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6)
- 2023(16092)
- 2022(13691)
- 2021(12761)
- 2020(10726)
- 2019(24758)
- 2018(24775)
- 2017(46696)
- 2016(25422)
- 2015(28992)
- 2014(29467)
- 2013(28779)
- 2012(26999)
- 2011(24418)
- 2010(24643)
- 2009(22581)
- 2008(22385)
- 2007(20346)
- 2006(17547)
- 2005(15852)
- 学科
- 济(107344)
- 经济(107212)
- 管理(73651)
- 业(69212)
- 企(56210)
- 企业(56210)
- 方法(45193)
- 数学(38616)
- 数学方法(38103)
- 农(30843)
- 中国(30766)
- 地方(26646)
- 财(26353)
- 业经(24612)
- 学(23024)
- 制(21015)
- 农业(20515)
- 贸(19224)
- 贸易(19210)
- 理论(18738)
- 易(18548)
- 银(18032)
- 银行(17985)
- 融(17334)
- 金融(17326)
- 技术(17320)
- 行(17251)
- 和(17209)
- 务(16140)
- 财务(16068)
- 机构
- 学院(365161)
- 大学(362312)
- 济(144979)
- 经济(141648)
- 管理(139021)
- 研究(122791)
- 理学(118338)
- 理学院(117010)
- 管理学(114826)
- 管理学院(114156)
- 中国(93836)
- 京(77707)
- 科学(76473)
- 财(67831)
- 农(63689)
- 所(62766)
- 中心(58141)
- 江(57926)
- 研究所(56544)
- 业大(54759)
- 财经(52928)
- 农业(49885)
- 范(49771)
- 师范(49186)
- 北京(48790)
- 经(47811)
- 州(46347)
- 院(44344)
- 经济学(43274)
- 技术(42020)
- 基金
- 项目(238551)
- 科学(186606)
- 研究(176132)
- 基金(169565)
- 家(147471)
- 国家(146176)
- 科学基金(125059)
- 社会(108948)
- 社会科(103066)
- 社会科学(103042)
- 省(96199)
- 基金项目(89592)
- 教育(82489)
- 自然(80502)
- 划(80159)
- 自然科(78638)
- 自然科学(78614)
- 自然科学基金(77169)
- 编号(73873)
- 资助(69519)
- 成果(60631)
- 发(54941)
- 重点(53938)
- 部(52004)
- 课题(51612)
- 创(49952)
- 创新(46608)
- 科研(45608)
- 项目编号(44724)
- 教育部(44348)
- 期刊
- 济(166247)
- 经济(166247)
- 研究(105900)
- 中国(78625)
- 农(58642)
- 学报(57247)
- 财(54406)
- 科学(51958)
- 管理(51855)
- 教育(46382)
- 大学(43195)
- 学学(40326)
- 农业(39578)
- 技术(35498)
- 融(34163)
- 金融(34163)
- 业经(29559)
- 财经(25863)
- 经济研究(25784)
- 经(22288)
- 问题(21974)
- 业(21021)
- 图书(20581)
- 技术经济(18159)
- 版(17756)
- 统计(17276)
- 商业(17269)
- 理论(16949)
- 贸(16942)
- 科技(16914)
共检索到555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宏振 贾昱
从群体离职的视角研究了离职型知识流失及其层级划分,以及对群体离职产生的不同层级组织知识流失影响及其内因做了阐述。在分析了群体离职型知识流失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不同类型知识流失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群体离职 组织知识 知识流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仁荪 倪昌红 廖列法
本研究以工作群体为研究情境,研究了工作群体对管理层的信任(领导信任)与群体离职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领导信任负向影响工作群体的离职意愿。而且,领导信任也通过提升群体的心理安全感间接降低群体离职意愿。研究还表明,工作群体的互动特点是影响群体心理安全感与其离职意愿间关系的调节变量:群体内成员间的离职情绪传染越强,则心理安全感对离职意愿的负向影响也越强;群体的不确定性规避特质越强,心理安全感对离职意愿的负向影响越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盛林
2014年初,财政部发布职工薪酬修订稿,正式在我国准则体系中引入了设定受益计划。本文根据案例企业设定受益计划实施情况,对准则颁布前后设定收益计划的确认、计量、披露方式对比,主要包括:计入科目的变化、确定精算方法和模型和会计处理方式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计入科目的不规范,对精算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或税收优惠政策,保障设定受益计划的顺利施行。
关键词:
离职后福利 设定受益计划 会计准则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柳士顺 凌文辁
以37个企业部门中的501位员工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使用多层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组群特性进行了检验,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奉献、离职意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的工作奉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员工的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群体组织公民行为能够调节主管支持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但不足以调节主管支持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靖松 刘小平 田舒敏
群体连带性离职是近年来得到关注的新领域,深入探索群体意义建构机制对于揭示连带性离职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归纳和评述了意义建构视角的群体连带性离职影响因素与建构过程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群体离职 连带性离职 意义建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合资参股行为时常发生,横向经济联合频繁,资本运作并购不断。随着资本的投入与运营,必然带来原用人单位劳动者从原单位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工作。这些被派往合资、参股单位工作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管理成为当前关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昌红 叶仁荪 黄顺春 夏军
