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4)
- 2023(3039)
- 2022(2819)
- 2021(2526)
- 2020(2319)
- 2019(5122)
- 2018(5085)
- 2017(9029)
- 2016(5237)
- 2015(5765)
- 2014(5616)
- 2013(5659)
- 2012(5370)
- 2011(4838)
- 2010(4808)
- 2009(4399)
- 2008(4360)
- 2007(3955)
- 2006(3446)
- 2005(3196)
- 学科
- 济(18833)
- 经济(18815)
- 管理(14915)
- 业(14197)
- 企(11855)
- 企业(11855)
- 方法(9600)
- 数学(8668)
- 数学方法(8570)
- 财(6222)
- 学(6051)
- 农(4690)
- 务(4651)
- 财务(4645)
- 财务管理(4641)
- 企业财务(4360)
- 制(4222)
- 业经(4186)
- 中国(4176)
- 贸(3616)
- 贸易(3616)
- 易(3496)
- 环境(3459)
- 和(3396)
- 地方(3274)
- 技术(3174)
- 农业(3111)
- 资源(2968)
- 体(2838)
- 银(2645)
- 机构
- 大学(74909)
- 学院(74788)
- 研究(29723)
- 管理(25983)
- 济(25819)
- 经济(25085)
- 理学(22460)
- 科学(22333)
- 理学院(22174)
- 中国(21565)
- 管理学(21501)
- 管理学院(21396)
- 农(20909)
- 所(17783)
- 农业(17239)
- 京(16855)
- 研究所(16625)
- 业大(15498)
- 中心(13016)
- 财(12121)
- 江(11973)
- 院(11311)
- 省(11127)
- 北京(10666)
- 农业大学(10523)
- 室(10356)
- 科学院(9945)
- 业(9933)
- 财经(9806)
- 技术(9724)
- 基金
- 项目(54387)
- 科学(40914)
- 基金(38304)
- 家(36408)
- 国家(36145)
- 研究(34447)
- 科学基金(28923)
- 省(22377)
- 自然(21226)
- 自然科(20714)
- 自然科学(20705)
- 自然科学基金(20324)
- 基金项目(20099)
- 社会(19885)
- 划(19740)
- 社会科(18828)
- 社会科学(18821)
- 资助(16537)
- 教育(15339)
- 计划(13223)
- 重点(12981)
- 编号(12885)
- 科技(12393)
- 发(11882)
- 部(11616)
- 科研(11475)
- 创(11243)
- 业(10948)
- 创新(10651)
- 专项(10016)
共检索到109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相燕 孟宪红 代平 孔杰 栾生 曹家旺 谭建 邢群
为探讨选育零鱼粉需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品种的可能性,解决目前鱼粉短缺、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本研究在零鱼粉饲料(蛋白含量占38%)和高鱼粉饲料(鱼粉含量占25%,蛋白含量占42%)饲喂条件下进行凡纳滨对虾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评估。选择30个家系进行40 d的单尾饲养实验,发现饲喂高鱼粉饲料的对虾的平均增重率(62.00%)和平均饲料效率比(124.00%)明显高于饲喂零鱼粉饲料(23.50%和49.40%)。对虾摄食量和增重率在零鱼粉饲料和高鱼粉饲料饲喂下的遗传力在0.458±0.140到0.699±0.155之间,饲料效率比在零鱼粉饲料和高鱼粉饲料饲喂下的遗传力分别为0.186±0.098和0.341±0.110。由于没有剖分出共同环境效应,遗传力都存在一定程度高估,因此,零鱼粉饲料饲喂下的饲料效率比的遗传变异并不高。摄食量和增重率在2种饲料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80±0.171和0.676±0.155,表示这2个性状存在中等的基因型与饲料互作效应。饲料效率比在2种饲料间的遗传相关仅为0.299±0.304,表示该性状存在严重的基因型与饲料互作效应。综上结果来看,使用零鱼粉饲料不利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效益及选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振葆 周发林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杨丽诗 江世贵
研究了鱼粉水平分别为30%和20%的饲料对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斑节对虾家系在两种鱼粉水平饲料下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系数及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0%鱼粉水平饲料组中,1号、3号、5号、9号家系的存活率分别为(58.89±4.84)%、(55.56±10.94)%、(73.34±8.82)%、(64.44±5.88)%,显著高于其余家系(P0.05),说明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性能及对饲料的利用率与饲料鱼粉水平无关,而与斑节对虾遗传因素相关,在饲料蛋白水平高时,生长速度的差异缩小;在饲料蛋白水平较低时,生长遗传效应的显著差异便清楚地显现出来。研究结果可为通过家系选育筛选出适应低鱼粉水平饲料的优良品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野 黄晓玲 陆游 马红娜 周歧存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实验配制6种等氮等脂(41%粗蛋白质和8%粗脂肪)的实验饲料,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100、150、300和600 mg/kg,饲料中实测泛酸水平分别为20.9、69.3、99.0、150.2、304.4和513.6 mg/kg。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3±0.12)g的凡纳滨对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显著低于泛酸添加组,然而各泛酸添加组的成活率组间差异不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牛津 赵伟
