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1)
2023(6175)
2022(5149)
2021(4533)
2020(3659)
2019(8175)
2018(7880)
2017(14665)
2016(7798)
2015(8650)
2014(8882)
2013(8893)
2012(8335)
2011(8107)
2010(8552)
2009(7997)
2008(7500)
2007(6674)
2006(6470)
2005(6019)
作者
(26296)
(22089)
(21989)
(20917)
(13946)
(10387)
(9783)
(8480)
(8376)
(7810)
(7676)
(7279)
(7212)
(7084)
(6989)
(6988)
(6421)
(6405)
(6181)
(5867)
(5587)
(5467)
(5224)
(5064)
(5017)
(4973)
(4709)
(4563)
(4504)
(4233)
学科
(58581)
经济(58554)
管理(22791)
地方(18589)
方法(15215)
(14562)
数学(13482)
数学方法(13252)
地方经济(13047)
(12726)
环境(12065)
(10859)
企业(10859)
中国(10827)
(9555)
业经(9467)
资源(7981)
生态(7894)
经济学(7807)
(7358)
(7016)
农业(6788)
(6627)
(6539)
(6295)
金融(6294)
(6241)
产业(5801)
(5445)
银行(5432)
机构
学院(125288)
大学(124039)
(59904)
经济(58579)
研究(51547)
管理(42827)
中国(37918)
理学(35692)
理学院(35186)
管理学(34471)
管理学院(34254)
科学(32111)
(27601)
(26899)
研究所(24474)
(23909)
中心(22126)
(21402)
(19567)
经济学(19322)
(19068)
财经(18896)
业大(18847)
北京(18055)
科学院(17082)
经济学院(16912)
(16890)
农业(16538)
(16263)
师范(16099)
基金
项目(81227)
科学(62980)
基金(58577)
研究(55674)
(52577)
国家(52243)
科学基金(43529)
社会(36684)
社会科(34860)
社会科学(34846)
(31573)
基金项目(30395)
自然(28154)
自然科(27254)
自然科学(27245)
(27114)
自然科学基金(26666)
资助(24515)
教育(23272)
编号(20398)
(19751)
重点(18887)
(16551)
国家社会(15822)
成果(15768)
发展(15739)
计划(15674)
(15536)
(15486)
课题(15210)
期刊
(77603)
经济(77603)
研究(40609)
中国(25410)
学报(20688)
科学(19422)
(18901)
管理(17767)
(17356)
大学(14990)
学学(14462)
农业(13016)
经济研究(12897)
技术(11847)
(10357)
金融(10357)
业经(9984)
财经(9950)
问题(9783)
资源(9739)
(8807)
技术经济(7773)
统计(7100)
(7041)
(6631)
教育(6489)
世界(6445)
现代(6362)
(6225)
经济问题(6161)
共检索到201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玉升  徐建新  陈卫宾  李彦彬  张群波  
雨水的集蓄利用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生了变化。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问题上 ,对设定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性评价 ,为解决雨水集蓄利用区复杂的生态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例证明 ,该优化方法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经济优势 ,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家园  刘志成  郑毅彬  
雨水公园作为舒缓城市洪水内涝、蓄存城市水资源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具备成熟经验与先进技术,通过对海绵城市的技术运用,北京小月河公园设计方案形成了完整的雨水回收、自然积存和生态涵养的蓄集系统,通过丰富多彩的雨水公园自然蓄集系统及其功能活动规划设计、多形式的滨水岸线利用、趣味化雨洪设备展示和丰富的科普教育体系,构建了城市雨水公园与游人互动的科普新模式,为未来海绵城市特别是城市雨水公园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建设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少霞  
“灰色理论”自1982年诞生以来,已跨出控制范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绎济管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对灰参数线性规划的方法作些有益探索,并给出具体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健  蔡焕杰  林性粹  
综述了国内外近半世纪以来 ,雨水集流的雨水集蓄技术和雨水集蓄系统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阐明了在集水区研究、雨水集存技术研究、系统模型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立钊  骆进仁  钱晓东  
引洮工程对关联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复杂的影响。界定了引洮工程关联区范围并分析工程实施对关联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影响,遵照《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通过引洮工程关联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依据空间相似性和分异性原则,将引洮工程关联区划分为2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7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各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小勇  吴普特  
由于干旱、人口增长、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且已初步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文中对雨水的汇集、蓄存、利用技术,雨水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雨水资源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 ,同时 ,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文全  
 将不同时段雨水的集蓄和利用同步考虑,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各时段的水量盈缺状况,进行调蓄计算,确定了人畜饮水工程和农田补灌工程中雨水集蓄设施经济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演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璟莉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对城市住宅区雨水利用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住宅区雨水的主要利用途径有:结合绿地建设的土壤入渗工程、利用建筑屋面的收集回用系统以及雨水调蓄排放系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淑秋  韩志刚  
针对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理念,提出"生态海绵"地区的雨水利用规划理念,从城市规划层面前瞻性提出雨水资源化的途径。研究优化探讨"生态海绵"的构建技术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海绵"对雨水的渗透及滞留利用,实现水资源保护、城市防洪、水景观及水污染控制的综合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索贵彬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已成为国内外共识。而在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的选择是重点,它大致可以确定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直接关系到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总结有关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关矩阵赋权法和区域产业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核心产业,并以邯郸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城市产业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包焕升  
县级社会经济系统总体规划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展开,系统地论述有关的方法论将有助于该工作的进行。作者就多年工作体会从实践和理论上详细论述了总体规划涉及的主要概念、总体设计步骤、各子模型及总体模型的设计任务及要求,并建议了适当的数学模型手段。最后概括了总体规划特点和总的指导思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小杉  高吉喜  
利用能值分析法,对1985年、1995年、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做了计算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产品能值货币价值约7920亿$,年消耗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约10300亿$,年进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大约是年出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的2倍;而1985-2005年20年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资源利用总量不断增大,年递增幅度达到了10.87%,2005年能值利用总量大约是1985年的3倍,以致以能值折算的资源自给率由1985年的91.5%降低到2005年的81.5%;同时中国已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和原材料输出、工业成品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源输入、工业成品输出为主的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冬梅  翟宝辉  侯旭峰  崔建国  李永贵  
该文以北京市西南山区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收集、实测该小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其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系统、综合、动态的观点分析了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对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1∶13∶5调整为1∶6 0∶5 1后,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 4%提高到97 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每年的905t km2下降到226t km2;地表径流量由853 4×104m3减少到542 5×104m3,降低了34 63%;每年可减少径流泥沙2 65×104t;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6 9%。农、林、牧人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褚保金  张兵  孙明华  
以江苏东台市为例 ,运用灰色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沿海农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优化 ,农林牧渔各业结构更趋合理 ;经济效益有显著增加 ,优化方案的农业净产值为 11 0亿元 ,比对照增长 14 5 8% ;优化方案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可获得比较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张殿发  
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有别于传统规划模式。它把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作为自己的规划对象,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作为规划目标,生态经济平衡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生态经济规划,在保证生态安全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前提下,使土地利用程度与其生态经济阈值相协调,实现土地利用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使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