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6)
- 2023(10687)
- 2022(8904)
- 2021(8241)
- 2020(6686)
- 2019(15227)
- 2018(14441)
- 2017(27990)
- 2016(15269)
- 2015(16646)
- 2014(16447)
- 2013(16073)
- 2012(14818)
- 2011(13427)
- 2010(13637)
- 2009(12545)
- 2008(12813)
- 2007(11418)
- 2006(10198)
- 2005(9003)
- 学科
- 济(59726)
- 经济(59657)
- 管理(48546)
- 业(46802)
- 企(38533)
- 企业(38533)
- 方法(26624)
- 数学(23690)
- 数学方法(23414)
- 农(17937)
- 财(17805)
- 贸(15736)
- 贸易(15730)
- 中国(15652)
- 易(15340)
- 业经(13848)
- 制(13228)
- 学(12798)
- 策(11723)
- 农业(11413)
- 务(10813)
- 财务(10788)
- 财务管理(10771)
- 银(10707)
- 银行(10661)
- 融(10278)
- 金融(10274)
- 企业财务(10167)
- 行(10159)
- 技术(9967)
- 机构
- 学院(223923)
- 大学(223200)
- 济(93480)
- 经济(91682)
- 管理(86843)
- 研究(78053)
- 理学(75589)
- 理学院(74764)
- 管理学(73509)
- 管理学院(73125)
- 中国(59224)
- 科学(48640)
- 京(46219)
- 农(45469)
- 财(44639)
- 所(40639)
- 研究所(37097)
- 业大(36971)
- 农业(36268)
- 财经(35169)
- 中心(35122)
- 江(33573)
- 经(32047)
- 北京(28550)
- 经济学(28454)
- 院(27732)
- 范(27315)
- 师范(26924)
- 州(26136)
- 财经大学(26122)
- 基金
- 项目(151632)
- 科学(119860)
- 基金(112664)
- 研究(104409)
- 家(100803)
- 国家(99975)
- 科学基金(85005)
- 社会(67863)
- 社会科(64488)
- 社会科学(64471)
- 基金项目(59019)
- 省(58679)
- 自然(57564)
- 自然科(56326)
- 自然科学(56303)
- 自然科学基金(55363)
- 划(50570)
- 教育(47945)
- 资助(46228)
- 编号(39983)
- 重点(34291)
- 部(33753)
- 发(32285)
- 创(32093)
- 成果(31848)
- 创新(30020)
- 科研(29437)
- 计划(29280)
- 教育部(28606)
- 国家社会(28213)
- 期刊
- 济(101615)
- 经济(101615)
- 研究(65017)
- 中国(40927)
- 学报(40900)
- 农(40289)
- 科学(36394)
- 财(33972)
- 管理(31735)
- 大学(29812)
- 学学(28719)
- 农业(26840)
- 融(24507)
- 金融(24507)
- 教育(18375)
- 经济研究(18137)
- 业经(17956)
- 财经(17637)
- 技术(16091)
- 经(15056)
- 业(14400)
- 问题(13032)
- 贸(12253)
- 商业(12176)
- 版(11763)
- 国际(10951)
- 业大(10863)
- 技术经济(10528)
- 科技(10513)
- 理论(10136)
共检索到328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赞
本文通过构建有边缘零售竞争者的主导零售商模型,考察了零售商抗衡力量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理论上证明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研究表明:零售商适度的抗衡力量对社会是有利的,但前提是零售层面存在竞争。文章最后针对我国零售市场特点,提出了抗衡力量的反垄断政策涵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奇 岳中刚
本文研究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的性质。运用已有文献为分析同业市场结构而建立的理论和模型,假定零售商处于买方垄断地位。以这种处理方式来研究非同业的纵向结构关系是不恰当的,其结论也没有获得实证检验的支持。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在零售商占主导的市场环境下顾客、零售商、制造商三者的利益关系,并寻求相应的规制含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春燕
文章以纵向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福利影响区分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抗衡势力。然后从理论模型、经验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系统综述了零售商抗衡势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对市场价格、市场绩效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规制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抗衡势力假说 大型零售商 买方势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凯 刘馨阳 安岗 张艳红
对产业经济学和反垄断法中备受关注的排他交易问题需作细分讨论,厘清不同排他策略的异质性及其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福利的影响差异。通过对现实案例的考察,提炼出大型零售商常见的两种排他销售策略,并根据其特征分别称为"温和排他"与"激进排他"。两种排他源于竞争性的零售商之间势力不对称,而具有势力的大型零售商通过不同方式将纵向势力转换为横向势力,转换机制的不同形成两种不同路径的排他均衡。从产业链横纵向关系角度出发,构建抗衡势力与差异化双重影响机制下,"温和排他"与"激进排他"形成的不同路径,揭示出不同的转换机制及排他机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
通道费加强了大型零售商的价格优势,使其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大型零售商要求的一次性通道费全部由制造商承担,而线性通道费的负担可以转嫁出去,转嫁的对象是其他市场份额较小的超市以及在那些超市购物的消费者。通道费抬高了其他市场力量较弱的零售商的进货价格,使其利润和市场份额降低。
关键词:
通道费 零售商 市场力量 反垄断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凯 刘智慧 苏慧清 陈安平