凡纳滨对虾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营养均衡的优质蛋白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凡纳滨对虾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海水对虾类养殖品种,其年产量达119.77万t,占全国海水虾类养殖总产量的85%以上。目前,国内外对于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是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营养需求以及营养素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相互关系研究仍不够深入。本文主要综述了:(1)蛋白质营养需求、氨基酸营养需求及蛋白源替代研究进展;(2)脂肪营养需求、脂肪源、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等研究进展;(3)碳水化合物研究进展;(4)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盐的研究进展;(5)功能性添加剂包括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和免疫增强剂等的研究进展。虽然凡纳滨对虾营养生理的研究逐渐深入,饲料配方逐步完善,加工工艺更趋成熟,但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饲料原料特别是鱼粉和大豆以及种质资源一直以来是“卡脖子”的关键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我国的“粮食安全”。针对饲料原料短缺、养殖环境压力加大及种质资源退化的对虾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发新型非粮蛋白源,构建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条件下对虾精准营养需求数据库等,对于增强养殖对虾的抵抗力和抗逆性、提高对虾品质尤为重要,还有助于提高饲料原料利用率和减少氮磷排放。因此后续的研究方向应着重在:(1)鱼粉和豆粕替代的新型非粮蛋白源研发;(2)原创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发;(3)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营养数据库构建;(4)营养代谢机制研究。以期为凡纳滨对虾的低鱼粉低蛋白高效环保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推动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钧 谢帝芝 叶儒锴 张海涛 王卓铎 谢瑞涛 李远友
为评估本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金鲳)复合油和脂肪粉及低鱼粉饲料在养殖生产中的可应用性,本研究利用饲料公司的商品料生产设备生产4种等氮(48%)等脂(11%)配合饲料(D1-D4)。其中,D1-D3为饲料公司的金鲳商品料配方(含20%鱼粉),仅添加的脂肪源不同,分别为10%鱼油、10%卵形鲳鲹复合油、8%卵形鲳鲹复合油+4%卵形鲳鲹脂肪粉;D4为本课题组研发的低鱼粉饲料(含6.6%鱼粉),脂肪源同D3一致。以此4种饲料于海水池塘网箱(2 m×2 m×1.5 m)中养殖卵形鲳鲹幼鱼(初始质量约64.75± 0.70)g 8周。结果显示,与D1组相比,D2-D4组鱼的生长性能和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P > 0.05),但D2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 < 0.05);D3和D4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都显著低于D1组(P < 0.05)。D3和D4组鱼背肌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1组(P < 0.05),而各饲料组鱼背肌其它常规成分及腹肌各常规成分都无显著差异(P > 0.05);各饲料组鱼肌肉的剪切力、咀嚼性、胶着性等质构特性指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果表明,与对照D1组饲料(鱼油和20%鱼粉)相比,D2-D4组饲料不仅具有同样的促生长效果,且D3和D4组饲料可改善鱼体血脂代谢和肝脏抗氧化性能,提升背肌蛋白质含量,说明卵形鲳鲹复合油和低鱼粉饲料可在其养殖生产中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丁志荣 陈芳 张关荣 许健照 关俊锋 麻永财 谢帝芝 李远友
前期研究表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在池塘网箱养殖中展现出优良效果。为进一步评估该饲料在深海网箱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基于该饲料配方,委托某饲料公司采用大规模生产工艺(基于饲料厂大机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进行饲料生产,每小时生产量达十多吨,且具有喷油机等设备,通过外喷添加脂肪源)生产实验饲料(粗蛋白47.66%,粗脂肪7.98%),以某知名品牌的商品饲料为对照(粗蛋白47.75%,粗脂肪9.63%),利用上述2种饲料,于深海网箱(周长60 m)养殖大规格卵形鲳鲹(平均体重约为262 g) 33 d。结果显示,2种饲料组鱼的生长性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相比于商品料组,实验料组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4.43%和8.19%,日均增重提高0.68 g;在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方面,实验组鱼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水分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商品料组,实验料组鱼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鱼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实验料每养成1 kg鱼的饲料成本比商品料低18.80%,总养殖效益提高62.12%。