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5)
- 2023(14988)
- 2022(12960)
- 2021(12322)
- 2020(10429)
- 2019(23902)
- 2018(23842)
- 2017(46297)
- 2016(25043)
- 2015(28135)
- 2014(27617)
- 2013(26861)
- 2012(24700)
- 2011(22092)
- 2010(21965)
- 2009(20315)
- 2008(19820)
- 2007(17571)
- 2006(14967)
- 2005(13168)
- 学科
- 济(96776)
- 经济(96676)
- 管理(72315)
- 业(68987)
- 企(56787)
- 企业(56787)
- 方法(45097)
- 数学(39679)
- 数学方法(39122)
- 农(28978)
- 财(26872)
- 中国(25096)
- 业经(21305)
- 地方(21175)
- 贸(19751)
- 贸易(19738)
- 易(19169)
- 农业(19036)
- 制(18291)
- 学(17856)
- 务(16855)
- 财务(16795)
- 财务管理(16755)
- 企业财务(15773)
- 理论(15585)
- 策(15499)
- 和(15082)
- 银(14768)
- 技术(14764)
- 银行(14744)
- 机构
- 学院(342041)
- 大学(337590)
- 济(138776)
- 经济(135755)
- 管理(135247)
- 理学(116759)
- 理学院(115509)
- 管理学(113485)
- 管理学院(112820)
- 研究(108871)
- 中国(83301)
- 京(69609)
- 科学(65677)
- 财(64718)
- 农(53552)
- 所(53105)
- 中心(52765)
- 江(52097)
- 财经(51185)
- 业大(48783)
- 研究所(48060)
- 经(46324)
- 范(45202)
- 师范(44794)
- 北京(42786)
- 农业(42092)
- 经济学(41597)
- 州(41562)
- 院(39876)
- 财经大学(37712)
- 基金
- 项目(229947)
- 科学(181824)
- 研究(171331)
- 基金(165970)
- 家(142881)
- 国家(141645)
- 科学基金(123048)
- 社会(107505)
- 社会科(101794)
- 社会科学(101768)
- 省(91363)
- 基金项目(88192)
- 教育(80149)
- 自然(79755)
- 自然科(77915)
- 自然科学(77894)
- 自然科学基金(76483)
- 划(76289)
- 编号(71925)
- 资助(67636)
- 成果(57797)
- 重点(51401)
- 部(50904)
- 发(50075)
- 课题(48959)
- 创(48317)
- 创新(45004)
- 科研(44407)
- 教育部(44071)
- 大学(43667)
- 期刊
- 济(150768)
- 经济(150768)
- 研究(96104)
- 中国(63446)
- 财(51603)
- 管理(48654)
- 农(48174)
- 学报(47629)
- 科学(45781)
- 教育(37417)
- 大学(36730)
- 学学(34346)
- 农业(32755)
- 技术(31466)
- 融(30934)
- 金融(30934)
- 业经(26779)
- 财经(24340)
- 经济研究(24172)
- 经(20930)
- 问题(20039)
- 图书(17548)
- 业(17396)
- 贸(16709)
- 技术经济(16512)
- 理论(16186)
- 统计(16026)
- 版(15781)
- 商业(15753)
- 现代(15523)
共检索到49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晓倩
目前,在工作场所因年龄大而“被离职”的现象并不鲜见,对其中存在的潜在年龄歧视还缺乏揭示和研究。本文在对52个与年龄有关的离职争议判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职场中雇主通常采用内部劝说和过滤、外部解雇转化和折中转岗的规则体系来促使年长劳动者离职,内部说服与过滤是“年龄大”这一原因得以呈现但又被快速过滤的环节,在说服不能达到预期后通常会转化为违反规章制度解雇或不胜任解雇。对此,文章从雇主策略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因年龄大“被离职”的职场规则体系的形成过程,首先,在意识形态层面,雇主存在基于年龄的社会刻板印象,对年长劳动者的工作胜任力缺乏理性认识;其次,劳动关系系统中来自劳动者或妥协或拒绝的各类回应与互动影响雇主策略的最终形成;再次,司法裁判结果以及法律制度的预期发展也是形塑职场规则的重要方面。基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工作场所因年龄差别对待产生的年龄歧视还无法直接获得来自法律的支持,制度体系以及管理实践有必要予以重视并做出调整,引导社会理性看待年龄对工作的实质影响,共同塑造年龄友好型职场环境。
关键词:
就业歧视 年龄歧视 解雇 离职 劳动争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雨峰 潘楚林
工作场所中的年龄歧视是对任何年龄员工潜在的不公和歧视,包括对年轻员工或老年员工的偏见和不公。年龄歧视经历严重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消极表现,给企业的声誉和商业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失,但国内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内涵、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雨峰 潘楚林
工作场所中的年龄歧视是对任何年龄员工潜在的不公和歧视,包括对年轻员工或老年员工的偏见和不公。年龄歧视经历严重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消极表现,给企业的声誉和商业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失,但国内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对工作场所中年龄歧视的内涵、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劲悦
就业中的年龄歧视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一个公开的秘密,并且愈演愈烈。它增加了社会总就业成本,降低了社会总福利水平,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不当配置,并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就业年龄歧视的原因和结果,提出了求职者个体劳动生产率信息的缺失、雇主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以及较高的雇佣成本是产生年龄歧视的根本原因的观点。
关键词:
年龄歧视 雇佣歧视 年龄倾向 年龄取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雨峰
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创新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研究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的路径,既有助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应对。文章基于现代歧视理论和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实证检验不同年龄群体的年龄歧视感知对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1)我国存在明显的年龄歧视问题,组织中老龄员工的年龄歧视感知最严重,年轻员工次之。(2)年龄歧视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年轻员工相比,年龄歧视对老龄员工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负面影响更大。(3)组织支持和组织承诺的提升在缓解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消极影响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政府应从制度层面消除年龄歧视,引导企业通过提升员工的组织支持和组织承诺缓解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的消极影响,以激发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雨峰
