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9709)
- 2022(7961)
- 2021(7139)
- 2020(6264)
- 2019(13604)
- 2018(13605)
- 2017(26349)
- 2016(13962)
- 2015(15623)
- 2014(15670)
- 2013(15565)
- 2012(13853)
- 2011(12382)
- 2010(12627)
- 2009(12294)
- 2008(12451)
- 2007(11422)
- 2006(10237)
- 2005(9745)
- 学科
- 业(82859)
- 企(77081)
- 企业(77081)
- 管理(67824)
- 济(63669)
- 经济(63550)
- 财(27953)
- 业经(27427)
- 方法(26406)
- 农(24116)
- 务(20954)
- 财务(20937)
- 财务管理(20918)
- 企业财务(19845)
- 制(19199)
- 数学(18426)
- 数学方法(18336)
- 农业(17985)
- 技术(15916)
- 体(14701)
- 划(14151)
- 策(13857)
- 中国(13484)
- 体制(13171)
- 和(12758)
- 企业经济(12360)
- 理论(12196)
- 经营(12114)
- 技术管理(10779)
- 贸(10750)
- 机构
- 学院(211940)
- 大学(204847)
- 济(93540)
- 经济(91962)
- 管理(90725)
- 理学(77683)
- 理学院(77071)
- 管理学(76369)
- 管理学院(75976)
- 研究(60251)
- 中国(50895)
- 财(48675)
- 京(41094)
- 财经(37716)
- 经(34054)
- 江(32980)
- 农(31917)
- 科学(31501)
- 所(28790)
- 中心(28016)
- 经济学(27835)
- 商学(27596)
- 财经大学(27558)
- 商学院(27362)
- 业大(26910)
- 州(25684)
- 北京(25456)
- 经济学院(25024)
- 研究所(25022)
- 农业(24760)
- 基金
- 项目(131089)
- 科学(107010)
- 研究(99976)
- 基金(98545)
- 家(82479)
- 国家(81657)
- 科学基金(74026)
- 社会(67256)
- 社会科(63807)
- 社会科学(63792)
- 基金项目(52166)
- 省(51816)
- 自然(46603)
- 自然科(45595)
- 自然科学(45586)
- 教育(45030)
- 自然科学基金(44867)
- 划(40855)
- 编号(40396)
- 资助(39062)
- 业(32632)
- 制(32131)
- 成果(31499)
- 创(30972)
- 部(29912)
- 重点(28074)
- 创新(27912)
- 国家社会(27806)
- 发(26987)
- 人文(26924)
- 期刊
- 济(114527)
- 经济(114527)
- 研究(63300)
- 财(43146)
- 中国(41251)
- 管理(40613)
- 农(31593)
- 科学(25445)
- 学报(23018)
- 业经(22261)
- 农业(21351)
- 融(21221)
- 金融(21221)
- 技术(19680)
- 大学(19637)
- 财经(19614)
- 学学(18955)
- 经济研究(17870)
- 经(16905)
- 教育(15606)
- 问题(13907)
- 业(13390)
- 财会(13225)
- 商业(12958)
- 技术经济(12740)
- 现代(11729)
- 会计(10940)
- 世界(10676)
- 贸(10369)
- 经济管理(10225)
共检索到322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国顺 杨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在线信任问题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消费者在线信任形成与转移问题进行全面探讨,但对于既有研究成果系统性的归纳整理比较缺乏。本文从消费者在线信任形成与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两个角度出发,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个综合理论框架。最后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费者在线信任 信任转移 影响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锐 穆柏其
目前 ,中国的零售企业面临各种销售方面的问题———商场整体销量下降 ,促销效果不明显 ,新商品开发失败 ,等等。对以上问题的研究 ,不能只局限于从商场管理本身寻找解决办法 ,而要从商场的服务对象———消费者中发现问题的根源 ,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本文即围绕销售问题和消费者关系展开论述。
关键词:
销售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背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鹏熠 范秀成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的关系还缺乏在在线零售情境中进行探索,针对这一议题,文章基于实验法分析了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效应及调节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具有积极影响关系,并且这种关系还受到了消费者信任、消费者支持、消费者感知动机的调节作用。其中,当在线零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行为时,高信任或高支持消费者的响应程度要显著高于低信任或低支持消费者的响应程度;并且,对于感知利他动机的消费者而言,不论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积极或消极的,其响应程度都显著高于感知利己动机消费者的响应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解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以及有效提升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培育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鹏熠
通过文献回顾、访谈、预试和大样本调查,从消费者预期视角对我国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维度结构和测量量表进行实证研究。其中,运用筛选条目和预测试等程序初步确定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测量量表,并经由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消费者预期的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包括经济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法律责任、公益慈善责任五个维度,其测量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结果还显示,消费者最看重在线零售企业承担消费者责任,其次才是法律责任、员工责任、公益慈善责任,相对不看重经济责任。另外,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网购频率的消费者所预期的在线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晋雪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零售商将实体零售向线上零售进行转变,以提供更优质服务。然而,在线购买风险也成为消费者考虑是否进行在线消费的因素之一。顾客对线上购物的风险感知以及信任度,会潜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线零售条件下,风险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以消费者信任作为中介因素,进一步研究风险感知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表明,线上零售下消费者在线购买风险感知会削弱购买意愿,且通过消费者信任渠道产生中介作用,即顾客风险感知越高,消费者信任越低,从而消费者购买意愿也会降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桂兰 张聪群
面对频发的产品问题,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品牌与安全或优质等价了,他们日益懂得依靠自身的能力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来做出判断,企业和品牌营销传播的各种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文章在回顾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公开信息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模型,最后据此模型为企业的消费者品牌信任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雅丽
