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7)
- 2023(9430)
- 2022(8195)
- 2021(7213)
- 2020(6415)
- 2019(14947)
- 2018(14610)
- 2017(29593)
- 2016(15775)
- 2015(18238)
- 2014(18472)
- 2013(18696)
- 2012(17906)
- 2011(16350)
- 2010(16616)
- 2009(15806)
- 2008(15473)
- 2007(14058)
- 2006(12371)
- 2005(11226)
- 学科
- 济(96160)
- 经济(96080)
- 管理(46891)
- 业(44964)
- 方法(41830)
- 数学(37963)
- 数学方法(37738)
- 企(35908)
- 企业(35908)
- 地方(20519)
- 财(20086)
- 农(19399)
- 中国(19315)
- 学(16665)
- 业经(15800)
- 贸(14360)
- 贸易(14356)
- 易(13806)
- 地方经济(13643)
- 制(13482)
- 农业(13376)
- 务(12291)
- 财务(12275)
- 财务管理(12240)
- 企业财务(11658)
- 融(11577)
- 金融(11575)
- 和(11434)
- 环境(11228)
- 银(10894)
- 机构
- 大学(246841)
- 学院(244481)
- 济(116943)
- 经济(114825)
- 管理(94183)
- 研究(84316)
- 理学(81490)
- 理学院(80600)
- 管理学(79405)
- 管理学院(78952)
- 中国(63390)
- 财(51661)
- 京(50277)
- 科学(48450)
- 所(42999)
- 财经(41763)
- 农(39535)
- 研究所(38768)
- 经济学(38281)
- 中心(38211)
- 经(37877)
- 江(36400)
- 经济学院(34515)
- 业大(34166)
- 北京(31667)
- 农业(31053)
- 财经大学(30887)
- 范(30016)
- 师范(29738)
- 院(29359)
- 基金
- 项目(156456)
- 科学(124023)
- 基金(116221)
- 研究(112738)
- 家(100378)
- 国家(99595)
- 科学基金(85623)
- 社会(75031)
- 社会科(71284)
- 社会科学(71264)
- 基金项目(61156)
- 省(59534)
- 自然(54171)
- 自然科(52960)
- 自然科学(52944)
- 自然科学基金(52064)
- 教育(52007)
- 划(49988)
- 资助(49104)
- 编号(43941)
- 部(36410)
- 成果(35938)
- 重点(35181)
- 发(34307)
- 创(31768)
- 教育部(31755)
- 国家社会(31630)
- 人文(30655)
- 课题(30205)
- 科研(30160)
- 期刊
- 济(130431)
- 经济(130431)
- 研究(74704)
- 中国(42562)
- 财(41067)
- 学报(36327)
- 农(34543)
- 管理(33629)
- 科学(33391)
- 大学(27444)
- 学学(26216)
- 融(23184)
- 金融(23184)
- 农业(22653)
- 经济研究(22630)
- 财经(22561)
- 技术(20930)
- 经(19425)
- 业经(18363)
- 教育(17880)
- 问题(17361)
- 技术经济(14989)
- 统计(14311)
- 贸(14240)
- 策(12504)
- 商业(12320)
- 世界(12299)
- 业(12066)
- 理论(11710)
- 国际(11593)
共检索到364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查奇芬
本文利用关联度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关联度系数的大小,说明内需是决定性因素,外需是重要因素,并给出一些扩大内需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查奇芬 李敏
利用关联度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关联度系数的大小,说明内需是决定性因素,外需是重要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体制改革、市场发育程度、改革开放政策等,三大需求的总和构成一国社会需求总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高黎 聂华林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实践表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国正处于消费革命第二浪上升时期,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顺势调控潜力巨大,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加大收入分配政策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消费税、改革对消费者的补贴方式等,是刺激消费需求、解决当前消费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的有力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又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近几年来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启动经济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启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政策重心应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活消费需求。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消费倾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均立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提出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各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边际效应及拉动弹性,指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带动内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启玲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并针对我国各个省份使用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提出三个假说的基础上,首先探究各个省份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结构性检验,分析经济转型的快慢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其次探究东中西三个地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是否存在系统的地理差距,并进行结构性检验;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转型 结构检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宋建军
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1997年起税收增长幅度已经超过经济增长幅度,从而引发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以1994~2004年相关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关系作出基本判断:目前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平 龙志和
本文利用市场化水平的平行数据、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the extremebounds analysis,即EBA模型)对我国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强显著(Robust)”的;市场化水平的短期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强显著”的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苗长青
地区专业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全国经济增长,因此,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在探索如何测量和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程度普遍在提高,且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但中、西部增长较快。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快地区专业化进程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且有助于消除我国中、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地区专业化 面板数据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本文选取1978-201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数据与历年GDP总量数据,运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试图揭示我国油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为研究油气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油气价格的形成机制打下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长辉
外债是通过三个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的,这三个渠道是:投资渠道、国际收支渠道和财政收支渠道。 首先,外债通过影响社会总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在我国年底社会总投资中包括四个部分:财政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投资、自筹投资、外资投资。利用外资主要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利用国外贷款。可见,利用国外贷款是影响我国总投资的重要因素。 其次,外债既是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外债直接影响我国进口总额,原因是进口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与外债有关的。例如,买方信贷的取得就直接增加进口;商业贷款一般是通过国际招标投标使用的,如果外方中标,进口就不可避免;政府信贷一般也是以进口债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喜
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对产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进行区域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关系聚类分析可把我国分为三类典型区域。对于第一类地区,科技经费投入,尤其是R&D经费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效率更高,在该类地区应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对于第三类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对第一产业的投入效率更高,在该类地区应加大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浩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社会能否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把失业率控制在自然失业率的范围内不仅是衡量一国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的重要标志。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通过研究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个结论,即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1]奥肯依据对美国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失业率与其带来的国民生产总值缺口(损失)之比率是1∶2.5,即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