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6)
2023(15069)
2022(13161)
2021(12392)
2020(10196)
2019(23311)
2018(23228)
2017(44483)
2016(24190)
2015(27016)
2014(26651)
2013(26019)
2012(23600)
2011(21327)
2010(21274)
2009(19916)
2008(19219)
2007(16645)
2006(14618)
2005(13084)
作者
(67439)
(55854)
(55735)
(52861)
(35689)
(26818)
(25147)
(21794)
(21236)
(19985)
(18974)
(18779)
(17705)
(17432)
(17194)
(17103)
(16669)
(16525)
(15938)
(15908)
(13773)
(13690)
(13331)
(12714)
(12441)
(12421)
(12381)
(12269)
(11209)
(10920)
学科
(89472)
经济(89327)
管理(75701)
(67401)
(58396)
企业(58396)
方法(40114)
数学(33345)
数学方法(32940)
(26664)
中国(24228)
(24107)
业经(22174)
(21542)
(20937)
理论(17889)
地方(16667)
(16628)
财务(16555)
财务管理(16522)
(16096)
贸易(16082)
农业(15752)
(15645)
企业财务(15639)
(15613)
(15240)
银行(15197)
技术(14761)
(14731)
机构
大学(337589)
学院(335380)
管理(133431)
(130104)
经济(127127)
理学(115651)
理学院(114359)
管理学(112417)
管理学院(111806)
研究(108444)
中国(80826)
(71150)
科学(66699)
(63996)
(53372)
财经(50572)
(49696)
中心(49101)
(48955)
研究所(48413)
业大(48210)
(45879)
(44871)
北京(44657)
师范(44493)
(39758)
(39745)
经济学(39412)
农业(38735)
财经大学(37723)
基金
项目(230049)
科学(181426)
研究(171471)
基金(166833)
(144305)
国家(143096)
科学基金(123567)
社会(108005)
社会科(102100)
社会科学(102079)
(89554)
基金项目(88543)
自然(79492)
教育(79283)
自然科(77575)
自然科学(77559)
自然科学基金(76159)
(75283)
编号(70897)
资助(67533)
成果(58150)
重点(51306)
(50815)
课题(48516)
(48319)
(48174)
(45417)
创新(44934)
项目编号(44329)
教育部(44200)
期刊
(145161)
经济(145161)
研究(100252)
中国(65481)
学报(51983)
管理(50080)
(49873)
科学(47529)
(45684)
教育(41642)
大学(39904)
学学(37211)
农业(31408)
技术(28221)
(27843)
金融(27843)
财经(24920)
业经(24375)
经济研究(22715)
(21284)
图书(18530)
问题(18357)
理论(17001)
科技(16211)
(15732)
实践(15586)
(15586)
(15485)
现代(15206)
技术经济(14951)
共检索到490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驰茵  翁灵双  
工作场所包容感产生于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归属和独特价值需求双重满足的情形,它对员工的行为、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劳动力多样化的背景下,提高员工知觉到的包容感能帮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表现,继而提升组织绩效。然而,现有研究对其前因形成探究不足,未能体现其内涵及形成过程。本研究立足雇佣身份多样性情境,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从匹配的增补型和互补型二类特征入手构建研究模型,分析其中员工工作场所包容感前因与形成机制。进一步地,本研究从组织雇佣身份多样性、组织氛围以及个人身份出发探讨形成机制的边界条件,构建了一个跨层研究模型。本研究基于雇佣身份多样性情境推进了对工作场所包容感形成机制的思考,有助于企业更大程度利用好人力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晋  李晏墅  张春梅  
社会转型过程中,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员工同时内化了传统性和现代性观念,成为"双文化"员工。本文分析"双文化"员工多重匹配感的形成机制,并将员工多重匹配感聚焦在工作匹配感和组织匹配感。结合文化框架转换模型,从工作和组织的视角,将环境因素分为角色明确和组织公平,分析社会转型中"双文化"员工与环境因素的互动,以此界定员工多重匹配感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过程明确与传统性相符,促进了员工的工作匹配感;程序公平与现代性相符,促进了员工的组织匹配感。本文还对目标明确与分配公平的理解进行了扩充,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锐  汤振朋  时如义  
我国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从计划价格到价格双轨制,再到完全市场化的过程。自2013年电煤价格正式并轨运行,完全由市场化以后,电煤价格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因此,本文将双边匹配理论应用到电煤交易市场,根据煤电双边市场多属性交易的特点,基于双边匹配视角提出电煤价格生成机制,建立煤电企业模糊信息匹配模型,求解双边匹配交易下的电煤价格。并为理顺电煤价格生成过程、保障电煤市场平稳运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同扬  谭亮  曹国年  
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感知匹配存在双方融洽型、领导高估型、下属高估型和双方冷漠型四种形态。领导给予下属的支持越高,双方关系的质量将越高;同样,下属觉察到来自领导支持越高,也越容易促进双方关系的融洽。本研究收集了来自长三角地区企业252对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证明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领导支持感,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显著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的感知匹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钟竞  彭柯  罗瑾琏  
明晰资质过剩员工产生积极或消极行为的心理机制有利于组织的人才管理。基于主动动机模型框架,本研究探索了在特质和情境交互的四种情况下资质过剩员工所展现的工作行为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对来自不同组织的24名资质过剩员工进行访谈,扎根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资质过剩的员工而言,(1)具有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嵌入在组织支持氛围中呈现“工作深化”行为;嵌入在消极组织氛围中呈现“工作转向”行为。这两种积极行为通过能力动机、能量动机和意愿动机路径而形成;(2)被动性人格的员工嵌入在组织支持氛围中表现出“工作固守”行为,嵌入在消极组织氛围中容易产生“工作退缩”行为。这两种消极行为分别受到亲社会动机和去动机影响而产生。本文丰富了资质过剩感的相关研究,为管理者规避资质过剩的负面效应、发掘资质过剩员工的潜在价值提供了具体建议和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耘  于维娜  门一  
