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5)
- 2023(16156)
- 2022(13464)
- 2021(12317)
- 2020(10354)
- 2019(23838)
- 2018(23442)
- 2017(45052)
- 2016(24475)
- 2015(27532)
- 2014(27591)
- 2013(27391)
- 2012(25440)
- 2011(23026)
- 2010(23759)
- 2009(22228)
- 2008(22317)
- 2007(20349)
- 2006(17965)
- 2005(16625)
- 学科
- 济(117948)
- 经济(117834)
- 业(91160)
- 管理(80395)
- 企(79640)
- 企业(79640)
- 方法(49742)
- 数学(40675)
- 数学方法(40061)
- 农(34273)
- 业经(32804)
- 财(30564)
- 中国(30374)
- 地方(28433)
- 农业(24050)
- 务(21437)
- 财务(21385)
- 财务管理(21348)
- 制(20929)
- 技术(20662)
- 贸(20287)
- 贸易(20271)
- 企业财务(20150)
- 和(19958)
- 学(19709)
- 易(19572)
- 理论(19268)
- 环境(17033)
- 划(16896)
- 策(16685)
- 机构
- 学院(362850)
- 大学(356260)
- 济(151987)
- 经济(148835)
- 管理(141660)
- 研究(121906)
- 理学(121077)
- 理学院(119648)
- 管理学(117558)
- 管理学院(116877)
- 中国(94690)
- 京(76534)
- 科学(75210)
- 财(68999)
- 农(62963)
- 所(62791)
- 江(57227)
- 研究所(56574)
- 中心(56150)
- 财经(54305)
- 业大(52742)
- 农业(49317)
- 经(49025)
- 北京(48498)
- 范(47234)
- 师范(46797)
- 经济学(45601)
- 州(45566)
- 院(43972)
- 经济学院(41205)
- 基金
- 项目(233852)
- 科学(185589)
- 研究(170625)
- 基金(169040)
- 家(146692)
- 国家(145411)
- 科学基金(126097)
- 社会(108707)
- 社会科(103181)
- 社会科学(103153)
- 省(94193)
- 基金项目(89318)
- 自然(81729)
- 自然科(79882)
- 自然科学(79862)
- 自然科学基金(78448)
- 教育(78063)
- 划(77854)
- 编号(69555)
- 资助(69230)
- 成果(55074)
- 发(54914)
- 重点(52929)
- 创(50845)
- 部(50745)
- 课题(48413)
- 创新(46921)
- 业(45477)
- 科研(44640)
- 国家社会(44512)
- 期刊
- 济(176527)
- 经济(176527)
- 研究(105547)
- 中国(73115)
- 农(58258)
- 管理(56099)
- 财(55811)
- 学报(51809)
- 科学(51114)
- 农业(39727)
- 大学(39258)
- 学学(37147)
- 教育(37121)
- 技术(35158)
- 融(34087)
- 金融(34087)
- 业经(31533)
- 经济研究(27491)
- 财经(26846)
- 业(23677)
- 经(23196)
- 问题(23152)
- 技术经济(21193)
- 统计(19419)
- 商业(18548)
- 策(18324)
- 贸(17776)
- 现代(17407)
- 资源(17269)
- 世界(16609)
共检索到55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欢
零售业发展在促进就业和市场流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泰尔指数法,从零售业销售总额、企业数量与从业人数三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零售业发展规模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国零售业规模以东部为最,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零售业规模的省际差异最大,东西部次之,中部相对较小,各地区差异都呈现出逐渐缩小趋势。因此,要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内部环境,提高零售业的科技含量水平,为零售业的现代化发展打造坚实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零售业规模 区域差异 格局演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娟
在确定零售业态规模发展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各区域主要零售业态规模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便利店、超市等新兴业态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各地区的各业态规模发展总量与规模发展速度均表现出个体差异性。这些发展特征与各业态在我国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而不同经济水平下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也决定了地区业态发展程度,同时,消费需求的适应性使得各业态的要素投入在地区内发生规模转移,从而直接影响业态的规模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运川 方海
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为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影响零售业规模的要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一般来说,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零售业规模进行分析:内部因素即零售行业本身的要素,如从业人数、营业面积、门店数量等,这些都是由零售业从业人员决定的;外部因素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市化率等,这些要素对零售业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学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探究这些变量与零售业规模的关系,可以更好掌握零售业发展规律,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亚萍
本文主要研究零售业的发展变化、成长空间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了2012年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三大变化,即店商加快发展电商业务,零供关系出现改善迹象,店商向便利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文章阐述了未来店商的三个发展空间,即农村市场的培育,城市市场的调整,店商市场的融合。并且提出了零售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从关注竞争转向关注消费,从售卖商品转向售卖感觉,从洗脑转向育脑,从人防转向技防。我国零售业必将从"漏斗型"产业转变为"支柱型"产业。
关键词:
零售业 发展变化 成长空间 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杰
研究零售业技术效率对于提高零售业实际产出具有现实作用,研究零售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更有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健康平衡发展。因此,本文以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和地区差异为切入点,对我国零售业的商品外向度、商品流通渠道和网络零售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对于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境外商品和零售商品竞争力均抑制了零售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在东部地区,α1=0.0317且为10%显著水平,表明零售业库存指数对零售业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东部地区减少零售库存对提高零售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部地区,α1=-0.0519,此时网络购物对地区零售业技术效率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零售业 技术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昳晞 向帆 廖俊凯 杨子江
