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2)
- 2023(16395)
- 2022(13659)
- 2021(12409)
- 2020(10450)
- 2019(23620)
- 2018(23107)
- 2017(44024)
- 2016(24396)
- 2015(27210)
- 2014(26878)
- 2013(26476)
- 2012(24483)
- 2011(22068)
- 2010(22287)
- 2009(20900)
- 2008(21093)
- 2007(19473)
- 2006(17160)
- 2005(15172)
- 学科
- 济(101682)
- 经济(101563)
- 业(96480)
- 企(78324)
- 企业(78324)
- 管理(77307)
- 农(48350)
- 方法(44707)
- 数学(35983)
- 数学方法(35670)
- 业经(32997)
- 农业(32017)
- 财(30578)
- 中国(24537)
- 务(21669)
- 财务(21650)
- 财务管理(21612)
- 制(21151)
- 企业财务(20471)
- 贸(20372)
- 贸易(20364)
- 易(19824)
- 学(19584)
- 地方(19487)
- 技术(19388)
- 理论(18047)
- 和(17011)
- 策(16794)
- 划(16468)
- 体(15440)
- 机构
- 学院(359918)
- 大学(351251)
- 济(145453)
- 经济(142595)
- 管理(138308)
- 理学(119725)
- 研究(118784)
- 理学院(118409)
- 管理学(116485)
- 管理学院(115848)
- 中国(91252)
- 农(83910)
- 科学(76795)
- 京(73119)
- 农业(65560)
- 财(64949)
- 业大(63268)
- 所(62320)
- 研究所(56881)
- 江(56215)
- 中心(55348)
- 财经(52238)
- 经(47386)
- 北京(44908)
- 州(44002)
- 范(43740)
- 经济学(43204)
- 师范(43173)
- 院(42006)
- 农业大学(41294)
- 基金
- 项目(242275)
- 科学(189419)
- 基金(174571)
- 研究(172069)
- 家(154943)
- 国家(153478)
- 科学基金(130422)
- 社会(109051)
- 社会科(102948)
- 社会科学(102912)
- 省(98128)
- 基金项目(93571)
- 自然(86250)
- 自然科(84241)
- 自然科学(84211)
- 自然科学基金(82765)
- 划(81406)
- 教育(78026)
- 编号(70036)
- 资助(69411)
- 重点(54863)
- 成果(54547)
- 发(53412)
- 创(53046)
- 部(52429)
- 业(50799)
- 创新(48977)
- 课题(47723)
- 科研(46850)
- 计划(45978)
- 期刊
- 济(166167)
- 经济(166167)
- 研究(95774)
- 农(82370)
- 中国(68380)
- 学报(63915)
- 科学(57504)
- 农业(55204)
- 财(52277)
- 管理(49767)
- 大学(47377)
- 学学(45646)
- 业经(33964)
- 融(32980)
- 金融(32980)
- 教育(32612)
- 技术(30356)
- 业(29686)
- 财经(25743)
- 经济研究(24615)
- 问题(22860)
- 经(22204)
- 版(20256)
- 技术经济(19249)
- 业大(17428)
- 商业(17427)
- 科技(17313)
- 世界(16982)
- 资源(16699)
- 贸(16446)
共检索到524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臻 史兴民
厘清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类型以及农户属性、气候变化感知对适应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制定合适的适应政策至关重要。论文将适应行为分为技术性行为、经济性行为和迁移性行为3类,并构建了以气候变化感知为中介变量的"属性-感知-适应"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在对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的影响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变量间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农户适应气候变化会优先选择技术性行为,其次是经济性行为,选择迁移性行为的农户最少;②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③根据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将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分解为3类:完全中介模型、部分中介模型和无中介模型。通过分析以上3种模型可以发现,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既有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影响,也有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直接影响,说明适应行为的选择并不仅仅依赖于气候变化感知,农户属性对于适应行为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直接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提高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基于陕西和甘肃地区59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信息可获性、气候变化认知和地区特征等方面选取相关变量,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7%的农户面对气候变化都会采取适应性行为,且以投资较少的短期行为为主,被动适应性行为所占比重略高于主动适应性行为。耕地面积、对干旱的认知、地区地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上网频率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主动适应性行为;农业收入占比等大多数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户同时选择两种适应性行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亮 魏彦强 周强 刘峰贵 陈琼 杨登兴 赵佩 侯志瑞
全球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农户是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通过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及其限制因子的诊断研究,可以提高农户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本研究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和适应能力评估框架,以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湟水中下游1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该区域的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适应能力指数模型,进行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定量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主要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较为准确;2)农户适应能力的高低用适应能力指数(ACI)表示,研究区农户适应能力处于较高状态,以适应能力0.280≤ACI <0.320的农户为主体。研究区自东向西随着海拔的升高,样本村农户适应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维度层表明,自然能力和经济能力对农户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大。指标层表明,耕地质量、经济收入多元性、获得现金帮助的途径、家庭年收入、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农作物需水量紧缺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4)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适应能力高低的核心因子为农户家庭年收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亚珍 陈湛 关宝珠 何冠颖 杨晓晶
