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2)
2023(14687)
2022(12231)
2021(11469)
2020(9575)
2019(21412)
2018(21361)
2017(40068)
2016(21326)
2015(23366)
2014(22466)
2013(21608)
2012(19121)
2011(16943)
2010(17256)
2009(16067)
2008(15521)
2007(13691)
2006(11717)
2005(10148)
作者
(58856)
(48814)
(48757)
(45918)
(31224)
(23504)
(21864)
(18926)
(18511)
(17349)
(16453)
(16311)
(15498)
(15094)
(14955)
(14776)
(14669)
(14493)
(14109)
(14036)
(12266)
(11937)
(11638)
(11232)
(10914)
(10837)
(10836)
(10677)
(9711)
(9588)
学科
(78039)
经济(77959)
管理(71379)
(67491)
(59221)
企业(59221)
方法(37697)
数学(32816)
数学方法(32210)
(24171)
(21070)
中国(20878)
业经(20109)
技术(18776)
(18314)
(16905)
贸易(16888)
(16691)
财务(16645)
财务管理(16607)
(16420)
企业财务(15718)
(15357)
银行(15323)
(14802)
理论(14683)
(14446)
农业(14180)
(13148)
(13144)
机构
学院(287323)
大学(283878)
管理(116747)
(111485)
经济(109077)
理学(101875)
理学院(100886)
管理学(98893)
管理学院(98408)
研究(86378)
中国(69238)
(58513)
科学(54466)
(52703)
(47239)
业大(44593)
(42581)
中心(42149)
(42102)
财经(41678)
研究所(38331)
(37880)
农业(37372)
北京(35829)
(34620)
(34538)
师范(34036)
经济学(33013)
商学(31771)
技术(31770)
基金
项目(199674)
科学(158492)
基金(145573)
研究(142193)
(128224)
国家(127165)
科学基金(110796)
社会(91272)
社会科(86667)
社会科学(86644)
(80296)
基金项目(77232)
自然(74147)
自然科(72623)
自然科学(72607)
自然科学基金(71331)
教育(66954)
(66779)
资助(58808)
编号(57233)
(46711)
重点(44826)
成果(44037)
创新(42778)
(42756)
(41391)
课题(39101)
科研(38551)
国家社会(37559)
大学(37253)
期刊
(118259)
经济(118259)
研究(75871)
中国(59209)
管理(45586)
学报(45356)
(43444)
科学(41803)
(41295)
大学(34711)
学学(32867)
教育(31654)
农业(28185)
技术(26751)
(26321)
金融(26321)
业经(22105)
经济研究(20405)
财经(19890)
(17012)
(16446)
科技(15528)
商业(14912)
技术经济(14669)
(14553)
统计(14426)
(14190)
问题(14111)
财会(13350)
图书(13346)
共检索到415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朋震  王斯纬  王青松  
零工经济是共创经济形式,持续价值共创行为是零工平台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零工平台企业中的哪些因素会对持续价值共创产生影响却鲜有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研究探讨电子绩效监控对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并考察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以及顾客反馈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各大出行平台392名零工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发展型电子绩效监控通过正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负向影响交易型心理契约来正向影响持续价值共创行为;预防型电子绩效监控通过负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正向影响交易型心理契约来负向影响持续价值共创行为;顾客反馈增强了关系型心理契约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同时也增强了关系型心理契约在电子绩效监控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不同电子绩效监控感知对持续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为零工平台组织优化监控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思辰  裴嘉良  刘善仕  
在我国零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平台企业纷纷使用基于算法技术的工作游戏化系统对零工工作者进行绩效管理,但目前学术界尚不清楚平台工作游戏化能否以及如何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本研究结合目标设置理论和工作游戏化理论模型,使用389份源于问卷调查和平台终端匹配的网约车司机三波次数据,揭示了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通过提升零工工作者目标承诺,进而促进其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竞争人格倾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正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目标承诺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竞争人格倾向正向调节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对目标承诺的影响;(3)竞争人格倾向正向调节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通过目标承诺影响服务绩效的间接效应。本研究从目标设置和信息反馈的路径挖掘了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及人格特质的边界作用,提供了平台数字化工作设计的新思路,并拓展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范围和情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龙立荣  梁佳佳  董婧霓  
