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1)
2023(5608)
2022(4567)
2021(4365)
2020(3295)
2019(7148)
2018(6857)
2017(13487)
2016(7295)
2015(7854)
2014(7773)
2013(7367)
2012(6865)
2011(6178)
2010(6449)
2009(6027)
2008(5827)
2007(5402)
2006(5057)
2005(4592)
作者
(19160)
(15985)
(15882)
(15487)
(10396)
(7431)
(7184)
(6062)
(6060)
(5983)
(5396)
(5169)
(5149)
(5130)
(5105)
(4887)
(4804)
(4793)
(4706)
(4684)
(3968)
(3927)
(3907)
(3760)
(3681)
(3654)
(3634)
(3533)
(3209)
(3173)
学科
(24060)
经济(24037)
管理(21677)
(19901)
(15412)
企业(15412)
(10844)
中国(8750)
(8155)
(7693)
(7110)
农业(6944)
业经(6882)
方法(6543)
地方(6281)
(6161)
贸易(6156)
(6096)
银行(6096)
(6037)
及其(5982)
(5865)
数学(5556)
政策(5422)
数学方法(5403)
(5187)
税收(5020)
(4984)
(4926)
金融(4925)
机构
学院(97537)
大学(92465)
(40549)
经济(39523)
管理(36697)
研究(34310)
理学(30480)
理学院(30170)
管理学(29724)
管理学院(29519)
中国(28068)
(21520)
(19264)
科学(18941)
(16864)
(16783)
中心(16538)
财经(15502)
研究所(14689)
(14684)
(13988)
(13279)
(13138)
(13067)
师范(13063)
北京(12478)
业大(11943)
(11616)
经济学(11540)
技术(11217)
基金
项目(60217)
研究(49524)
科学(47517)
基金(41453)
(34784)
国家(34417)
社会(30278)
科学基金(29466)
社会科(28629)
社会科学(28625)
(24502)
教育(22670)
编号(21963)
基金项目(20605)
(20215)
成果(18966)
自然(17126)
资助(16933)
自然科(16675)
自然科学(16669)
自然科学基金(16354)
课题(16063)
(14543)
(13889)
(13594)
重点(13520)
项目编号(13167)
(13071)
(12860)
(12757)
期刊
(51815)
经济(51815)
研究(32498)
中国(21638)
(15916)
(15142)
(14931)
金融(14931)
教育(14317)
管理(14299)
科学(11157)
学报(10878)
农业(10308)
业经(9838)
大学(8988)
技术(8745)
学学(8426)
经济研究(8229)
财经(7090)
(6188)
(6142)
问题(6078)
国际(5247)
职业(5192)
现代(4919)
(4880)
论坛(4880)
理论(4777)
农业经济(4663)
(4600)
共检索到159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德军  
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高污染的雾霾天气过程,与往年同期相比,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重都极为罕见。雾霾天气的防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原因持续性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在区域的地形、气象、绿化面积、能源结构、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建筑布局、交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建华  陈思航  
中国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历史上英国也遭受过雾霾天气的侵袭。中国的雾霾与英国相比虽都是由污染引起的,但污染的类型却不尽相同。文章从治理理念、立法、政府职责落实和其他辅助措施等方面对中英雾霾的防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以期能为中国雾霾治理提出更好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景坤  黄洁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在总结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基本类型基础上,从财政预算、政府采购、收费政策、专项经费支持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介绍其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得出我国应加大雾霾防治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加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建立雾霾防治相关基金等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景坤  黎雅婷  
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也曾面临与我国相类似的雾霾污染问题,其通过运用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金融政策手段,有效实现了雾霾防治目标。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完善的雾霾防治金融市场体系,灵活应用金融政策组合,完善金融业相关法制建设,协调运用财政政策与雾霾治理金融政策,以此加快我国雾霾问题的解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景坤  黎雅婷  
雾徭防治公共服务政策是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运用公共权力,为解决雾霾防治公共服务问题,并达成雾霾防治公共服务目标,制定的各种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雾霾防治公共服务政策经历了萌芽期(1978—1992)、起步期(1993—2003)、发展期(2004—2012)和完善期(2013一)四个阶段。目前我国雾霾防治公共服务政策具有市场化运作的趋势越发明显,呈现政策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一体化与差异化现象并存,政策制定的程序越来越规范,政策内容和方式向不断追求创新方面发展等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奔  林艳  
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公众的身心健康。当前,受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有限、金融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认识不足、雾霾防治投资大且技术要求高等影响,我国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存在强制性差、政策实施监管不足、雾霾防治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雾霾防治风险投资体系发展滞后且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完善与雾霾防治相关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大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集中解决雾霾防治风险投资发展两大瓶颈,更好发挥绿色信贷的引导作用,建构PPP雾霾防治产业基金,同时融合公益性评价,支持第三方评价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持续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给交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气候因素是雾霾产生的诱因,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则是雾霾天气持续发酵的深层次原因。这里,选取北京、山东、四川等12个典型省(市),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汽车保有量、高污染行业产品的地区分布等维度,分析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内因。一、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高波  