研究结果表明,与商品料相比,实验料(卵形鲳鲹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促生长效果,且能够提升肌肉脂肪水平、改善卵形鲳鲹的血脂代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这说明该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可在卵形鲳鲹养殖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文祥 李小勤 陈佳楠 徐怀兵 冷向军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营养物质利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20%的正对照组、鱼粉含量15%的负对照组(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负对照饲料中分别添加微囊赖氨酸(500 mg/kg)、蛋氨酸(900 mg/kg)(达到正对照饲料一致水平),175 mg/kg蛋白酶,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和175 mg/kg蛋白酶,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96±0.02)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正对照组具有最大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伟 文华 吴建开 蒋明 吴凡
采用在实用饲料(含铜11.68 mg/kg)中分别添加铜(以分析纯CuSO4.5H2O为铜源)了0 mg/kg(对照组),25 mg/kg(适量组),50、100、200、400 mg/kg(高铜组)(编号为C0、C25、C50、、C100、C200、C400)的6组饲料,喂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0.49±0.03 g)8周,研究了高铜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和肝胰脏铜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铜含量过高具有毒性,C100~C4003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分别为51.11%、37.78%、14.81%;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增重率、饲料效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饶远 向枭 黄先智 段彪
本研究评价了蚕粉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体重为(3.13±0.04) g的加州鲈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实验鱼,分别以蚕粉替代0(对照组)、10%、20%、30%、40%和50%的鱼粉设计出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配方,按照配方配制实验饲料。由于后期养殖气温下降,不适合继续进行实验,本养殖时间为45 d。结果显示,加州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及蛋白质效率(PER)均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其WGR、SGR和PER均在蚕粉替代水平为3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27.87%、1.98%/d和164.55%)(P<0.05);饲料系数(FCR)则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在蚕粉替代水平为30%时达到最低(为1.43)(P<0.05);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则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P0.05)。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加州鲈幼鱼WGR、SGR、FCR及PER最优时饲料的蚕粉替代比例分别为19.90%、22.00%、18.11%和17.90%;加州鲈全鱼粗脂肪含量随蚕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0.05),水分除蚕粉替代水平为10%和40%组差异显著外(P0.05),蚕粉替代水平大于20%时,全鱼灰分显著降低(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实验鱼的生长指标、饲料利用和体成分,饲料中蚕粉适宜的替代水平为17.90%~22.00%。
关键词:
加州鲈 蚕粉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温小波 冉晓荣
用三种营养水平不同的饲料饲喂史氏鲟 ,以各自对应组实验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为评判依据 ,对不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投喂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当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 4 3%左右 ,粗脂肪含量为 8% ,粗纤维含量不超过 2 %时 ,能较好地满足一龄史氏鲟的营养需求 ;实验还表明 ,饲料中Ca、P比以 2∶1左右为宜 ,且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关键词:
史氏鲟 饲料 增重率 饵料系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树根 王寿昆 李建生
