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
2023(1841)
2022(1478)
2021(1463)
2020(1277)
2019(2961)
2018(2809)
2017(4524)
2016(2620)
2015(2874)
2014(2637)
2013(2784)
2012(2573)
2011(2348)
2010(2352)
2009(2096)
2008(1890)
2007(1741)
2006(1604)
2005(1310)
作者
(9475)
(7906)
(7891)
(7663)
(5462)
(4038)
(3484)
(3173)
(3118)
(3006)
(2927)
(2908)
(2899)
(2727)
(2625)
(2570)
(2537)
(2465)
(2393)
(2315)
(2141)
(2128)
(2009)
(1838)
(1805)
(1794)
(1780)
(1779)
(1767)
(1743)
学科
(6701)
经济(6697)
(4414)
管理(3877)
(3554)
地方(3443)
(3125)
森林(3125)
(3107)
(2449)
企业(2449)
中国(2255)
(2242)
业经(2197)
生态(1990)
(1818)
贸易(1817)
方法(1681)
(1680)
农业(1653)
数学(1394)
生态学(1390)
电子(1364)
产业(1333)
数学方法(1332)
地方经济(1304)
网上(1273)
网上贸易(1273)
环境(1267)
信息(1259)
机构
大学(34132)
学院(33339)
研究(16479)
科学(13677)
中国(11285)
(10405)
(9932)
管理(9650)
业大(9501)
研究所(9459)
(8794)
(8664)
林业(8650)
(8167)
经济(7882)
(7837)
理学(7768)
(7716)
理学院(7633)
农业(7519)
管理学(7340)
管理学院(7276)
中心(7133)
(6875)
(6623)
实验(6512)
研究院(6488)
实验室(6090)
北京(6061)
(6022)
基金
项目(27602)
科学(19495)
(18593)
国家(18494)
基金(17925)
研究(16253)
科学基金(13612)
(11957)
自然(11057)
自然科(10712)
自然科学(10706)
自然科学基金(10506)
(10290)
基金项目(9525)
科技(7943)
资助(7618)
社会(7556)
计划(7315)
重点(7057)
社会科(7026)
社会科学(7023)
教育(6824)
(6124)
科研(6060)
编号(5789)
专项(5780)
课题(5271)
(5211)
创新(4932)
(4570)
期刊
学报(12222)
(11293)
经济(11293)
科学(10134)
林业(9204)
大学(8977)
研究(8668)
学学(8602)
(8302)
中国(7792)
农业(5147)
教育(4185)
业大(3871)
管理(3832)
科技(3519)
(3292)
业经(3042)
技术(3031)
(2763)
科技大(2642)
科技大学(2642)
资源(2505)
(2440)
(2403)
金融(2403)
(2398)
自然(2328)
(2295)
北京(2004)
农林(1980)
共检索到54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竹万宽  杜阿朋  
[目的]为正确认识台风对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对尾巨桉树干液流在台风前后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对台风天气的响应,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台风过程中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风当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台风登陆前后(单峰)不同,呈不规律多峰型曲线,树干日均液流密度(2.89 mL·h(-1)·cm(-2))较台风前减少53%,夜间液流波动较大;日间最大峰值(7.76 mL·h(-1)·cm(-2))出现在下午,峰值较台风前降低55%,树干液流日通量极显著小于台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南  徐大平  Jim Morris  周光益  周国逸  吴仲民  
应用热脉冲法对雷州半岛4年生尾叶桉单株树干液流时空的动态变化及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层以内木质部不同深度的茎流密度不同,其中靠近形成层部分液流速度较快,但各层都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中午12点至1点达到最大;夜间因根压作用影响各层仍有微弱上升液流;各深度日平均茎流密度11 6L·m-2·d-1,最大为15 3L·m-2·d-1(晴天),最小仅为5 4L·m-2·d-1(雨天);(2)不同直径尾叶桉的日茎流密度具有相似日变化趋势,胸径与高度相近其茎流密度相同,大树较小树快,这主要与树木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有关;(3)热脉冲法与整树容器法对2年生幼树耗水量的同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南  徐大平  Jim Morris  杨曾奖  周光益  
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雷州半岛25年生加勒比松人工林旱季(2000年10月至2001年2月)树干液流特征、耗水及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勒比松边材不同位点的液流密度由外到内呈低—高—低的态势;观测期间林分日液流密度变幅为411~4 120 L.m-2.d-1,日平均液流密度为2 084 L.m-2.d-1;旱季无雨时,加勒比松日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饱和蒸汽压差、气温及湿度相关性显著;有雨时,加勒比松日液流密度仅与饱和蒸汽压及湿度相关性显著;单株日耗水量变幅为6.4~169.5 L,日平均耗水量为55.5 L,林分日耗水量变幅为0.35~3.52 mm.d-1,日均耗水量为1.71 m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南  徐大平  Jim Morris  周光益  白嘉雨  周涛  
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雷州半岛2种主要土壤类型下的4年生尾叶桉人工林林分耗水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观测,并对林分耗水与林分生长特性、气象因子及4 m深土壤有效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边材面积与胸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边材面积进行单株向林分尺度耗水的转换可行;河头、纪家尾叶桉人工林日平均茎流密度分别为2 772、1 839 L.m-2.d-1;日平均耗水量分别为1.49、1.53 mm;河头与纪家尾叶桉人工林林分的年耗水量分别为542、559 mm,分别占年降水量的35%、36%;开阔的林冠及较小的叶面积指数、旱季时土壤有效水的减少及较低的饱和蒸汽压差等在不同程度上都限制了桉树的耗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粹  杜阿朋  赵知渊  谢耀坚  张婧  
