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9)
2023(14401)
2022(12533)
2021(12036)
2020(9960)
2019(22982)
2018(22662)
2017(43109)
2016(23858)
2015(26938)
2014(26786)
2013(26384)
2012(24455)
2011(22330)
2010(22113)
2009(20270)
2008(19830)
2007(17055)
2006(14965)
2005(13287)
作者
(69405)
(57797)
(57482)
(54886)
(36989)
(27731)
(26127)
(22914)
(22178)
(20565)
(19882)
(19727)
(18397)
(18391)
(18023)
(17892)
(17147)
(17082)
(16522)
(16494)
(14440)
(14436)
(13903)
(13170)
(12871)
(12828)
(12776)
(12709)
(11751)
(11646)
学科
(98100)
经济(97997)
管理(64732)
(59385)
(48690)
企业(48690)
方法(44762)
数学(39136)
数学方法(38677)
中国(27268)
(25258)
(22371)
(21852)
地方(21045)
业经(20372)
(18681)
贸易(18673)
(18141)
(16821)
环境(16797)
农业(16600)
(15911)
理论(14907)
(13829)
银行(13781)
(13730)
技术(13652)
(13599)
金融(13596)
(13329)
机构
大学(343803)
学院(339006)
(136212)
经济(133406)
管理(132301)
研究(121872)
理学(115157)
理学院(113777)
管理学(111712)
管理学院(111121)
中国(89150)
科学(77388)
(74722)
(62344)
(59232)
研究所(57634)
(56613)
中心(53258)
业大(51403)
财经(48505)
北京(47551)
(47351)
(47336)
师范(46933)
农业(44611)
(44475)
(44335)
经济学(41207)
(38524)
师范大学(38498)
基金
项目(238299)
科学(187234)
基金(173211)
研究(172958)
(152748)
国家(151524)
科学基金(128284)
社会(108896)
社会科(103049)
社会科学(103019)
基金项目(91678)
(90938)
自然(83545)
自然科(81569)
自然科学(81544)
自然科学基金(80053)
教育(78947)
(78525)
资助(71730)
编号(69019)
成果(57029)
重点(54207)
(53463)
(51360)
(48847)
课题(48630)
创新(45748)
科研(45681)
教育部(45189)
国家社会(45069)
期刊
(144921)
经济(144921)
研究(99620)
中国(61928)
学报(57472)
科学(53192)
(51077)
管理(46193)
大学(42642)
(42031)
学学(39950)
教育(38421)
农业(36493)
技术(27695)
(25729)
金融(25729)
经济研究(23485)
财经(23064)
业经(21910)
(19705)
(19367)
问题(18937)
图书(18325)
资源(17026)
科技(16690)
(16312)
技术经济(16118)
(15746)
理论(15577)
世界(15305)
共检索到487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德群  
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也带了诸多的环境问题。雾霾等恶劣天气不仅给国人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与经济损失,而且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雾霾污染的成因、影响因素、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青年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刘晓红女士新近出版的《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分异研究》一书,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她自己的新观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彭莹  
地方政府在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对雾霾污染治理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环境规制的"逐底竞争"理论拓展到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中,理论分析不同政绩考核情形下地方政府在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中的行为变化,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两区制空间Durbin模型对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中的"逐底竞争"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方政府在参与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中的确存在"逐底竞争"特征。当政绩考核以经济利益为主要标准时,地方政府为了在晋升锦标赛中占据优势地位,会竞相放松雾霾污染治理力度,出现"逐底竞争",尽管中央已经将环境质量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但"逐底竞争"现象依然存在。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岳驷  张军伟  杜建军  李蓉丽  
以2000—2018年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浓度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雾霾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以空气流动系数和政府环境治理政策作为雾霾污染的内生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雾霾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雾霾污染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生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脱钩关系;②雾霾污染对东中西部粮食生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③我国约有超过3/4的粮食生产区域受到雾霾污染的影响,这无疑会加剧我国农产品充足供给的挑战性;④雾霾污染在扩散效应和转移效应作用下,对邻近地区粮食生产带来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未来要同时实现治理空气污染和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地方政府之间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间的“协同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广阔  王琼璞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雾霾污染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了我国雾霾污染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将雾霾和雾霾污染区分开来,探讨我国在雾霾污染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我国雾霾污染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广阔  王琼璞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雾霾污染的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了我国雾霾污染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将雾霾和雾霾污染区分开来,探讨我国在雾霾污染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我国雾霾污染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本文利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了我国279个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空间依赖关系,结合多样化的网络分析方法与滚动窗口技术揭示出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整体特征与微观模式,进而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考察了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普遍存在雾霾污染依赖关系并且这种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渐上升,近年来我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的频繁爆发与雾霾污染区域性特征的日趋强化密切相关。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在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雾霾污染及其区域传输的还原论、自然决定论等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有助于确立人在雾霾治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莉  陈修谦  
