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5)
2023(5542)
2022(4734)
2021(4689)
2020(4024)
2019(9051)
2018(8788)
2017(17364)
2016(9340)
2015(10856)
2014(10724)
2013(10792)
2012(9788)
2011(8413)
2010(8471)
2009(8376)
2008(9097)
2007(8476)
2006(7872)
2005(7394)
作者
(25813)
(21214)
(21195)
(20251)
(14034)
(10002)
(9868)
(8177)
(8009)
(7871)
(7338)
(7324)
(7026)
(6920)
(6774)
(6484)
(6476)
(6448)
(6337)
(6047)
(5344)
(5338)
(5087)
(4941)
(4896)
(4794)
(4794)
(4782)
(4317)
(4218)
学科
管理(45306)
(41537)
企业(41537)
(41297)
(31695)
经济(31643)
(21852)
方法(18738)
(18668)
(18467)
财务(18447)
财务管理(18416)
企业财务(17768)
(17050)
银行(16905)
数学(15783)
数学方法(15701)
(15467)
(10261)
制度(10258)
业务(10099)
(9736)
金融(9736)
(9331)
体制(8629)
银行制(8600)
业经(8196)
中国(6882)
(6748)
(6580)
机构
大学(130357)
学院(128189)
管理(56390)
(51437)
经济(50141)
理学(46013)
理学院(45604)
管理学(45196)
管理学院(44903)
中国(40543)
研究(34998)
(34772)
(27261)
财经(25879)
(23698)
(23243)
银行(22289)
(20863)
(20748)
财经大学(19817)
中心(19031)
科学(17564)
北京(17505)
(17505)
商学(17297)
(17267)
金融(17156)
商学院(17134)
(17063)
(16439)
基金
项目(73139)
科学(58299)
基金(56388)
研究(52685)
(47521)
国家(47161)
科学基金(42589)
社会(34218)
社会科(32623)
社会科学(32607)
基金项目(29335)
自然(28921)
自然科(28302)
自然科学(28294)
自然科学基金(27897)
(25826)
资助(24966)
教育(24808)
(22101)
编号(20496)
(17447)
成果(17206)
教育部(15906)
重点(15501)
人文(15434)
(14933)
(14919)
大学(14519)
(14515)
科研(14408)
期刊
(59344)
经济(59344)
研究(42478)
(34944)
(33919)
金融(33919)
中国(28091)
管理(26075)
学报(16560)
科学(15511)
财经(14822)
大学(13759)
(13568)
学学(13095)
(12428)
财会(11723)
会计(11107)
技术(9682)
经济研究(8936)
业经(8407)
教育(8239)
通讯(7955)
会通(7928)
理论(7772)
实践(6903)
(6903)
农业(6704)
问题(6602)
现代(6407)
国际(6386)
共检索到218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珍  李婉丽  高伟伟  
以中国沪深股市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债权人缺失的视角实证检验零杠杆政策对股东与管理层间代理冲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银行债权人的缺失,零杠杆公司中因股东与管理层间的代理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显著高于杠杆公司;零杠杆政策的持续时间越长,由股东与管理层间的代理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就越大;此外,公司采用零杠杆"进入"决策时,零杠杆"进入"决策当年的代理成本显著高于"进入"决策前一年度的代理成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珍  李婉丽  高伟伟  
基于银行债权人缺失的视角,研究了零杠杆政策是否会加重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由于银行债权人的缺失,采用零杠杆政策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正是影响投资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实证研究也表明,零杠杆政策确实会通过加重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增加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考虑到不同的监督机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其他外部监督作用的增强,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零杠杆政策由于银行债权人缺失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会逐渐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杜莉  
一、引言资金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而资金的有效使用-投资则是企业产生持续生命力的基础。自公司制产生以来,公司的投资决策就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理想条件下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何源  白莹  杨平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负债融资会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产生代理关系,但由于二者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往往会出现冲突。文章利用静态博弈论的思想,基于股东与债权人目标函数的不同,探讨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成因;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缓和二者冲突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满四  徐朝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纲  
公司不能清偿债务,同时存在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情况,债权人在何种情况下可要求股东直接承担责任,《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于第六部分就股东对债权人的直接责任问题加以规定。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是揭开公司面纱即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滥用公司人格是导致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的法定事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实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国有公司,银行监督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而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银行债权人治理则表现出无效。在引入内部治理因素考察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时发现,银行监督的治理效应显著,股权制衡也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法律环境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仁海  李舒俊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明确了公司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公司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有两点特殊之处:一是代位权的客体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二是"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这一要件无需公司债权人单独举证证明。公司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应当优先适用。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也存在两点不足:公司债权人代位权条款与公司人格否认条款的冲突;"不入库"规则与破产清算程序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予以应对:一方面,明确规定公司债权人可以根据自身举证情况就上述条款择一行使;另一方面,将"入库"规则引入公司法领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付岩  
从并购的视角考察银行持股(银行持有企业股权)和股权债权合一(银行持股且贷款给同一公司)能否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代理冲突。首先,分析银行持股和股权债权合一的两种竞争性观点——鉴证效应和利益冲突效应;然后,使用中国A股2006—2012年上市公司银行持股和股权债权合一数据实证检验它们对股东并购财富的影响。结果发现,银行持股和股权债权合一显著地减少了企业股东的并购财富。研究结论支持银行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假设,利益冲突会导致价值破坏型并购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忠惠  周晓钰  
股东瑕疵出资包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两种形态。股东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瑕疵出资行为不仅侵害了公司和其它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故公司债权人可以根据股东瑕疵出资的程度,根据“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来维护权益,或要求股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来直索股东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子龙  王历胜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应尽的基本义务,但股东出资瑕疵、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本文围绕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平衡问题考察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基于法定义务,出资瑕疵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艳  李常青  
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与债权人这两股相似而又相异的治理力量,就上市公司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是"拜托债权人"还是"拜托机构投资者"这一问题逐层展开研究,考察了二者的治理路径、治理效果及角色替换情况。结果发现:债务治理机制在我国已然失效,会加剧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且在国有上市公司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只能缓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且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有助于其治理角色的发挥,债务杠杆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在治理过程中,机构投资者表现出了对债务杠杆的替代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了我国的公司治理需要"拜托机构投资者"的假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淑霞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引入《物权法》的浮动抵押在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核心的原因是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缺失。为解决该制度的缺陷,应从理性债权人考量的因素入手,通过限定其适用主体范围、扩大浮动抵押物的范围、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建立高效低廉的浮动抵押权实现机制等来抑制债权人的利益风险,使债权人和债务人能通过浮动抵押制度获得"双赢",从而实现立法之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伟  李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桂荷发  黄节根  
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过度投资与在职消费视角探讨了非执行董事在股东-管理层代理冲突上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投资及管理层在职消费,非执行董事在治理股东-管理层代理冲突中发挥了良好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对非执行董事的治理效应具有负面影响。此外,基于不同产权性质的研究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执行董事在非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果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