2012年4-12月,应用热扩散技术对雷州半岛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树干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与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相似,在晴天呈现单峰型,阴雨天多峰型;树干液流变化拐点均滞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1h左右;在白天,尾叶桉单株的液流通量与大气温度、风速、光合有效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夜间,则仅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在观测期内,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单株平均日耗水量为28.03L/d,整个林分的蒸腾耗水量总共为963.3mm,占同期总降水量的58.6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竹万宽  杜阿朋  
【目的】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夜间耗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提高大尺度尾叶桉林分耗水估算精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TDP),以雷州半岛常见尾叶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夜间液流持续观测,并同步测定大气温度、湿度、降雨量及光合有效辐射等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观测期间尾叶桉平均夜间耗水贡献率为6.62%,前半夜耗水量显著大于后半夜(P<0.05);夜间液流速率雨季显著大于旱季(P<0.05),晴天平均夜间液流速率极显著(P<0.01)大于雨天;旱季夜间耗水贡献率是雨季的1.4倍。旱、雨季夜间液流速率与夜间饱和水汽压差等气象要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拟合方程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但决定系数旱雨季分别仅为0.37和0.35;同时夜间耗水量与当天白天蒸腾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存在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为0.33。【结论】尾叶桉夜间耗水贡献率虽较小,但如不考虑夜间液流,根据日间液流通过尺度扩展推算的尾叶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年蒸腾量可能偏低;夜间蒸腾和树干补水共同驱动尾叶桉的夜间耗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成庆  
On July 23~(rd)2003,Leizhou Peninsula was attacked by typhoon "IMBUDO",when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capacity of wind ressitance of 27 Eucalyptus clones and different aged stands of E.urophylla U6,and E.ABL 12 W5 clones.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comparison,variance analysis,and regression analysi...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为正确认识桉树的耗水规律,为桉树栽培及抚育提供指导,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德国,SF-G)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旱雨两季特征差异,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旱雨两季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旱雨两季树干液流日变化均呈典型单峰曲线,雨季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的时间(7:15,11:30)均早于旱季(7:45,13:00),雨季峰值是旱季的1.3倍,维持峰值的时间雨季大于旱季;夜间液流密度及变化幅度旱雨两季均是前半夜大于后半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竹万宽  杜阿朋  
【目的】量化认识旱季尾巨桉的径向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桉树林的木材产量及其科学经营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指导。【方法】应用DC_3型径向变化记录仪对5.5年生尾巨桉旱季径向生长进行连续监测,同步观测林内外各环境因子,分析旱季径向变化与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受树干水分平衡因素的影响,旱季晴天尾巨桉的树干径向日变化呈现出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其日最大值出现在9:00—10:00,而最小值出现在16:00—18:00;雨天树干呈持续膨胀后保持不变,最大值较晴天晚约2 h。旱季尾巨桉树干径向累积增长为波动性上升过程,可分为相对稳定期、快速增长期及失水收缩期3个阶段。在整个旱季内,各个时期径向生长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其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尾巨桉旱季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结论】土壤水分和温度是影响尾巨桉旱季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若旱季能够通过采取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灌溉等)等有效的经营措施,将对尾巨桉树干的径向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沛健  徐建民  卢万鸿  潘松海  陈马兴  李孔生  尚秀华  