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创新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研究年龄歧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的路径,既有助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应对。文章基于现代歧视理论和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实证检验不同年龄群体的年龄歧视感知对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1)我国存在明显的年龄歧视问题,组织中老龄员工的年龄歧视感知最严重,年轻员工次之。(2)年龄歧视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退缩行为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年轻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孟凡强 初帅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当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场主力时,歧视是否也发生了改变?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职业分割的视角考察了户籍歧视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在不同年龄群组间呈现U形特征,这主要缘于职业内同工不同酬的U形变化,职业进入歧视随年龄减小而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职业内同工不同酬的U形变化源自于城镇流动人口的工资优惠,70后—85后的中生代城镇流动人口获得的职业内工资优惠较小,年龄较大的70前和年龄较小的90后、95后群组获得的工资优惠较大,而城镇流动人口职业进入优惠的年龄趋势也是职业进入歧视随年龄减小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越年轻的城镇流动人口获得的职业进入优惠越小,这表明当前户籍歧视更多地表现为对城镇流动人口的就业优惠。据此,文章建议应注重户籍歧视的年龄差异和形式变化,更多采用竞争性的差异化措施吸引人才,以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人才的充分流动和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户籍歧视 职业分割 年龄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丽红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314名企业临退休员工,检验了年龄歧视、工作疏离感和临退休焦虑对临退休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歧视对临退休员工的工作退缩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工作疏离感和临退休焦虑在此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和调节作用,即年龄歧视会诱发临退休员工的工作疏离感,进而产生工作退缩行为,高临退休焦虑的个体,年龄歧视对其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更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丹 杨燕绥
目的:基于年龄组的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情况,观察年龄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某市医保部门所提供的2005—2014年期间分年龄组的医保基金支出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2559岁年龄的医保基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偏高;70岁以上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6%,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占总支出占比和年均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2013年的增长率仅为6.93%;但是,人均医疗费用高于其他年龄组,次均医疗费用在10元以上的有所增加。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年龄增加则医疗费用增加;供给侧分级诊疗、需求
关键词:
年龄组 医保基金 医疗费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安 陶雅 陈瑞
延迟退休是适应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延迟退休新政的实施,必然带来工作场所中员工年龄更加多元化,年龄偏见问题也可能因此加剧,进而影响个体的工作行为。本文聚焦工作场所年龄多元化和年龄偏见的研究文献,诠释了年龄多元化、年龄偏见的内涵和度量,揭示了工作场所中年龄多元化和年龄偏见之间的关系,提炼了工作场所中年龄偏见的影响因素,剖析了工作场所中年龄多元化和年龄偏见对个体或群体工作行为的影响。最后,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年龄多元化影响工作行为的跨层整合模型,并提炼了该模型对我国企业落实延迟退休新政带来年龄多元化管理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安 陶雅 陈瑞
延迟退休是适应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延迟退休新政的实施,必然带来工作场所中员工年龄更加多元化,年龄偏见问题也可能因此加剧,进而影响个体的工作行为。本文聚焦工作场所年龄多元化和年龄偏见的研究文献,诠释了年龄多元化、年龄偏见的内涵和度量,揭示了工作场所中年龄多元化和年龄偏见之间的关系,提炼了工作场所中年龄偏见的影响因素,剖析了工作场所中年龄多元化和年龄偏见对个体或群体工作行为的影响。最后,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年龄多元化影响工作行为的跨层整合模型,并提炼了该模型对我国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庆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局面,这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并且这种特殊国际收支结构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提出当前我们不能陶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美丽光环之中,要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隐忧,并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应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建华 王思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企业采取向初次购买其产品的客户提供首单免减或活动补贴的价格差异化策略。这种作为一种营销工具的定价差异化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不足问题,影响这种价格策略的有效实施。本文通过梳理价格差异化策略(BBPD)的国内外文献,结合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有关企业价格差异化策略的19条核心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影响因素的递阶模型,划分出企业价格差异化策略影响因素的五个层级结构关系,并对各层级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如制定推荐奖励策略,以持续吸引用户,增加用户黏性;制定相关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价格策略,在公平竞争的范围内实现企业贡献的最大化等,为企业实施价格差异化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价格歧视 价格差异化策略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鼎棣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会采取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企业,但是投资企业实际的经营运作水平不能被事先掌握。同时,地方政府也存在嫌贫爱富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各地实际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多少都会存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歧视行为。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以为适当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上的依据。
关键词:
招商引资 动态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凤 齐锦秋 肖辉 陈玉竹 谢九龙 黄兴彦
以四川产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标准GB/T 15780-1995《竹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与竹材径向加压抗弯性质测定方法,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对竹龄为0.54.5 a的竹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为硬头黄竹择龄伐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竹龄在0.54.5 a间,竹材生材含水率、干缩率逐渐减小,基本密度逐渐增大;(2)竹龄为3.5 a时,竹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达到最大,顺纹抗剪强度达到稳定;(3)由竹秆基部至梢部,竹材生材含水率、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