由于气候变化会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它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贫困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掌握他们所采取的适应措施,识别影响他们采取适应措施的重要因素,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澜沧江这样一个已经历了较明显气候变化的贫困地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访谈搜集了较详细的村级和农户级数据。通过一般描述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受访农户认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生计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受访家庭已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农户家庭采取适应措施的数量跟家庭的人力资本、接受的相关培训和社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 澜沧江地区 泊松回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4市54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进行了测度,并从农户个体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生产条件、社会关系网络及信息获取四方面选取12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非灌溉农地占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是否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关系、气候信息获取渠道数目和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认知 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滕瀚
在计划行为理论和信念-价值-规范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对安徽省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民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业组织中农民的环境认知、环境态度、环境能力、环境支持与其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能力与农民的亲环境行为直接相关,而农民的环境认知和农业组织对农民的环境支持与农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能力显著相关,间接地作用于农民的亲环境行为。组织对农民的环境支持是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中农民环境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组织 农民 亲环境行为 作用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展 刘纪远 曹明奎
研究首先利用1980—2000年黄淮海农业区10个站点的农业数据对CER ES-W heat动态机理作物模型进行详细的验证,然后将CERESW-heat模型与两个全球气候模式(G ISS和H adley)结合,同时考虑到CO2对小麦的直接施肥作用,模拟了黄淮海农业区10个站点在IPCC SR ES A 2和B2两个气候情景下雨养和灌溉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变化趋势。得到如下结论:在不考虑CO2直接肥效的情况下,黄淮海农业区雨养小麦全面减产,空间分布特点是西部减产幅度大,东部减产幅度小;在充分灌溉的情况下,灌溉小麦产量维持了现有水平,但灌溉水量增加。因此,在未来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张宁 张轶凡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GEF项目区的调研,采用倍差法(D ifference inD ifference)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GEF项目中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集中体现在粮食产量上,适应性措施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单产水平,尤其是水稻的单产水平;适应性措施对水稻单产的净效应为42.41公斤/亩,对小麦单产的净效应为5.96公斤/亩。GEF项目的适应性措施体系可以为全国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伟 温亚利
气候变化对农业人口的福利与生计产生多重压力,尤其是保护区周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贫困人口,因此更好地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机制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非常重要。文章利用广东省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234份有效农户问卷,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面积以及是否拥有电脑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但是,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与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参与保护区培训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感知 适应性 保护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根 周曙东
利用江西省36县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与村民交流频率、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距离市场远近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而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可借款人数、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户采用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增加5.54%,产出风险将下降19.64%。降水量增加、户主受教育年限、参加合作组织及村庄提供适应措施信息服务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正向影响,而果树树龄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童庆蒙 张露 张俊飚
利用来自湖北省公安县、枝江市等10个代表地区847个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Binary probit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实施的偏向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实施劳动偏向型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比例最高,且超过65%,而实施技术偏向型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比例最低;气候变化感知、土地转入、户主性别、家庭农业劳动力、接受生产培训等因素对农户实施不同要素偏向型的气候适应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到降雨越来越不规律的农户比未感知到的农户在实施劳动和技术偏向型气候适应性行为的概率上分别高出29.1%和18.8%,发生土地转入的农户实施劳动和技术偏向型气候适应性行为的概率要比未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高出10.9%和7.5%。最后提出了降低适应气候的制度成本、拓宽气候信息服务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庆蒙 张露 张俊飚
基于对湖北省10个地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重点探讨了家庭禀赋特征对于农户不同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及其响应强度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升能够通过改善农户信息和技术可获得性来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经济资本能够为购买农业保险、调整灌溉等行为提供支持;地理和环境禀赋则主要通过降低实施成本和门槛来提高农户的适应能力以及可能性。此外,是否接受技术培训、获取气候信息是否容易、户主健康状况、是否加入合作社、土壤质量、细碎化程度、地理因素等均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的响应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家庭禀赋 农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苹果种植面积,金融资本中家庭总现金收入,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通讯费用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苹果种植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