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1)
- 2023(14620)
- 2022(12538)
- 2021(11805)
- 2020(9672)
- 2019(22317)
- 2018(22135)
- 2017(42145)
- 2016(23075)
- 2015(26138)
- 2014(26256)
- 2013(25722)
- 2012(23878)
- 2011(21640)
- 2010(21696)
- 2009(19450)
- 2008(18802)
- 2007(16358)
- 2006(14461)
- 2005(12812)
- 学科
- 济(94380)
- 经济(94280)
- 管理(64355)
- 业(62501)
- 企(51129)
- 企业(51129)
- 方法(38489)
- 数学(32524)
- 数学方法(32159)
- 中国(30054)
- 农(26068)
- 地方(24902)
- 业经(22455)
- 财(21081)
- 学(19801)
- 农业(17803)
- 理论(16850)
- 贸(16700)
- 贸易(16687)
- 技术(16629)
- 制(16178)
- 易(16080)
- 和(15432)
- 环境(15172)
- 银(14943)
- 银行(14898)
- 融(14464)
- 金融(14463)
- 行(14313)
- 发(13899)
- 机构
- 学院(323014)
- 大学(321128)
- 管理(127051)
- 济(125351)
- 经济(122408)
- 研究(110799)
- 理学(109632)
- 理学院(108345)
- 管理学(106500)
- 管理学院(105935)
- 中国(80828)
- 京(69591)
- 科学(68670)
- 财(56775)
- 所(55758)
- 农(51086)
- 研究所(50736)
- 中心(49518)
- 江(47786)
- 业大(47168)
- 范(46519)
- 师范(46114)
- 财经(45291)
- 北京(44527)
- 经(41202)
- 院(40512)
- 农业(39639)
- 州(39428)
- 技术(37419)
- 师范大学(37170)
- 基金
- 项目(220021)
- 科学(173623)
- 研究(165627)
- 基金(156666)
- 家(135606)
- 国家(134347)
- 科学基金(115392)
- 社会(102245)
- 社会科(96702)
- 社会科学(96681)
- 省(87498)
- 基金项目(83583)
- 教育(77926)
- 自然(74065)
- 划(73878)
- 自然科(72326)
- 自然科学(72312)
- 自然科学基金(71006)
- 编号(69583)
- 资助(63738)
- 成果(56170)
- 发(50606)
- 重点(49479)
- 课题(49117)
- 部(48526)
- 创(46170)
- 创新(42822)
- 项目编号(42293)
- 教育部(41839)
- 科研(41302)
- 期刊
- 济(142284)
- 经济(142284)
- 研究(97023)
- 中国(67239)
- 学报(48799)
- 教育(47765)
- 管理(47361)
- 农(46972)
- 科学(46143)
- 财(40971)
- 大学(37048)
- 学学(34512)
- 农业(33039)
- 技术(32309)
- 融(27866)
- 金融(27866)
- 业经(25208)
- 经济研究(22267)
- 财经(21377)
- 问题(18328)
- 图书(18273)
- 经(18226)
- 业(16766)
- 科技(16131)
- 职业(15620)
- 理论(15539)
- 技术经济(15323)
- 坛(15309)
- 论坛(15309)
- 商业(14918)
共检索到48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小玲 叶龙
文章为了探究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以进入职场的雇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获取371份有效问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职业满意度、组织内竞争力和组织外竞争力之间呈现正相关,因而能够有效支持"可雇佣能力水平越高,雇员对职业的满意度也越高"、"可雇佣能力越强,雇员感知到的组织内/外职业竞争力也越强"的假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国学
澳大利亚商务部和澳大利亚商业和工业协会提出可雇佣性胜任能力概念,这为职业生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雇主-雇员心理契约的重新建立、用人单位新社会责任的承担、个人主义倾向的地位确立、和谐关系的构建和职业生涯主观性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
可雇佣性 可雇佣性胜任能力 职业生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国学
本研究基于可雇佣性视角,通过概括性模型法,在结构化访谈和德尔菲基础上确定大学生职业能力条目,在对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调查用人单位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包括5大维度、17个因子和55个条目的职业能力的结构,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的方向定位。
关键词:
可雇佣性 职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凌玲
雇佣关系稳定性是新型雇佣关系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直接研究雇佣关系稳定性与可雇佣能力二者关系的文献较为缺乏。据此,本文首先总结我国雇佣稳定性变迁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可雇佣能力"是平衡员工的就业保障性与灵活性、组织的变革需要与构建竞争优势的枢纽。可雇佣能力与雇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可雇佣能力的角度保持雇佣关系稳定的雇佣策略创新在于重构以可雇佣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构建弹性化、差异化和匹配度高的雇佣关系模式。拜耳中国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可雇佣能力提升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雇佣关系稳定性 新型雇佣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艳莉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破裂感差异。通过463份有效的研究样本发现,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破裂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生涯探索期员工交易契约责任和发展契约责任破裂感水平高于立业期和维持期员工,职业生涯维持期员工交易契约责任和发展契约责任破裂感水平最低。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对组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的雇佣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雇佣形式、雇佣标准和雇佣重心等都有所调整和转变。与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密切关联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和发展观也随之改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人本意识不断增强,多元格局逐渐形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了日本雇佣环境变化的要求,满足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日本职业教育内部的自发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促进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
