)
企业(24256)
(12858)
(12594)
方法(11343)
数学(9525)
数学方法(9404)
(9226)
(8378)
中国(8149)
业经(8148)
体制(7997)
(7772)
财务(7752)
财务管理(7733)
企业财务(7406)
(6246)
银行(6239)
(6126)
(5956)
(5791)
金融(5789)
环境(5788)
(5279)
(5204)
制度(5172)
机构
大学(117608)
学院(116580)
(49079)
经济(48044)
管理(45596)
理学(39000)
理学院(38603)
研究(38585)
管理学(38092)
管理学院(37862)
中国(30104)
(27507)
(24165)
财经(20876)
科学(20602)
(18835)
(18327)
(18059)
中心(17736)
研究所(16092)
(15967)
财经大学(15507)
经济学(15489)
北京(14956)
业大(14823)
(14387)
(13901)
(13820)
经济学院(13786)
师范(13758)
基金
项目(76489)
科学(61459)
研究(57913)
基金(57061)
(49055)
国家(48665)
科学基金(42372)
社会(39068)
社会科(36983)
社会科学(36973)
基金项目(29645)
(28868)
教育(26820)
自然(25851)
自然科(25225)
自然科学(25220)
自然科学基金(24782)
(24384)
编号(22900)
资助(22453)
(21385)
成果(19764)
(17954)
重点(17445)
国家社会(16657)
课题(16250)
(16162)
教育部(15937)
(15590)
(15477)
期刊
(57340)
经济(57340)
研究(36638)
中国(25529)
(23447)
管理(18464)
学报(16228)
科学(15904)
(15486)
大学(13428)
学学(12722)
(12486)
金融(12486)
教育(12099)
财经(11194)
农业(9736)
(9554)
技术(9435)
业经(8694)
经济研究(8687)
问题(7439)
财会(6009)
(5963)
(5678)
会计(5645)
理论(5427)
现代(5357)
改革(5145)
(5145)
科技(5092)
共检索到180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忠真  皮修平  
我国尽管今年需求有所上升,但连年需求不足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化解,原因在于需求不足是市场竞争效应的必然伴随物,也是残存的计划经济体制障碍的产物。从长远看,需求不足是整个体制转轨过程中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政府必须在市场大力推进效率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在再分配和社会发展领域大力推进社会公平,为竞争的机会平等、起点平等、条件平等、过程平等、权利平等不断地创造制度平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均衡,才能不断地克服需求不足的弊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旭昆  
对制度需求的分析需要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是人们对一般意义上的制度的需求,二是人们对各种具体制度的需求。一般意义上的制度的首要功能是降低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成本;降低人们的决策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王恩山  
审计需求是影响审计市场乃至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审计需求的异化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定时期或特定范围内显著存在,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缺乏的表现。这种现象可分为审计需求的低质量偏好、审计需求的无所谓态度、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三种。诱导审计需求产生异化的制度原因是股权表决中"资本多数决"原则实质性剥夺了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国有企业和政府存在难以割舍的荣辱与共的关系;新股发行资格的行政管制以及对虚假陈述的法律惩戒不足。抑制审计需求异化的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建立分类表决机制等确保外部股东的监督权,进一步阻隔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联系,实行登记制等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通过集团诉讼等提高投资者参与虚假陈述法律诉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永谋  周金泉  
公司治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资金的提供者按时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这个问题揭示了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方向性问题。然而对于由什么原因导致,以及如何来解决公司治理的问题,国内外理论界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围绕这个主题,从公司治理的制度成因和公司治理的起源来分析公司治理,把握公司治理的真正内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暴力  丛丽  
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古典产权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的演进。受古典产权制度的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所具有的两个特点决定了工资的市场定价必然将工资定位在低点,它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口长期的低收入,从而产生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和总消费需求不足。因此,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才能够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和总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小兴  牟文义  
通过对假释性质的界定,各国假释制度的比较,指出我国假释制度在假释的条件上规定过于严格;在假释的程序上受刑人没有主动性;在假释考验期的管束上不周密;在假释的撤消上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提出了在假释的对象上应适当的放宽;在执行的刑期上,应区分成年犯和未成年犯;在假释的条件中对“不致再危害社会”作出明确的解释;在假释的程序上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在假释考验期的管束上,建立假释监管工作机构;在假释的撤消上应采取法定撤消和可撤消两种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宇丰  
山西票号的衰亡原因探究,历来倍受学术界关注。但是将票号作为市场主体,研究政府制度供给与票号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界则鲜有涉及。山西票号作为传统金融中最重要的经营主体,在隐性契约下已经开始充当"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但均因合法性不足而宣告流产。当新式银行创立并获得法定的近代金融业主体地位后,山西票号自然难逃衰亡命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苏卫  
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与制造外包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路径,即服务业务以非公司内贸易的方式发包给接包方。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很多:一是企业控制运营总成本的客观需要;二是技术进步的内外推动,而且以人才和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要素对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服务外包本身具有的某些特质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制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文还对服务外包所需的制度环境进行了阐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青  
自1997年起,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自建国以来第一次总需求不足的状况,对其出现的原因,理论界争论颇多。但作者认为:单个国有企业低效率供给不足与宏观全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并存,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贷款投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居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政府为启动需求举债投资与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是导致我国需求不足、失业加剧的根本原因。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国企业、社会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因此扩大需求、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变革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企业、社会和政治体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晓波  黄卫挺  
针对我国高校出现的集体性财务困境,提出预算软约束才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投入不足只是表层诱因。基于预算软约束对解决高校财务问题的重要性,笔者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预算软约束的制度成因:高校服务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及其职能垄断;所有权制度和政治制度协致作用形成的政府与高校的实质隶属关系;高校领导人的目标激励体系错位。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高校预算软约束的内在和外在制度成因(非行为人制度)、组织制度成因(行为人制度)。针对这三点,从高校合并、贷款自主权、高校领导者任职等方面为高校预算软约束治理提供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军华  夏振坤  
在中国体制改革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灰色收入"问题,它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造成了很大阻碍。文章深入探讨了"灰色收入"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收入分配机制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行靳  
知识失业的破坏性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知识失业的形成是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传统体制性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知识失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知识劳动力就业提供可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祁建林  邵标章  
作者认为:国营企业缺乏活力,其国有资产补偿严重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影响国有资产补偿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固定资产中的一些缺陷;固定资产折旧率太低;债务链的影响等等。同时这些原因及后果的形成,既与我国现行的税收等政策有关,更直接、更重要的是与国营企业财务制度相联系的。就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雪梅  
中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是教育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制度主义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有着不同的视角。在新制度主义视野下,重伦理轻技术的传统文化、工业文明价值观的缺失及其由此导致的技术技能人才地位低下等不良的发展环境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强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改善职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完善职业教育顶层制度设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浩楠  
我国现行解雇保护制度显现出用人机制僵化、违法解雇行为成本较低、违法解雇法律责任缺乏针对性以及全国层面统一适用解雇保护法律制度缺乏必要社会经济基础四种弊端。以雇佣自由规则为基础的美国解雇保护制度有用人机制灵活、违法解雇成本较高、违法解雇法律责任针对性强以及以州为单位差异性适用解雇保护制度等特征。对中美解雇保护制度及其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应在坚持我国严格解雇保护制度整体强度不变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无过失性解雇保护制度行为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大违法解雇法律成本以及尊重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