通过对企业组织中工作群体感受到的组织支持与群体离职意愿关系进行的研究,认为工作群体感受到的组织支持会增强工作群体的整体心理安全感,继而降低工作群体的离职意愿,群体组织支持感也可以直接降低群体的离职意愿,即群体心理安全感在群体组织支持感与群体离职意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群体组织支持感也增强了群体凝聚力,进而降低群体离职意愿,但群体凝聚力在群体组织支持感与群体离职意愿间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证实。研究还表明,群体心理安全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群体凝聚力。尽管个体离职意愿是个体离职行为的前导变量,本研究将这一理论移植到群体离职层面后发现群体离职意愿与群体离职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并不显著,这说明,群体离职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珲 丁刚
研究职业成长及组织-专业冲突对专业雇员离职意愿的影响,识别组织-专业冲突对职业成长和离职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对215名企业专业雇员的调查,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目标进展和职业能力发展两类职业成长维度与离职意愿负向相关;组织-专业冲突与离职意愿正向相关。组织-专业冲突在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地,组织-专业冲突调节了职业目标进展及职业能力发展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随着组织-专业冲突的增加,职业目标进展及职业能力发展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减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仁荪 倪昌红 夏军
员工群体离职问题近年来频繁出现于企业。由于这种离职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要远远大于个体离职,因而成了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关注的新热点,但相关的学术研究还较少涉及。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群体离职研究文献的梳理,对群体离职概念、群体离职动因、群体离职过程模型以及群体离职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群体离职研究需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凤辉 赵忠
本文采用"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数据,应用Probit模型系统分析我国企业雇员离职的影响因素。假定不存在脱产工作搜寻情形下,雇员离职一般经历三个决策过程:首先是衡量工作转换成本,其次是获得新工作的机会,最后是接受新工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发现中国企业雇员离职的诸多特殊性:如农业户口雇员离职率较高;影响薪酬的因素较为复杂,福利因素影响较弱;获得新工作的机会依赖于宏观环境,因此离职率还受地区经济水平和工资水平影响;此外,男女间表现出明显性别差异,女性雇员离职率较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尚昆
工作嵌入性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组织行为学分析范式,从非主观和工作之外的因素入手探讨员工行为,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主观范畴的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工作嵌入性理论的提出,为员工行为(如员工自动离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对原有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形成了很好的补充,并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介,并针对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工作嵌入性 员工自动离职 组织行为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民 任宇石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深入,劳动力要素逐渐改变了传统流动性较弱的格局,一些行业和职业方面的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保持合理的离职率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员工离职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员工离职成本及行业和职业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员工离职模型,对模型中影响员工离职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最小化人口统计因素、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员工离职 跳槽 雇佣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忠辉 舒晓村 章轶明
随着企业员工离职的日益加剧,研究如何做好离职员工管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离职员工进行管理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有利于稳定现有员工队伍,也有利于将离职员工作为企业的特殊人力资源。在离职员工管理中,企业应该转变"企业的人才"观念,把离职员工当作企业的宝贵资源,做好完善人才保留机制、离职面谈、离职员工信息管理和员工离职后的关系维护等工作。
关键词:
离职员工管理 离职面谈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振飞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提出离职后福利的概念,将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是其一大亮点。设定提存计划的处理比较简单,而设定受益计划在会计准则中第一次提到。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离职后福利的相关内容,对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加以比较,并运用案例对其会计处理进行分析。由于设定受益计划在我国的应用尚不成熟,故重点分析设定受益计划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探讨设定受益计划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昌荣
我国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在第三章全面规范了离职后福利的相关问题,将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文章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来说明设定受益计划职工薪酬的计算和相关的会计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比较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离职后福利 设定受益计划 职工薪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