日本 雇佣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艳莉
心理契约是当代分析员工与组织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破裂感是员工感知组织未充分履行其心理契约中组织应负有的责任,会引发负面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文章从心理契约和心理契约破裂感的认知图式属性出发,结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析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群体心理契约破裂感知差异,并据此提出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洁
西方学者对企业雇员的可雇佣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盛行于90年代,至今还是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政府政策、企业/雇主、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内容等的巨变,国外企业在雇员可雇佣性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研究分析了各种可雇佣性概念研究视角,同时,探索了国外企业雇员可雇佣性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雇主 可雇佣性 可雇佣性技能 雇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亚莉 万晶晶
本文首先总结了可雇佣能力概念自出现至今近一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七个阶段的内涵演进,并从交互视角、转换视角、适应视角和契约视角四个不同视角对可雇佣能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几种典型的可雇佣能力因素构成模型,并对可雇佣能力的测量方法、前因及结果变量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多重视角 内涵 因素构成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欣
高校扩招等社会客观因素是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学生整体的可雇佣性技能不高,更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最直接原因。为切实提高就业主体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基于学生主体可雇佣性,从创新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开展体验式职业指导、营造校园就业文化、搭建职业指导服务网络、优化职业指导队伍等五个方面构建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便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可雇佣性 职业指导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燕 周路路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雇佣关系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运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对63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互投资型的雇佣关系与其他类型的雇佣关系相比更有利于员工的职业成长和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感在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过度投资型雇佣关系和职业成长的四个维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准契约型雇佣关系与薪酬增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如何促进员工的职业成长和增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雇佣关系 职业成长 组织支持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国学
职业选择是个人就业的起点,它影响就业者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经典视角从匹配过程、开发过程、决策任务、社会和文化影响职能、弱势群体角度解释职业选择,这在现代条件下存在局限性。本文从可雇佣性视角对职业选择进行重新认识,包括基于可雇佣性的职业选择理念、框架和随之而出的新问题等,以期对职业生涯开发理论的发展以及个人职业生涯选择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选择 可雇佣性 职业生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宝凤
比利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强调以可雇佣性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其职业教育结构及形式不断改革,以满足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比利时较高的可雇佣率,与其职业教育的体制、全民职业教育意识息息相关。
关键词:
可雇佣性 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春勇 倪珮玲 赵宜萱
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员工开始逐渐追求终身可雇佣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转型变革,以员工发展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357名员工为样本,从"刺激—觉察—内化—反应"的视角探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可雇佣性的影响,同时,引入心理安全感和谏言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多重中介模型,深化对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可雇佣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既能直接影响员工可雇佣性,又能通过心理安全感、谏言行为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安全感—谏言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可雇佣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凌玲 古银华
本文结合分享经济和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首先通过多个视角分析得出,员工提升和实现可雇佣能力的需求与组织保持雇佣稳定性的需要之间的不一致性是雇佣关系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然后,从雇员和雇主的角度分析激励是平衡两者关系的突破口,借鉴实证研究中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的作用论述激励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根据员工的可雇佣能力特征,剖析其面临的典型需要进而提出激励的内容,并提出基于岗位层次差异化的激励机制,以实现有效激励、稳定雇佣关系。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雇佣稳定性 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