近几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问题相当严重,搞得高校学术环境乌烟瘴气,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术雾霾的预防治理,深刻剖析学术雾霾产生的根源及造成的影响,通过加强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制造学术雾霾案件的处罚力度等措施,让教师"不想、不能、不敢"学术违规,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净文明"的学术氛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雅婷  周景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雾霾天气频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地区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实施的监管不足;雾霾防治风险投资规范化程度较低;银行信贷缺乏长效机制;储蓄率偏高;雾霾防治企业投资不足,直接融资能力较差;相关责任保险制度和金融政策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区域雾霾防治的金融政策优化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义  王爱君  黄寰  
权力协同是雾霾防治的重要保障。基于2004—2015年PM_(2.5)雾霾面板数据,本文利用非空间和空间面板模型比较分析发现:(1)在未剥离雾霾空间自相关效应时,中国属地治理权和支出财政权的分割对雾霾治理存在阻碍刚性;社会经济权的分割则会因经济权的诉求变弱而弱化"GDP追赶效应"等,进而对雾霾的影响存在着由提高到降低的界值效应。收入财政权分割的影响部分已越过倒U型拐点,显著降低了雾霾污染。(2)在剥离雾霾空间自相关效应以后,权力分割对雾霾防治影响变弱,影响模式则不变。但分区域来看,东部权力分割与利用整体较为有利于雾霾防治,而其他区域则显著相反。(3)通过权力分割与环保支出交互作用分析发现,中国对雾霾防治存在着反公地悲剧,尤其是社会经济权、西部财政权、东部属地治理权在环保支出防治雾霾方面的反公地悲剧表现强烈。为此,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赋权向赋能发展管理模式转变,建立跨区联合防治机制体制,提升权力协同作用,势在必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欢欢  阮涵淇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不仅反映了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也暴露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因此,必须树立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协同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主体意识层面——经济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经济结构层面——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效率低下、生产领域层面——传统型工业化背景下工业废气污染严重以及考核制度层面——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四个方面分析得出: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性原因。进而提出雾霾天气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组织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升级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亚  彭文英  
通过对近几年首都圈大气质量数据的整理分析,首都圈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汽车尾气排放过量以及地面扬尘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首都圈雾霾天气,应加快推进北京、天津及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土地利用管控和区域联防联控等,加快促进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景坤  余钧  
为完善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有效防治雾霾污染,将我国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分为财政、税收、金融、技术、人才和公共服务几个部分,探讨支持雾霾防治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这类政策目前存在的财政支持不足、税收政策不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缺乏针对性、技术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激励政策有缺陷、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政策缺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景坤  黄洁  张亚宁  
梳理出国外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即加大雾霾防治财政支持的力度,实施雾霾防治相关专利的快速审查通道,构建"官"产""学"联动机制,完善技术引进、消化政策等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指出中国可以从构建完善的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加强雾霾防治专利申请制度建设,创建"官、产、学、服、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技术引进政策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技术转让、转化政策体系,改进雾霾防治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等方面来优化中国支持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慧  乔忆炜  
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预案规定,出现最高等级的红色预警时,北京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禁止露天烧烤等措施。进入10月份后,罕见雾霾天气连续困扰东北三省及安徽、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多地交通受阻,部分地区中小学继续停课,一次性口罩断货。东北三省的很多地区如长春市、哈尔滨市、双鸭山市等地陷入一片浓雾之中。这次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