在对我国2004—2017年期间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研究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高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小规模区域以及低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大规模区域重叠特征;(2)雾霾污染已经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PM_(10)的负向效应最显著,其次为NO_2,SO_2的影响相对较弱;(3)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负向影响大于西部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负向影响明显于南方地区。最后,提出改善雾霾污染以提升我国入境旅游吸引力和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东童童  
本文首先选取多重指标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雾霾污染,尽管煤炭消费占比最高,但其单位消费占比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非最大;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更低;对全国而言,雾霾污染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现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楚海  
文章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下同)2014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研究,选取雾霾中三大主要污染成分PM_(10)、SO_2、NO_2的年平均浓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这三种成分在中国省份之间确实存在空间效应,其中华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尤为严重,表现出强烈的"高高集聚"分布形态,华南地区则表现出以广东省为中心的"低低集聚"状态,其他地区空间效应则不明显。其次,通过LASSO高维变量选择方法,分别从22个社会因子中筛选出对三种雾霾组分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最后,根据筛选出来的变量,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对雾霾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中工业废弃物排放是PM_(10)和SO_2的主要来源,而NO_2的主要来源则主要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治理废弃项目投资能有效地降低这三种污染物的浓度,从而降低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雅雪  齐绍洲  
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Moran‘s I和Geary’s C指数对FDI与雾霾(PM_(2.5))污染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基于EKC假说构建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经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经济地理权重矩阵纳入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1)相对于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能更为准确地拟合FDI对我国雾霾(PM_(2.5))浓度的影响过程,雾霾(PM_(2.5))污染表现出显著的"叠加效应"和"溢出效应"。(2)在经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雅雪  齐绍洲  
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Moran‘s I和Geary’s C指数对FDI与雾霾(PM_(2.5))污染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基于EKC假说构建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经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经济地理权重矩阵纳入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1)相对于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能更为准确地拟合FDI对我国雾霾(PM_(2.5))浓度的影响过程,雾霾(PM_(2.5))污染表现出显著的"叠加效应"和"溢出效应"。(2)在经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和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下,FDI流量每升高1%,PM_(2.5)浓度分别升高0.0174%和0.0161%。FDI存量每升高1%,PM_(2.5)浓度分别升高0.0177%和0.0163%,表明FDI是导致雾霾(PM_(2.5))浓度升高的影响因素之一,说明了我国目前吸引和利用FDI离环保目标的最优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红  
运用2007-2016年我国273个地级市的PM_(2. 5)数据,探讨了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运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不但对雾霾污染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交通模式和行为模式影响能源消费,进而对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均呈现U型曲线关系;小城市、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雾霾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这两类城市而言尤为迫切;对于小城市而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政府应通过科学确定城市边界、推动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式,依据城市规模,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治理雾霾污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构建城市群异质性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框架,并采用5大重点城市群2000~2016年的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准构建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下的SDM。结果发现: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但溢出程度存在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N"型曲线关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为正向线性影响;成渝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倒"N"型曲线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海鹏  张俊飚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把握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规律,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成途径,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特征,发现1985~2005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线性增长特征、阶段加速特征和农资污染为主特征。文章分析了2006~2007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的空间特征,发现中国存在3类污染区域:农资污染区、畜禽污染区和水土流失型污染区。根据时空特征分析,该文给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