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3)
2023(6147)
2022(5293)
2021(4893)
2020(4031)
2019(9290)
2018(9035)
2017(17746)
2016(9513)
2015(10741)
2014(10749)
2013(10579)
2012(10134)
2011(9369)
2010(9908)
2009(9293)
2008(9073)
2007(8377)
2006(7783)
2005(7166)
作者
(29163)
(24034)
(24003)
(22873)
(15701)
(11504)
(10908)
(9394)
(9314)
(8891)
(8188)
(8057)
(7965)
(7911)
(7852)
(7575)
(7264)
(7189)
(7140)
(7092)
(6083)
(6053)
(5990)
(5778)
(5542)
(5512)
(5444)
(5307)
(5034)
(4907)
学科
(37387)
经济(37342)
管理(28311)
(28087)
(23666)
企业(23666)
方法(14282)
中国(11622)
数学(11591)
(11568)
贸易(11565)
数学方法(11388)
(11343)
(11021)
(10873)
(9795)
(9720)
业经(9592)
(9036)
金融(9036)
(8709)
银行(8687)
(8451)
(8137)
地方(7217)
农业(6928)
及其(6663)
(6617)
理论(6512)
(6301)
机构
学院(140570)
大学(140092)
(61574)
经济(60256)
研究(53152)
管理(52624)
理学(44191)
理学院(43733)
管理学(43077)
管理学院(42823)
中国(41724)
科学(30974)
(30279)
(29993)
(27756)
(25199)
研究所(24956)
中心(23648)
(22651)
财经(22361)
(20283)
农业(19962)
业大(19861)
北京(19549)
(19474)
经济学(18428)
(17807)
(17447)
师范(17204)
经济学院(16489)
基金
项目(87277)
科学(68339)
研究(63690)
基金(63005)
(55609)
国家(55155)
科学基金(46308)
社会(39309)
社会科(37354)
社会科学(37343)
(33322)
基金项目(31473)
自然(30430)
自然科(29719)
自然科学(29703)
自然科学基金(29201)
教育(29119)
(29078)
资助(27835)
编号(25668)
成果(22326)
重点(19970)
(19608)
(19452)
课题(18904)
(17958)
创新(16794)
(16717)
科研(16594)
教育部(16554)
期刊
(72502)
经济(72502)
研究(47141)
中国(29525)
(22740)
学报(21655)
管理(21591)
(21523)
科学(20241)
(18905)
金融(18905)
大学(16469)
教育(15625)
学学(15483)
农业(15398)
经济研究(12670)
国际(12046)
业经(11768)
技术(11463)
(11199)
财经(10981)
(9485)
问题(9366)
(8302)
世界(8199)
理论(6835)
商业(6802)
技术经济(6604)
现代(6500)
(6277)
共检索到227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逐步改变了过去对外资的排斥甚至敌视态度,转而采取允许和吸引外资流入的做法。一方面不断取消对外资流入的歧视或限制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各种优惠或鼓励政策来吸引外资流入。世界各国实行外资优惠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享有外资所产生的各种正(积极)效应。对于东道国来说,外资进入带来的正效应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效应,另一种是外部效应。外资的直接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国平  赵进  
通过对外资优惠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博劳分析,说明了在东道国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两种质量水平的外资与外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引资历程,并指出了我国近年来外资增长缓慢的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玉  
从东道国与外商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出发,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外资优惠政策调整的动态博弈模型,据此模型得到三个命题:东道国引资过程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条件,优惠政策的边界条件取决于收益系数、成本系数以及最佳外资规模的大小;优惠政策与投资环境具有反向的替代关系,与外资的最佳规模呈正比关系;低质量的投资对环境的敏感系数要小于高质量投资,低质量的投资对优惠政策的敏感系数要大于高质量投资。并用这三个命题对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的历程做了解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云辉  
本文应用声誉模型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地区间以让利方式竞争投资项目的不同绩效提供一种解释。政府职能的不同步转型和开放在地域、行业的渐次性,使我们能够以地方政府类型的不完全信息和竞争过程的序贯性为基础刻画招商引资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让利式招商可以影响其他地方政府对其类型的判断,进而在未来的招商中取得优势,这样,一定阶段的让利式竞争可能只是暂时的手段,其目的和效果恰恰是避免继续进行类似方式竞争。但是,不合宜的让利式竞争还是可能存在。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减少让利式竞争,而声誉机制仍然具有作用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永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我国对外资企业一直采取了税收优惠和投资优惠政策。在80年代,内资企业实行税率为55%的所得税,外资企业为33%的所得税。如果外资企业利用所得进行投资,还享有投资减免。在间接税方面,内资企业实行产品税和增值税,外资企业实行低税率的工商统一税和对进口设备实行关税减免。进入90年代,我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俊海  李建清  朱庆民  
税收优惠作为税制要素的组成部分,对政府贯彻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科技发展政策、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意图,调节经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税收优惠确实降低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与税收公平原则有一定的冲突,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税收竞争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致税基跨地区和跨国流动。本文结合国外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对目前国际税收竞争格局下我国应如何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静  孙艳燕  
随着世界各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日益激烈,东道国实行引资优惠政策已成为全球现象,引资优惠政策的效果也成为各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有关引资优惠政策效应的讨论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由于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杰  赵进  李战军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各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本国,这种各国政府政策之间的竞争导致了整体不理性的结果,为此,必须从国际多层次的角度加以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曙光  
国际投资是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为吸引外资,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激励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激励措施国际竞争。分析评估了国际投资激励措施,研究讨论了激励措施的双边、区域及多边的国际规制,提出逐步完善国际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福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浩  
我国通过外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来华投资 ,对我国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与此同时 ,也在失业、产业、技术以及市场结构等方面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应对措施 :(1)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 ;(2 )努力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3 )有条件的选择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小文  魏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现行的外资优惠政策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对外资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内资企业也急迫地要求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竞争,因此,对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周波  
通过对与我国人员联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所得税中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进行考察,再详细地审视我国的相关税收条款,发现我国关于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反而损害了我国的财政利益。我国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应修改居住时间标准并详细规定居民身份变更为非居民身份的情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志伟  金圣  汪豫  
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会对不同收入水平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税制模拟模型,分析了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税负产生的结构性影响。测算结果表明,取消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能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0.78%,增加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取消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还会提高高水平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降低我国在国际上的人才竞争力。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调整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结构,给予高水平人才适当的税收优惠,以增强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人才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取消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