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是人与环境匹配这一研究范式的两条支流,已有文献对这两个构念的研究呈并行研究的趋势。文章对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进行整合研究,基于雇佣关系理论建立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的关系模型,并且通过实证检验P-V Fit和N-S Fit对员工态度影响的机制。结果发现,N-S Fit在P-V Fit与员工态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尽管P-V Fit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中介N-S Fit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处在"刘易斯拐点"上,员工需求的满足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艳霞   周珊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运营管理中引入机器人完成工作,企业在获得技术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处理人机协作带来的挑战。本研究以个人-工作匹配理论为基础,从员工角度构建了人机协作情境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模型。具体来说,本研究探讨了人机协作模式下员工体验到的身份威胁通过个人-工作匹配影响其工作重塑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引入员工对人机协作情境的情感反刍,揭示了上述效应的边界条件。本研究招募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76名员工,收集了三期数据,经过分析,大部分模型假设得到支持。结果显示,人机协作身份威胁削弱了员工感知到的个人-工作匹配,进而降低了认知重塑,这一效应在员工保持对人机协作情境低水平的情感反刍时表现显著。本研究从微观视角探索了员工对人机协作场景的反应路径,理论上丰富了人机协作的影响机制研究,实践上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人机协作挑战,进而采取更科学的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本华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是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问题。文章探讨了人-组织道德匹配的概念、模型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认为当人与组织的道德匹配度高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有积极影响,建议从增加违约成本、加强舆论监督、改进企业领导者道德标准等方面提升企业道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元元  时勘  殷融  
工作投入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情绪饱满、积极融入的状态,是连接员工自身特质与个体绩效、组织绩效的纽带,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人很少从匹配的角度来探索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员工与组织的多重匹配因素对其影响机制。通过对686名工作年限2年及以上的员工进行调查发现,员工-组织匹配(P-O)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员工的工作投入,还可以通过员工-工作匹配(P-J)、员工-团队匹配(P-G)的间接路径对其产生影响,员工-主管匹配(P-S)在P-O匹配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杨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更多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维护,员工幸福感建设作为有效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提升工作积极性与绩效产出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以海底捞人本管理体系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基于人-组织匹配的视角,本文分析了服务型企业员工幸福感构建的基本机制,并得出两点讨论:(1)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要把握两者的动态性;(2)如何把握人-组织匹配"度"的问题将会成为未来员工幸福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服务型企业构建员工幸福感将有所借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储小平  钟雨文  
现有研究多从员工建言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探讨影响建言的心理安全机制,对员工价值观认知的作用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采用个人-组织匹配的视角,对广东4家企业67个领导及其213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组织匹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领导的组织代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认知会影响内隐于员工潜意识中的价值观认知,并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检验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探讨促进聚焦和活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双元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促进聚集和活力起着中介作用,前者是优势匹配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后者是优势匹配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情绪机制。双元领导风格在优势匹配感和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双元领导风格会增强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金怡伶   张义明   崔勋   王庆娟  
当前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驱使各类组织采纳多元化雇佣方式和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控制成本和提高灵活性,也导致组织不公平和非典型员工出现攻击性情绪、反人际行为等消极结果 ,但既往研究对此议题尚未深入开展探讨。本研究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构建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深入探究了非典型员工劣势雇佣地位感知对反人际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多时点、多来源的32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本研究验证了非典型员工劣势雇佣地位感对反人际行为的正向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相对剥夺感和攻击性情绪的链式中介效应,以及歧视感知的直接和间接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宽了非典型雇佣领域的研究视角,强化了相对剥夺感、攻击性情绪和反人际行为等议题的研究深度。研究结论对组织从员工感知的角度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提升组织公平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