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制造商质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领导者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抗衡势力增强抑制了制造商的质量创新,进而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而零售商销量呈非单调变化;此外,随着抗衡势力持续的增强,消费者福利水平先上升后下降,最后,文章证明了零售商批发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水床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赞
近年来关于自有品牌的理论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将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质量水平设为一个变量,结合目前国内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质量较低的现实,在上游两家生产商下游一家零售商的分析框架下,运用博弈论方法,讨论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自有品牌 市场绩效 零售商 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本文结合零售商营销策略因素,运用4P营销理论与Amos 21.模型,对多渠道零售商营销策略与渠道协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实证结论提出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协同的创新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旭东 谢晋
基于报童模型,建立了转载行为的影响分析模型,发现当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时决定产品的价格,零售商此时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况下,"转载"行为能否对零售商的订货行为起到改善的作用取决于产品本身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特征。
关键词:
库存转载 供应链 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本文结合零售商营销策略因素,运用4P营销理论与Amos 21.模型,对多渠道零售商营销策略与渠道协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实证结论提出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协同的创新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建民
20世纪 90年代 ,欧洲大零售商以占领零售市场为目标 ,采取了连锁经营、企业并购、主力业态和低价位等策略进入东亚零售市场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政府承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零售市场 ,并已采取了有关行动的情况下 ,研究欧洲大零售商进入它国零售市场的策略和做法 ,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有关的经验与教训 ,完善我国零售业市场准入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兴文 史亚莉
基于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的61家实体零售商的客观资料和数据,分析并验证跨渠道整合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跨渠道整合程度与实体零售商的盈利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而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实体零售商在全渠道零售转型中,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绩效目标合理地推进跨渠道整合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玻
随着服务型经济社会的到来 ,以及零售产业内部诸如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品差异化等促进零售商获得市场势力的产业组织因素的存在 ,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将越来越大。如果零售商同时拥有买主势力和卖主势力 ,它可能会对社会福利带来负面效应。因此 ,需要密切关注外资跨国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对我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关键词:
零售商 市场势力 福利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小玲
供应链中断后,考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础上,融合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构建基于Agent的仿真实验,形成顾客Agent、商店Agent、制造商Agent等模块,通过各个Agent间的交互与学习,考虑不同的顾客购买行为、缺货持续时间、缺货发生时的初始商店市场份额等因素,定量的研究一类商品的缺货对供应链各成员(零售商和制造商)各自市场份额的影响。通过展示结果,分别为零售商和制造商提供了一系列管理策略:缺货发生后,供应链各成员可以从相互合作中获益,如关注典型的顾客(对市场份额的改变造成显著影响的顾客)、关注具有较高品牌忠诚度的产品或具有较高商店忠诚度的顾客,另外,降低缺货持续时间的策略应谨慎使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川川
本文在城市水平上检验了大型外资零售商的进入对地区就业的影响。使用2000—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大型零售商在进入当年对批发和零售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就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对批发和零售部门就业的影响在随后的几年中转为显著为负,表明可能有小的零售商在大型零售商进入后被挤出。使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得到的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解释。
关键词:
外资零售商 就业 进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