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
- 2023(7)
- 2022(8)
- 2021(7)
- 2020(7)
- 2019(12)
- 2018(10)
- 2017(13)
- 2016(9)
- 2015(11)
- 2014(7)
- 2013(12)
- 2012(16)
- 2011(6)
- 2010(11)
- 2009(9)
- 2008(10)
- 2007(5)
- 2006(5)
- 2005(9)
- 学科
- 济(34)
- 经济(34)
- 财(24)
- 业(22)
- 企(19)
- 企业(19)
- 方法(18)
- 管理(17)
- 数学(15)
- 数学方法(15)
- 学(14)
- 财政(13)
- 教育(12)
- 企业财务(11)
- 务(11)
- 政(11)
- 财务(11)
- 理论(10)
- 财务管理(10)
- 融(9)
- 金融(9)
- 会计(7)
- 农(7)
- 制(7)
- 地方(7)
- 业经(6)
- 中国(6)
- 农业(6)
- 出(6)
- 审计(6)
- 机构
- 大学(143)
- 学院(125)
- 研究(59)
- 科学(47)
- 所(43)
- 中国(42)
- 济(40)
- 经济(40)
- 研究所(39)
- 管理(33)
- 师范(31)
- 范(31)
- 理学(30)
- 理学院(30)
- 师范大学(29)
- 管理学(29)
- 管理学院(29)
- 财(28)
- 中心(26)
- 省(26)
- 京(24)
- 教育(23)
- 农(20)
- 财经(20)
- 江(19)
- 研究院(19)
- 院(19)
- 室(18)
- 局(18)
- 经(18)
共检索到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卫平
2010年3月10日,纽约地区破产法院指定的律师Anton Valukas经过一年的调查,公布了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原因的调1查报告。令雷曼陷入财务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过度追求高风险的经营模式与用"REPO105"掩饰其日益恶化的财务结果的会计舞弊行为,两者的合力最终造成了雷曼兄弟破产清算。本文针对雷曼兄弟的会计舞弊问题,深入分析"REPO105"的具体交易细节,从中提炼出美国投资银行如何滥用会计准则规定,达到操纵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模式。事实上,"REPO105"的交易模式是雷曼兄弟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外部审计师与律师经过多月磋商、反复论证最终制定出来的方案,其精细程度以及在形式上的"合法"程度并不是外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威廉·克莱因 约瑟夫·加侬 王宇 杨娉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从雷曼兄弟破产开始的,雷曼兄弟已经成为此次危机的永久性标志。为什么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拒绝向雷曼兄弟提供救助?五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2013年9月,在雷曼兄弟破产五周年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克莱因和约瑟夫·加侬发表纪念文章回答了这一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敏 朱荣恩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其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会计政策选择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投行的回购业务和会计处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雷曼兄弟面临的资产负债表压力和回购政策选择,并在分析回购105交易的会计处理及相关问题后,从会计原则的遵循、高管的诚信、信息披露的完善和中介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总结了雷曼事件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斯彤
一、问题提出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被迫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企业破产案,而美国金融业版图也因此重构。雷曼的破产源于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反过来又加重了这场危机的危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胜强 卢凯 程惠峰
2008年9月1 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超英 崔静静 闫艾丽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破产使得影响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债务危机,影响到全球金融领域。2009年11月25日,中东阿联酋迪拜宣布陷入债务危机,延迟偿还590亿美元债务,同样影响到全球资本市场。由于迪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彭志国 王纪平
近来,美国前投资银行巨头雷曼兄弟再次成为公众眼中的焦点。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被牵扯进来。事情的起因是雷曼兄弟长期以来依靠名叫"回购105交易"的金融衍生品来粉饰财务报表,从而误导评级机构对其信用级别的认定,干扰投资者对其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敏
本文回顾了有关审计责任的理论文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雷曼兄弟的破产路径及有关会计审计问题,并从疏忽责任、缺少应有的职业谨慎等方面剖析了审计师的责任,最后从审计目标的重视、受托责任的履行等方面得出了雷曼事件的启示。
关键词:
雷曼破产 回购105交易 审计责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少华 陈娅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申请,引起世界金融界的一场轩然大波,其高管粉饰报表行为和外部监管失灵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10年3月美国联邦破产法庭对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调查结果为契机,针对雷曼管理层如何利用对商业不动产的不合理估计,以及如何大量采用REPO 105交易方式严重粉饰财务报表进行剖析,着重分析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给雷曼兄弟提供相关审计服务时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审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以及审计程序履行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只有秉持重视审计目标,保持应有职业怀疑,以及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三项基本原则,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沐
本文通过对雷曼迷你债事件在新加坡的发生及其解决过程的描述,对东亚社会处理社会突发事件的治理过程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从新加坡政府针对雷曼迷你债事件的治理中透视出,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亚社会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区别于西方市场规则的治理原则,即战略远见、责任性、透明度、共识和效率。
关键词:
雷曼迷你债事件 治理 新加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昭铭 罗绍德
2008年9月,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进而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雷曼是如何通过"回购105"粉饰财务报告从而误导投资者的?作为雷曼审计师的安永在此事件中是否应承担审计失败的责任?文章试图分析雷曼破产事件中可能存在的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责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琳
战略导向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文章基于雷曼事件中体现出的内部控制问题:1.未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2.未能动态完善风险评估;3.未能有效平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探讨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思路,以期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发展战略 风险评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志强 时欣 赵冰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雷曼兄弟是唯一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投行。美国破产法院对其进行了深入检查,揭示出其破产既有自身原因,如采取高风险的商业模式,实施逆势而动的经营策略,以及风险管理松懈等,同时也暴露出监管制度、外部约束、会计准则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我国金融机构在制定经营策略、监管部门在进行风险判断时,应有更长远的对经济周期规律的认识;监管部门应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定更严格、更详尽、更全面的规则;在风险控制方面要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监管应积极查找市场漏洞、弥补市场不足。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会计准则 金融监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琳 李欢 高伊琳 余鹏翼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为背景,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证检验,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上海电气财务爆雷事件对上海电气及通用设备行业的声誉造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电气财务爆雷事件给同行业国有上市企业声誉带来了积极的正向影响,表现为“声誉竞争效应”,并且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声誉竞争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理人的自利动机越明显,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声誉的正向影响的削弱效果越显著。本文从信息披露视角,探讨了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对同行业企业声誉的影响,弥补了信息披露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监管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国有企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企业声誉 高管自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自强 任洁
本文以华谊兄弟为例,综合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原理,对华谊兄弟的财务战略进行了深入剖析及评价,而后综合财务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对华谊兄弟的财务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财务战略 可持续发展 华谊兄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