【目的】探讨雷州半岛地区不同林龄尾细桉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性,为尾细桉人工林科学种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9年生9个林龄的尾细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个标准样地调查林下植被,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尾细桉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种类30科59属63种,大青、白楸和银柴是灌木层最常见的树种,飞机草为草本层的优势种。除草本层Simpson指数外,不同林龄尾细桉林下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具有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着林龄的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随着林龄的增加出现明显的波动性,林龄大于4 a时都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不同林龄尾细桉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P> 0.05),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均显著(P <0.05)。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容重、有机质、全磷含量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最为密切。【结论】雷州半岛尾细桉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随林龄变化差异显著,土壤环境能显著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在生产经营中要做好整地、补充磷肥及抚育间伐等管理,保持良好的土壤性能,从而维持生态群落的稳定性,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仕尧  徐建民  李光友  陈源  
对5年生42个尾细桉无性系在国营雷州林业局的不同性状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尾细桉无性系不同性状在无性系间及地点间均达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年公顷生长量分别超过平均值和对照ZU6的分别有24个、24个、22个、22个和12、23、14、17个无性系;42个尾细桉单株蓄积和年公顷生长量均以唐家林场>石岭林场>北坡林场,对照ZU6无性系在3个地点上的生长结论与此相同;参试无性系不同性状重复力都较高,说明尾细桉无性系生长受很强的遗传控制,具有保持较高的杂交优势特性,无性系重复力在0.8288~0.9458之间,在12%入选率下,不同性状遗传增益可达13.00%~44.40%,入选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三  魏远竹  
文章先概述了工业人工林经营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以雷州半岛接树人工林经营的调查为基点分析了经营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持续经营措施把工业人工林纳入生态林业生产体系的发展道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彪   陈立欣   吴应明   胡旭   付照琦   高雅洁   葛艳灵   田沁瑞   林峰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_s),干旱处理下平均J_s(0.92 g/(cm_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_s (1.87 g/(cm_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0.52 g/(cm_3·MPa)和1.05×10_-~2 g/(cm_2·MPa)。(3)刺槐树干液流的变化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条件和水分生理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蒸散的主控因子均为太阳总辐射,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对刺槐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减弱,表明相较于干旱处理,对照条件下刺槐更依赖于组织水容储水来满足蒸腾耗水。【结论】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速率,但未改变其液流活动规律。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主导因子依次为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水分生理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条件下人工林的蒸腾耗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对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黄土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为探讨雷州半岛3种常见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林,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林及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林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在雷州半岛内,选取8年生尾巨桉林、8年生赤桉林和15年生湿加松林,分别在各林分内设置3块样地,采用5点法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并计算不同元素之间的计量比。结果显示:3种人工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贵  丁效东  王荣萍  廖新荣  李淑仪  
研究雷州半岛2种主要桉树品种刚果12W5(Eucalyptus ABL 12)和尾叶桉U6(Eucalyptus grandis U6)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对磷素养分的吸收特征和年际磷需求量。结果表明:1年生刚果12W5和尾叶桉U6磷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年生后植株磷质量分数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幼龄期时磷素主要分布在叶和枝中,随树龄增加树干、树皮和根中磷素有增加的趋势;磷素对不同树龄的桉树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2种桉树的干物质量均为树干最大,树叶最小,各器官干物质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从磷效率来看,单位质量磷对刚果12W5干物质量的积累量比对尾叶桉U6干物质量的积累更加显著,表明刚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