零售业是城市商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零售业空间分布格局对昆明市城市空间规划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18年开放接口获得的在线地图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和最近邻距离分析方法,研究和讨论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类型零售业的热点分布区域以及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昆明零售业在空间结构上呈"北密南疏"与"多中心"的分布模式;不同类型零售业呈现出"交错镶嵌"的分布特征;人口流量、商圈环境、交通条件以及零售业自身等因素是影响零售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昆明市零售业空间分布格局,可为今后昆明商业规划等相关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性玉 李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售业规模实现了飞速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区域发展差异一直是制约我国零售业发展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采用了聚类分析法对我国零售业绩效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找出了造成我国零售业绩效区域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零售业尽管在几年间表现出了较大的波动,但总体仍然呈现出一个较快的上升趋势;在零售业的新发展贸易期间,东部的增长速度虽然目前仍然最高,但其零售业市场几乎饱和;中西部仍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资产流动快于东部,未来几年后中西部零售业的增长速度非常有可能领先于东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零售业的发展势态良好,但大多数地区的负债率均超过0.5,其行业结构可能存在潜在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文仓
从世界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来看,零售业态的发展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MalcolmP.Mac-Nair教授把这种规律性称为零售业态发展的车轮模式,这一模式说明:新的零售业态在开始进入市场时总是以低价格、低毛利和低定位为特点和优势,从而在与业内原有零售商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静
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为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连锁零售业规模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间我国连锁零售业规模总体上发展迅速,但是近年来表现出低迷状态;连锁零售业从业人员、营业面积以及门店总数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其中从业人员的影响最为明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是影响连锁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中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地方的城镇化发展,不断提升连锁零售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为新零售时代下连锁零售业的规模拓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连锁零售业 新零售 从业人员 城镇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琪
零售业是商贸流通业的重要部门,同时也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6-2016年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模型对零售业发展规模与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零售业发展规模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分地区来看,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劳动投入、产业水平等因素也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在不断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出发,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进而推动零售业与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锋
零售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对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具有一定引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趋势的变化,零售业发展也逐渐改变。文章对我国各区域的零售业以及零售业态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模型构建来求证影响零售业发展的有效因素,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零售业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亚萍
我国零售业经历了承包经营、硬件改造、业态替代、引进外资、急速发展、调整组合六个阶段,目前呈现出国际化、连锁化、技术化三大基本趋势,这一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基本启示是:我国零售正处于变革的前夜,品牌化、差异化、人性化是零售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零售业 发展 变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弭元英 李松 张爽 袁佳春
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技术为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基础,而随之迅速发展的却是区域间电商发展规模的差异不断扩大。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并融入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八大类23个自变量进行筛选,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交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技术水平对区域零售业电商发展的推动不显著;人口素质、市场规模和融资活力与区域零售业电商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物流快递服务水平、产品供给和对外贸易与区域零售业电商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应规划物流网络,鼓励企业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建立电商信息化平台,加大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搭建电商企业和高校合作平台,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税收征管,为电商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零售业 多元线性回归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静 冯树辉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区域与城乡零售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测算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探究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和城乡零售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其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零售业发展水平,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对其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第二,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零售业发展的直接提升作用更大,并且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向调节作用也更大;第三,相较于城镇,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直接提升作用更大,且交通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也更大,而中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小于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