平台经济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新场景与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挑战。本文从管理主体、管理过程、管理底层逻辑三个基本管理问题出发,对平台零工工作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梳理。在定义平台经济体与零工工作者的基础上,分析平台零工工作者的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过程存在"宽进严管"、平台与零工工作者的关系以经济交换主导而缺乏社会情感交换的挑战,最后提出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完善法律制度、实行适度的"严进宽管"的管理制度、通过共建心理契约促进平台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本文从明确平台雇佣关系主体、优化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尊重社会交换和心理契约三个角度分析平台零工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为未来平台零工工作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善仕  玉胜贤  刘嫦娥  
当前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效应仍然存在分歧。鉴于此,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影响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的机制,并厘清工作游戏化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82名全职外卖骑手的多时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算法控制既可以通过诱发消极情绪抑制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又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工作游戏化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算法控制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地,工作游戏化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中介效应路径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验证。这些结论扩展了对算法控制影响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平台优化算法控制和管理零工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崔勋  瞿皎皎  
伴随数字技术与零工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线劳动平台构建出通过算法实现劳动服务供需之间在线撮合、交付与验收的新商业模式,并创新出由算法自动化控制分布在不同“时空”、以自雇佣身份存在的零工工作者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当前理论界关注平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带来潜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统一的概念界定以及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导致现阶段定量研究鲜有涉及,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冲突。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本文站在零工工作者的主体感知视角将算法控制的内涵概念化;同时,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基础,基于扎根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出包含“规范指导”、“追踪评估”和“行为约束”三个维度的测量模型;最后,以认知交互理论为基础,利用新开发的测量工具证实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服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挑战性压力评估在其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与职业类型(全职/兼职)的调节作用。本文所提供的测量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方式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量化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零工工作者交互和协作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实践问题提供工具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彤梅   苗梓欣   戈童言   张克勇   武嘉欣  
随着算法技术在零工经济中的广泛使用,零工工作者呈现出特有的安抚算法策略。然而,当前安抚算法研究“尚处于黑箱”。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基于39名零工工作者的算法反馈实践,重新界定安抚算法的概念,提出安抚算法是算法管理模式下,零工工作者为获取平台资源,计划并实施符合算法规定的额外劳动,以开展自我管理的过程。进一步地,以行动者视角构建了“分析算法—安抚算法—寻求反馈—后续安抚”的零工工作者安抚算法四阶段过程模型;基于人机互动视角搭建了算法机制与安抚算法“诱发—应答—强化”的动态交互框架。本研究为后续开展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框架,为促进平台算法管理与零工工作者间良性互动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彦怡   袁天一   饶培伦  
研究旨在以外卖骑手为代表,探索零工工作者的算法感知因素及其对于工作满意度和未来工作意愿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田野调查及文献调研设计了问卷。通过实地走访与滚雪球,研究者向外卖骑手群体发放了共计458份问卷,回收了313份有效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研究总结出8个不同维度的算法感知因素,建立了外卖骑手的算法感知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使用回归分析探索了人口学特征及算法感知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意愿的影响。性别、户籍、算法监控、算法透明度、准入门槛等因素均会对满意度及工作意愿产生影响。外卖等零工众包平台在设计算法时,除了考虑效率,还应当考虑工作者对算法的感知,关注骑手的经验与感受,实现行业的积极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莫怡青  李力行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平台经济迅速崛起,大大拓宽了"零工经济"的应用场景,催生了一大批新就业形态,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零工经济既可能通过提供收入安全网、对冲风险而促进创业,又可能因为提供替代的收入机会从而降低劳动者的创业动机。本文利用外卖平台进入我国各城市的时间差异,采用渐进倍差法,发现外卖平台的进入总体上会减少大约4.7%的企业注册数量。企业和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受到外卖平台负面冲击的主要是低注册资本、生存时间较短的企业,并集中在低资金需求、低技术水平的行业,说明平台所挤出的主要是低质量、生存型的创业活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卖平台的兴起带动了金融、信息、科研和人力资源等行业的创业,并且促进了市场的细分化与个体化,这些发现与零工经济下工作灵活化和多元化的变动趋势相一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益斌   陈志斌   刘建月  
