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7)
2023(16597)
2022(14218)
2021(12823)
2020(10952)
2019(24908)
2018(24590)
2017(48479)
2016(25752)
2015(28649)
2014(28412)
2013(28721)
2012(26472)
2011(23735)
2010(23882)
2009(22554)
2008(22201)
2007(19813)
2006(17817)
2005(16052)
作者
(74930)
(62377)
(62366)
(59198)
(40021)
(29626)
(28151)
(24476)
(23720)
(22593)
(21276)
(21089)
(20043)
(19971)
(19250)
(19087)
(18624)
(17967)
(17901)
(17754)
(15518)
(15385)
(15149)
(14295)
(14026)
(13887)
(13788)
(13596)
(12593)
(12203)
学科
(134808)
经济(134672)
(98136)
管理(88528)
(86929)
企业(86929)
方法(55777)
数学(45676)
数学方法(45289)
业经(35532)
(33924)
(33451)
中国(28140)
地方(27554)
农业(24446)
(23615)
财务(23555)
财务管理(23525)
(22580)
企业财务(22314)
技术(21628)
(21376)
(20655)
(20387)
贸易(20376)
理论(19945)
(19623)
(18184)
(17670)
环境(17484)
机构
学院(383296)
大学(380639)
(170557)
经济(167454)
管理(157427)
理学(136016)
理学院(134634)
管理学(132747)
管理学院(132063)
研究(125525)
中国(95212)
(80101)
(76207)
科学(73734)
(62298)
财经(61417)
(59243)
(56499)
研究所(56131)
(55705)
中心(55448)
业大(53815)
经济学(52254)
北京(50461)
经济学院(47036)
农业(46241)
(45728)
师范(45372)
财经大学(45298)
(45172)
基金
项目(252703)
科学(201027)
研究(186485)
基金(186074)
(159875)
国家(158516)
科学基金(138665)
社会(121506)
社会科(115407)
社会科学(115377)
基金项目(98636)
(98141)
自然(88648)
自然科(86627)
自然科学(86610)
自然科学基金(85136)
教育(83116)
(80404)
资助(76829)
编号(74314)
成果(58847)
(56091)
重点(55347)
(54856)
(54301)
国家社会(50391)
创新(50070)
课题(49998)
教育部(48743)
人文(48568)
期刊
(195447)
经济(195447)
研究(116789)
中国(66511)
管理(63246)
(60367)
(54300)
学报(53375)
科学(51837)
大学(41396)
学学(39581)
农业(37637)
技术(34309)
(33028)
金融(33028)
业经(32096)
经济研究(31907)
财经(31718)
教育(31278)
(27355)
问题(25012)
技术经济(23080)
(21273)
现代(19240)
商业(19185)
(18527)
世界(18297)
统计(18229)
理论(17988)
科技(17347)
共检索到568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育洁  
本文运用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数对零售业产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精密的测算,其结果表明:我国零售业2000年到2010年均处于高度聚集状态,且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达到14.7%。其中2004年到2007年出现了上升的波动;而后对零售业的聚集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表明:在我国,零售产业高度集聚的大环境下,零售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与其销售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是零售产业聚集程度升高,会造成其销售额降低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建玲  丘汉伟  
文章基于1993—2012年中美两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和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并考虑了非平稳性及误差修正项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来研究中美两国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异同。实证研究表明:在长期,中美两国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美国的批发零售与GDP增长的关系比中国的更加密切;在短期,中美两国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波动关系,且一旦两个变量关系失衡,相比于美国,中国的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对该失衡的修正要更加及时。中国存在从批发零售业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宗胜  梁朝晖  
批发和零售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与GDP之间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曹阳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物流产业集聚和非线性的视角,运用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以物流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批发零售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批发零售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U型”的负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曹阳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物流产业集聚和非线性的视角,运用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以物流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批发零售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批发零售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U型"的负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并同时导致区域差距的产生。区域差距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聚集区与非聚集区经济发展的自然落差;二是四大区域之间产业聚集增长效应的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产业聚集程度的不同导致外部规模经济、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产业聚集增长效应符合"倒N"型假说,并验证了当前中国的产业聚集增长效应处于"倒N"型曲线的中间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凌云  洪怡恬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金融、文化等产业的聚集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然而,对于物流产业聚集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基于京津冀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区物流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区物流产业聚集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低;内陆城市的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弱于沿海城市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光明  孙明霞  
本文通过测算产业聚集综合评价指数、物流业综合评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三者的协整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市1995-2012年产业聚集、物流业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对产业聚集的正向影响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和产业聚集的正向拉动效果明显,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但总体上三者之间的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蕾  
基于数据包括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1—2011年我国51家零售业上市公司1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TEC)和技术进步(TC)。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1年间,零售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1%,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效率在11年间提高了3.6%,而技术进步指数仅提高了0.5%。同时,全国七大经济区零售商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业态比较单一,以百货类为主。最后给出了一些提高零售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步宇  
我国投资布局与区域人均GDP均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差异与收敛趋向特征,而且这种区域差异是逐渐扩大。文章分别讨论了均质与异质性条件下的二元均衡理论框架,通过1990~2011年31个省市区的时间序列数据与横截面数据,采用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与联立分量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投资要素聚集会形成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这种差异的缩小需要重新审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东方  山红梅  
本文将经济空间集聚的流动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相结合,通过有交互的双要素方差分析,确定两要素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进而对中国经济集聚度测定;比较在2000-2010年的中国经济空间集聚状况,并与中国国民收入、GDP、人均GDP的增长率拟合分析,寻找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谷苗苗  
本文通过2001-2018年全国线上零售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线上零售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显著地遵循规模效应递减规律。实证结果表明,线上零售业不仅能通过规模增长直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也能通过实体零售业的渠道间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线上零售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显著的规模效应递减规律,在2001-2018年期间是以2005年为分水岭的,自2005年之后贡献弹性系数总体上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外,线上零售业对我国零售业面上增长的贡献也显著地遵循规模效应递减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刘维  
新零售发展潜力巨大,不仅为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赋能新市场。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社会、竞争环境对连锁零售业规模增长的影响情况,并使用门槛模型对存在区域异质性的指标进行了检验与回归。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和外资竞争是主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连锁经营水平是主要激励因素。人口规模和社会保障水平存在门槛效应,其中人口规模的影响呈"U"型,门槛值分别为-0.1278和0.9083;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呈"L"型,门槛值为1.7434。因此,政府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等,行业协会应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使连锁零售业在新零售背景下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刘修岩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OLS回归表明聚集经济对于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有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是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却表明聚集经济是内生的。我们使用了单工具变量和多工具变量得到的稳健结果表明:历史上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通过影响聚集经济而对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产生显著正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若谷  
产业聚集改变了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形成了各地区增长机制的不同,促进了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入世以来的制造业聚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测算了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业地区差距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制造业行业仍然继续朝着优势地区聚集,而且聚集过程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是由要素推动,尤其是资本驱动的,但是,制造业的地区差距却主要是由于产业聚集而形成的地区制造业规模的不同和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所造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