20 0 0年 6月 7日 -7月 1 2日在霞浦县东安海区网箱进行全价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鱼种试验 .试验分为 A、B、C3个网箱 ,A箱饲喂全价鱼种配合饲料 ,B箱饲喂 5 0 %全价鱼种配合饲料搭配 5 0 %冰鲜鱼是鱼 ,C箱饲喂冰鲜鱼是鱼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管理和养殖条件下 ,A、B、C3组饵料系数分别为 1 .41、1 .46和 1 .65 ,增重率分别为 5 5 .5 0 %、5 3 .69%和 43 .67% ,说明 A、B网箱大黄鱼鱼种的生长速度快于 C网箱 ,且养殖成本低
关键词:
大黄鱼鱼种 配合饲料 饲喂试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晓丽 王玲 宋凯 鲁康乐 张春晓 袁香丽
以鱼粉水平为30%的饲料为高鱼粉饲料对照组,以豆粕替代高鱼粉饲料中50%鱼粉形成低鱼粉基础饲料,低鱼粉基础饲料添加0、0.5%、1.0%、1.5%和2.0%低分子水解鱼蛋白,配制6种实验饲料,对初始体重为(0.44±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进行48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采集样品,测定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肠道先天免疫缺陷基因(IMD)、对虾素3a分子(Penai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德田 汪毅 黄旭雄 王伟隆 张圣鑫
为研究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鱼粉用量的同时保持凡纳滨对虾良好的生长性能和抗逆能力,实验在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酶解豆粕(PSM) 0%(A)、2.5%(B)、3.5%(C)、4.5%(D)、5.5%(E)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检测对虾生长性能及抗胁迫机能。结果显示,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各实验组对虾的终末体质量为14.65~15.38 g/尾,各组间对虾终末均重、成活率和饲料系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对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C组、D组和E组对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组;各组间灰分和水分均无显著性差异;D组和E组对虾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血清溶菌酶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SOD)均显著高于A组;A组对虾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组和E组。人工急性感染高剂量副溶血性弧菌的胁迫实验中,A组对虾在弧菌感染48和60 h时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D组对虾同期的累积死亡率;低剂量副溶血性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在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检测Toll受体、免疫缺陷(IMD)和溶菌酶3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对虾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添加酶解豆粕的C组、B组和D组,峰值出现时刻分别为感染后24、42和24 h。研究表明,含10%鱼粉的饲料中添加0%~5.5%酶解豆粕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效果不显著,酶解豆粕会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同时也会显著改变凡纳滨对虾对弧菌的抵抗力及其免疫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酶解豆粕添加量达到4.5%时可使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获得最佳的抗弧菌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修英 王岩 王建华
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鱼芒)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鱼芒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
关键词:
苏氏圆腹(鱼芒) 豆粕 菜粕 棉粕 鱼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源 张德印 张煜坤 张小雪 李晓龙 宋其志 周步博 林长春 赵利明 王江荟 徐丹 程江博 李文馨 王维民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普通动物模型估计湖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为湖羊选育提供参考。选取系谱记录完整的初生湖羊公羔,称取初生重、断奶重、100 d和180 d体重,并采用单栏测定100~180 d的采食量,通过ASReml-R软件利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对遗传参数进行估计,利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BLUP)估算各阶段体重育种值。结果显示,湖羊各阶段体重母体永久环境效应方差组分显著(P <0.05),湖羊不同日龄阶段体重均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不同日龄阶段体重遗传表型相关差异较大,需慎重选择,以免经济效益降低。在早期选择中选择100日龄体重可以最大化改善育肥阶段体重增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