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7)
- 2023(12514)
- 2022(11007)
- 2021(10167)
- 2020(8588)
- 2019(19552)
- 2018(19381)
- 2017(37367)
- 2016(20480)
- 2015(22624)
- 2014(22228)
- 2013(21968)
- 2012(19908)
- 2011(17821)
- 2010(17250)
- 2009(15702)
- 2008(15086)
- 2007(12831)
- 2006(11024)
- 2005(9228)
- 学科
- 济(78192)
- 经济(78107)
- 管理(57966)
- 业(55092)
- 企(45335)
- 企业(45335)
- 方法(39421)
- 数学(34679)
- 数学方法(34341)
- 农(20764)
- 财(19463)
- 中国(19103)
- 学(18368)
- 业经(17499)
- 地方(15583)
- 贸(14770)
- 贸易(14765)
- 易(14318)
- 环境(14231)
- 农业(14036)
- 技术(13263)
- 务(12719)
- 财务(12661)
- 财务管理(12646)
- 和(12366)
- 制(12237)
- 理论(12206)
- 企业财务(11989)
- 划(11635)
- 银(10494)
- 机构
- 大学(287456)
- 学院(285193)
- 管理(116001)
- 济(110942)
- 经济(108675)
- 理学(102553)
- 理学院(101433)
- 管理学(99607)
- 管理学院(99142)
- 研究(94800)
- 中国(66839)
- 科学(63253)
- 京(60451)
- 农(53664)
- 业大(50011)
- 所(48018)
- 财(46740)
- 研究所(44748)
- 农业(42828)
- 中心(42358)
- 财经(39127)
- 江(38732)
- 北京(37352)
- 范(36124)
- 经(35809)
- 师范(35642)
- 院(34447)
- 经济学(32707)
- 州(31651)
- 经济管理(30585)
- 基金
- 项目(210303)
- 科学(164174)
- 基金(153228)
- 研究(146216)
- 家(136429)
- 国家(135361)
- 科学基金(115419)
- 社会(92074)
- 社会科(87325)
- 社会科学(87299)
- 基金项目(83121)
- 省(82881)
- 自然(78459)
- 自然科(76637)
- 自然科学(76614)
- 自然科学基金(75229)
- 划(70168)
- 教育(66050)
- 资助(62326)
- 编号(58043)
- 重点(47025)
- 部(45232)
- 成果(44479)
- 发(44341)
- 创(44176)
- 创新(41230)
- 科研(41037)
- 计划(40665)
- 课题(39283)
- 大学(38320)
- 期刊
- 济(111384)
- 经济(111384)
- 研究(76970)
- 学报(53849)
- 农(47304)
- 中国(46926)
- 科学(46534)
- 管理(39579)
- 大学(39261)
- 学学(37472)
- 财(33187)
- 农业(33022)
- 教育(26385)
- 技术(22508)
- 业经(19476)
- 融(18789)
- 金融(18789)
- 经济研究(18367)
- 财经(18089)
- 业(16830)
- 科技(16106)
- 经(15356)
- 业大(14873)
- 问题(14840)
- 版(14332)
- 图书(14110)
- 技术经济(13633)
- 理论(13563)
- 资源(13055)
- 商业(12807)
共检索到386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东童童
对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工业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则会抑制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水平提高;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工业集聚 工业效率 交互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东童童 李欣 刘乃全
本文考察了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拓展了Ciccone&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与工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会加重雾霾污染程度,而工业产出集聚则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造成的雾霾污染程度;工业劳动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兹曲线关系。同时,雾霾污染和工业产出集聚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当权衡集聚、效率和环境之间的...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工业集聚 空间视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构建城市群异质性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框架,并采用5大重点城市群2000~2016年的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准构建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下的SDM。结果发现: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但溢出程度存在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N"型曲线关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为正向线性影响;成渝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倒"N"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重点城市群 工业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溢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嵘 郭欣欣 王杰 杨安
从产业集聚外部性出发,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借助2008—2015年我国73个PM2.5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位于第一、第三区间时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正外部性,位于第二门槛区间时对雾霾污染表现为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2)环境规制力度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进而提出注重产业集聚动态演进变化、动态调整产业集聚水平,制定严苛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雾霾污染 外部性 门槛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
关键词:
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联立方程 门槛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
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联立方程 门槛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蒙 刘修岩 仝怡婷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PM2.5 城市蔓延 人口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勋 白蕾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生态环境高质量业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基于73个地市级城市面板数据,使用GMM系统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加剧了雾霾污染。(2)地方政府竞争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雾霾污染存在抑制作用。(3)雾霾污染与环境保护支出和财政收入分权的交互项系数显著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行为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支出进而改善雾霾污染。基于此,提出优化财政分权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完善雾霾治理支出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雾霾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宇 朱英明 王念
深入研究空气污染是否及如何影响工业集聚发展,对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分析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潜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能源密集型行业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能源密集型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行业效率具有中介效应,即空气污染能够通过减小行业效率对能源密集型工业集聚产生间接的抑制影响。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集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密集型行业 中介效应 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宇 朱英明 王念
深入研究空气污染是否及如何影响工业集聚发展,对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分析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潜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能源密集型行业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能源密集型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行业效率具有中介效应,即空气污染能够通过减小行业效率对能源密集型工业集聚产生间接的抑制影响。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集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密集型行业 中介效应 环境保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污染问题,其中上游地区表现出“低效率”与“高污染”并存的发展现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周燕 李慧慧 孙乐
将人口集聚和工业集聚纳入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人口和工业集聚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差异。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加剧了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污染,适度的人口集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污染治理设施共享,可以缓解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生产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活污染主要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其治理难度远大于生产污染,应从消费需求层面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
关键词:
人口集聚 工业集聚 生活污染 生产污染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浩 丁镭
运用全局Geary指数C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集聚态势并不断增强.热点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分布为主,数量和范围呈现出缩小态势,次热点区显著减少但仅围绕在热点区周围,次冷点区由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向中游和下游地区移动趋势明显,冷点区范围呈现出显著扩张的趋势,长江经济带上游仅甘孜州外其他地区都转变为冷点区.此外,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保持空间相关性的空间距离为867 km,在此范围内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状态.在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最大影响因素,其次为经济发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人口密度产生的影响由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逐渐向部分上游地区扩展,交通运输状况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较大.结合各区域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长江经济带更应注重联防联控基础上,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治理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