平台零工权益保障事关共同富裕大计,是政府治理平台经济的重要内容。“强监管”政策下,以合作用工模式为例,借助动态博弈模型对比三种政府参与模式(包容式平台自治、审慎式直接治理与合作式协同共治)对平台及其合作商保障零工权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包容式平台自治模式往往导致平台监管动力不足,需要引入政府审慎式直接治理,但存在一个零工权益责任标准的最高阈值,该值取决于劳动市场供给、网络订单收益率、平台规模等;在阈值内,政府可以引入连带问责机制提高平台自治的积极性,此时政府合作式协同治理模式成为最有效的保障策略。一方面尝试回答现阶段平台治理中政府角色转型争议,另一方面也为政府规制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黄江  
在回顾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管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零工创新的关键因素,包括创新全过程与外界的交互、具备正式清晰的流程框架、跨边界部门的对接作用、员工自我驱动的组织氛围以及高层战略对开放式创新的重视与支持。最后,围绕这5个关键因素,以我国开放式创新典型企业海尔为案例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崔勋  张志朋  葛淳棉  
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借鉴国内学者开发的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量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视角实证考察了感知算法控制影响其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针对347名零工工作者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一方面通过激发主动性动机,增加其主动服务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诱发控制性动机,减少其主动服务行为。进一步发现:感知算法控制通过主动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对主动服务行为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负。此外,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影响主动服务行为间接作用。本研究推进了算法控制在零工经济和OBHRM领域的实证研究,并为平台企业科学地开发、设计和应用算法系统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新  于润泽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催生出了以零工经济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雇佣关系。依托数字平台快速发展、打破传统用工模式的零工经济已成为灵活就业的“助推器”和全民就业的“蓄水池”。本文将零工经济用工模式划分为程序匹配式、兼职按需式、众包协作式、自由独立式四种类型,其具有雇佣自由化、薪酬灵活化、工作碎片化、管理平台化、劳动技能化等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零工经济用工模式存在零工招聘方式有待规范、忠诚度有待提升、职业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福利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不足。最后,本文从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角度提出适应零工经济用工模式的管理优化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慧慧  杨小勇  
灵活就业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就业方式,如何加强数字零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数字零工进行概念辨析与界定可以发现,平台企业和数字零工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体现在资本从生产、分配、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方面加剧了对数字零工剩余价值的压榨,引发了数字零工职业保障不足、收入分配不公、“泰罗制”管理和职业晋升不畅等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应明确数字零工的法律身份,健全配套职业保障制度,加强对平台企业无序扩张的反垄断监管力度,并打破数字零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阚卓凡   陈嘉茜   赵曙明  
本文基于认知评估理论,通过对460名数字零工的多期追踪调研,重点探讨数字零工非体面工作感知与主动服务行为的关系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体面工作感知负向影响数字零工的主动服务行为,挑战性评估和工作重塑在非体面工作感知和主动服务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雇佣关系氛围在非体面工作感知和挑战性评估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并且通过减弱非体面工作感知对挑战性评估的负向影响,调节挑战性评估和工作重塑在非体面工作感知与主动服务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非体面工作感知和主动服务行为的相关研究,也可为平台管理者如何推动数字零工展现主动服务行为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家宝  崔晓萱  
零工经济具有从业者地域年龄分布不均、灵活性和自主性强等特点,改变了传统的雇佣模式,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零工经济的内涵与发展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工经济下人力资源发展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