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3)
2023(11767)
2022(9550)
2021(8870)
2020(7472)
2019(16673)
2018(16645)
2017(31587)
2016(16636)
2015(18508)
2014(17687)
2013(17477)
2012(15684)
2011(13660)
2010(14073)
2009(13361)
2008(13785)
2007(12511)
2006(11337)
2005(10414)
作者
(44444)
(37327)
(37205)
(35011)
(23822)
(17654)
(16734)
(14105)
(13985)
(13499)
(12753)
(12451)
(12099)
(11772)
(11453)
(11221)
(11110)
(10743)
(10711)
(10632)
(9182)
(8994)
(8907)
(8587)
(8455)
(8284)
(8278)
(8163)
(7378)
(7311)
学科
(84771)
(78913)
企业(78913)
(70103)
经济(69912)
管理(67679)
业经(29034)
方法(26979)
(26281)
(25343)
(20230)
技术(20214)
财务(20195)
财务管理(20179)
中国(19191)
企业财务(19104)
数学(18450)
农业(18377)
数学方法(18241)
理论(16528)
(16245)
(15147)
(14939)
(13963)
技术管理(13693)
地方(12824)
企业经济(12818)
经营(12411)
(12396)
(11265)
机构
学院(235166)
大学(227915)
(99312)
管理(97987)
经济(97494)
理学(83409)
理学院(82682)
管理学(81658)
管理学院(81234)
研究(70387)
中国(57474)
(49617)
(46800)
科学(39319)
财经(38230)
(37875)
(34572)
(34521)
(33824)
中心(32222)
业大(30057)
研究所(29905)
(29536)
经济学(29272)
北京(29209)
商学(28178)
商学院(27942)
财经大学(27856)
(27155)
师范(26906)
基金
项目(148020)
科学(119608)
研究(114809)
基金(107216)
(90773)
国家(89882)
科学基金(80310)
社会(76028)
社会科(71215)
社会科学(71189)
(60329)
基金项目(56369)
教育(52344)
自然(49256)
自然科(48255)
自然科学(48246)
(48105)
自然科学基金(47500)
编号(47118)
资助(41684)
(37918)
成果(37774)
(35249)
创新(34259)
重点(32682)
(32356)
(32314)
课题(32236)
国家社会(30909)
(30897)
期刊
(119189)
经济(119189)
研究(72306)
中国(51507)
管理(44681)
(43331)
(33999)
科学(29374)
教育(28083)
学报(27842)
技术(24633)
农业(23263)
大学(22947)
(22366)
金融(22366)
业经(22252)
学学(21606)
财经(19828)
经济研究(18688)
(17283)
(15285)
问题(14586)
技术经济(14482)
财会(12873)
现代(12613)
商业(12524)
科技(12190)
世界(11206)
(11120)
会计(11012)
共检索到36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守智  
作为沟通生产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零售企业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如何推动其创新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是当前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路径,探索了零售企业三维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零售企业吸收能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零售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三维度(结构、认知、关系)对其开放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相关研究,也可以为零售企业克服“商业模式固化”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静武  
本文介绍了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模式和组织吸收能力,建立了组织吸收能力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关系框架,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韦影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问题展开分析,从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维度出发,引入吸收能力的视角,提出了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我国企业社会资本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吸收能力作用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等三个维度的水平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均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特征维度的水平通过提高吸收能力进而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其中,认知维度在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发挥效应中承担中介变量的作用。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建议以知识的获取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在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三者的整合分析框架,以此作为本研究经验分析的理论支持。通过对94家广东企业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则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建民  王红燕  
以企业的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205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下,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与纵向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斜向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在吸收能力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下,横向与纵向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加强;斜向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由U型关系转化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陶永明  
对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由于在开放式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的创新知识类型的不同,使得吸收能力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存在产业差异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果数据对比证实,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对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中介作用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建议,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产业应该适当提高技术创新的开放度,而科技驱动型产业应该把握好开放度,注意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的平衡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明  贾曙光  禹献云  
联盟企业通过有效构建关系资本,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在以往关系资本与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引入了知识吸收能力这一中介变量,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从关系资本的三个维度(信任、承诺和有效冲突管理)阐述了其对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顺  杨昆  
以企业知识理论为基础,从吸收能力这一视角出发,剖析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经典文献,对外部社会互动、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内部社会互动、基于情感的信任和共同愿景与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并对知识应用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阐述;构建概念模型,并采用469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识别,外部社会互动、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获取,内部社会互动抑制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共同愿景促进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促进知识应用,知识识别促进知识获取,知识获取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应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  
创新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认可,但关于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则仁者见仁。网络理论强调企业外部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而企业内部能力观则认为吸收能力才是决定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各执一词,也各有道理,但都是片面而不完整的,应该综合看待。本文利用三个维度来刻画网络位置,并且引入吸收能力,考虑吸收能力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从而构建出更具说服力的整合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磊  刘海兵  
本文以组织外部情境和内部能力基础为主要切入视角,以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为问题导向,选择华为、海尔、宝洁进行跨案例研究,将吸收能力作为重要的参与变量,试图探索创新情境与开放式创新的共演路径。研究发现:①开放式创新路径随创新情境的动态变化呈现内部依赖—主导参与—社群共创的演化规律;②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情境有高度匹配性;③开放式创新开放方向可能的影响因素是行业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及企业文化;④吸收能力既是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前提也是开放式创新的目标,吸收能力的演化对开放式创新的变迁起到了推动作用,与创新情境构成三者的共演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杨红  
开放式创新作为新的创新模式,是当今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外部关系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3)外部结构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外部认知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福林  何勤  王晓芳  
文章将企业成长问题与社会资本理论、吸收能力理论相关联,从关系强度差异化为切入点,对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的协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运用探测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强与弱社会资本不仅正向影响吸收能力,而且均通过吸收能力正向影响企业成长;另外,企业的社会资本强度与吸收能力大小分别与企业本身特征具有相关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企业未来主动构建恰当社会资本实现网络化成长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艳  张雪花  
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各要素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智力资本及吸收能力都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并且吸收能力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