零售是生产者将商品售卖给消费者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存在的基础是足够的人流量以及零售网点的合理设置。换言之,零售点越多,对消费者的覆盖越充分,绩效越高。但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得零售企业拥有的网点数量大幅减少,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对此,本文实证研究了零售企业的转型问题,分析了供应链整合、消费者联结能力与零售企业成长绩效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零售企业在确保从供给方到需求方整个流程无缝对接的前提下,优化各个环节,建立准时交付、低库存、高资金周转率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体系,更加主动地掌控供应链。文章结论如下:供应链整合与成长绩效正相关;供应链整合与消费者联结能力正相关;消费者联结能力会明显提高零售企业的成长绩效;消费者联结能力对供应链整合与成长绩效有中介作用;支持性HRM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供应链整合与消费者联结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平 邵思瑾 陈思熠
现有研究主要探讨线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对于线上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影响的中间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随机收集有网购消费行为的438份顾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温暖和响应行为,但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和对社会福祉的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感知温暖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利他动机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感知温暖的影响中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文章对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策略提出了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静宇
自1978年我国经济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国内贸易部的调查,1994年680种消费品中供大于求的占95.8%,买方市场已成为消费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在消费品的商业流通方面也表现出三个发展特征:一是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二是流通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三是新型流通机构的出现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型的各具特色的零售机构,形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锦英 钟君
新零售背景下,实体企业通过开展在线零售,强化消费者品牌认知,达到提升消费者幸福感目的。本文通过实证探究在线零售对消费者幸福感的直接作用机制、间接影响效应,为企业优化在线零售决策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在线零售对消费者幸福感、消费意愿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消费意愿可显著增强消费者幸福感;消费意愿在在线零售与消费者幸福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品牌认知正向调节在线零售与消费者幸福感的关系。据此,应从提升信息宣传准确性与真实性、强化营销活动娱乐性、注重社交性等方面深化在线零售影响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洁 官倩宁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零售服务聚合,可以更好地契合多样化消费行为,进而为消费者带来更高体验价值。而在聚合过程中,线上、线下渠道服务质量,均会影响消费者信任。本文将全渠道零售服务聚合,分为线下渠道零售服务和线上渠道零售服务两个关键维度,并在零售业态持续变迁的背景下,构建全渠道零售服务聚合对消费者信任影响的假设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渠道零售服务聚合整体对消费者信任具有正向影响,可起到"1+1>2"的协同效应。其中,线上零售服务质量对消费者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线下零售服务质量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过程中必然伴随母国知识的转移活动,而由于国情不同,在母公司发展起来的优势知识到了海外市场可能无法适应,知识的内隐程度和地区嵌入程度将影响零售知识的跨国转移效果。本文以沃尔玛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在华经营活动,从知识特性的角度分析了母子公司间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发现:知识内隐程度的高低可以影响转移的媒介,地区嵌入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知识转移的深度及本土化程度。内隐程度高的知识倾向以人员作为转移媒介,通过人员媒介可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并逐渐固化成标准化的物件范式;内隐程度低的知识则倾向以物件作为转移媒介。地区嵌入程度高的知识,母公司仅转移知识架构,在华子公司自行建构知识具体内容,以本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英
本文基于迁移理论,实证检验了消费者对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购物时受到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锚定效应三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推力效应和拉力效应均可以显著提升顾客在线上零售平台购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能够显著增强其重复购买意愿。但是,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没有显著体现。总体上拉力效应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强度高于推力效应。同时,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凯
切实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已进入新纪元,零售行业进入了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除了在网络渠道浏览和购买外,还在不同渠道之间进行迁徙,如先通过网络渠道浏览产品,再到实体店铺完成购买,即"线上搜索线下购物(webrooming)";也有先到实体店铺试用或体验产品,再借助网络渠道的便利进行下单完成购买行为,即"先逛店后网购(showrooming)"。这就引发了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应如何平衡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这一重要问题。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郭燕教授和董绍增博士于2021年12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第二版)一书,聚焦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webrooming与showrooming),开创性地引入产品特征,揭示了消费者渠道迁徙机理,发现了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差异化程度及形成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殷淑娥 田伟
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线上零售业迅速崛起,其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快向生活、生产、消费各领域赋能,同时使得线上零售业呈现社交化发展趋势。可见,线上零售业需要增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交互过程,以新零售为契机提升消费者体验感知,从而加强消费者消费意向。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体验感知视角下线上零售业特性影响消费者消费意向的机制,旨在为线上零售企业优化营销策略提供指导。研究表明:消费者体验感知(通过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来衡量)受到线上零售业交互性、个性化和粘性显著的积极影响;消费者消费意向受到消费者体验感知显著的积极影响;信息支持在线上零售业交互性、个性化、粘性与消费者消费意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情感支持在线上零售业交互性、粘性与消费者消费意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新零售服务在情感支持与消费者消费意向的关系中起到积极调节作用,同时在信息支持与消费者消费意向的关系中起到积极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