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4)
- 2023(12943)
- 2022(9987)
- 2021(9153)
- 2020(7344)
- 2019(16137)
- 2018(16110)
- 2017(31041)
- 2016(16709)
- 2015(18666)
- 2014(18554)
- 2013(18067)
- 2012(16131)
- 2011(14214)
- 2010(14574)
- 2009(13782)
- 2008(13896)
- 2007(13111)
- 2006(11837)
- 2005(10878)
- 学科
- 业(85185)
- 济(72098)
- 经济(72004)
- 企(68326)
- 企业(68326)
- 管理(60067)
- 农(46356)
- 农业(31066)
- 业经(30757)
- 方法(24519)
- 财(22457)
- 中国(21649)
- 技术(17142)
- 务(16800)
- 财务(16763)
- 财务管理(16750)
- 制(16734)
- 数学(16713)
- 数学方法(16553)
- 企业财务(15791)
- 策(15648)
- 地方(15534)
- 划(13793)
- 体(13446)
- 和(13428)
- 理论(13325)
- 发(12816)
- 贸(12508)
- 贸易(12499)
- 易(12165)
- 机构
- 学院(240694)
- 大学(228236)
- 济(102113)
- 经济(100122)
- 管理(97493)
- 理学(82976)
- 理学院(82267)
- 管理学(81244)
- 管理学院(80809)
- 研究(75458)
- 中国(61691)
- 农(52100)
- 京(47304)
- 财(45729)
- 科学(42873)
- 江(39759)
- 农业(39230)
- 业大(37496)
- 所(36669)
- 中心(35793)
- 财经(35607)
- 研究所(32629)
- 经(32170)
- 州(31104)
- 范(28959)
- 北京(28936)
- 经济学(28911)
- 师范(28743)
- 经济管理(28529)
- 院(26983)
- 基金
- 项目(153224)
- 科学(122456)
- 研究(120119)
- 基金(109481)
- 家(92869)
- 国家(91811)
- 科学基金(80825)
- 社会(78021)
- 社会科(73478)
- 社会科学(73457)
- 省(63868)
- 基金项目(58167)
- 教育(53475)
- 编号(51794)
- 划(50304)
- 自然(48808)
- 自然科(47680)
- 自然科学(47672)
- 自然科学基金(46862)
- 资助(41778)
- 成果(40499)
- 业(36211)
- 发(36001)
- 创(35220)
- 课题(34913)
- 重点(33780)
- 部(33405)
- 制(31991)
- 创新(31965)
- 国家社会(31561)
- 期刊
- 济(129652)
- 经济(129652)
- 研究(68563)
- 农(56594)
- 中国(53237)
- 管理(39517)
- 农业(37918)
- 财(37304)
- 科学(32190)
- 学报(30586)
- 业经(29294)
- 教育(25668)
- 融(25424)
- 金融(25424)
- 大学(25246)
- 技术(24200)
- 学学(23964)
- 业(20009)
- 经济研究(17889)
- 问题(17470)
- 财经(17404)
- 经(15126)
- 农村(14658)
- 村(14658)
- 农业经济(14485)
- 技术经济(14030)
- 世界(13640)
- 现代(13045)
- 商业(12574)
- 版(12528)
共检索到374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锋瑞
本文结合甘肃近年来发展集雨节灌农业的实践,对集雨节灌与我国半干旱区农业水利化建设问题进入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阐明集雨节灌是我国半干旱区农业水利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
关键词:
半干旱区,集雨节灌,农业水利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西宁 吴普特 冯浩 汪有科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集雨补灌生态农业是在继承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成功技术基础上,对降雨调控利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降雨径流的富集叠加,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水肥光热因子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同步缓解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双重目标。集雨补灌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集雨补灌 生态农业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锋瑞 李树基
本文结合甘肃近年来发展集水农业的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深入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半干旱地区雨养农业要摆脱干旱缺水制约,实现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选择和实施集水农业发展方略的新思路。同时,还就半干旱地区如何有效实施这一发展方略,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我国西部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干旱、风沙、盐碱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为开发利用这一区域,人们都在探寻其治理环境的途径、措施,就此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观点以供磋商。1 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治理的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问题 环境的演化有自然原因,更离不开人类自身的原因。历史上林草荫郁的黄土高原,现在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法稳 尚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是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雨水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集水型生态农业 ,它不仅适应于当地的雨水等自然资源条件 ,更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易于在农户水平上推广 ,并且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同时也为“退耕还林 (草 )”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西部农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多种区位特色和优势 ,是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林草植被建设不可分割。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是改造传统粗放扩张式农牧业 ,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化西部农业 ,促使西部区域的第一性生产力、第二性生产力与农户经济生产力及区域生态服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区域政策上 ,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开发可以增加农户收入的新技术、新经营方式 ,实现传统农牧业的跨越式改造。在技术策略上 ,改过去的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 ,发展现代化山区农业和旱作农业 ;改过去的单一粮、薯、豆为多种多样的特色农牧业 ;改以往的放牧技术为退耕与禁牧结合 ,舍饲精养的现代化牧业方式 ;改长期靠天务农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 开发 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法稳,尚杰
集水型生态农业是适应西北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特点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通过采取使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措施,不但可以实现农民的脱贫,而且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与重建,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杜锋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灌草植被退化严重的关键问题 ,进行了长期的定位研究 ,提出了灌草植被封育、改良、立体配置等快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主要草地群落本氏针茅、百里香适宜封育期为 3~ 5a ,产草量可提高 5 1~ 7 5倍。大针茅适宜封育期为 5a ,产草量可提高 1 5~ 5 0倍 ;改良草地最佳组合荒山穴播为本氏针茅 +杂类草、达乌里胡枝子 +本氏针茅群落 ,产草量提高 6 1~ 6 4倍。撂荒地开沟种植为本氏针茅 +冷蒿、本氏针茅 +红豆草、本氏针茅 +达乌里胡枝子群落 ,产草量提高 4 6~ 4 8倍。荒山隔带耕翻种植为芨芨草、本氏针茅 +紫花苜蓿、本氏针茅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退化草地 恢复与重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存峰 王生林
采用替代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法对兰州农业多能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得出2008年兰州农业多功能价值为189.97×108元,其非经济功能价值是经济功能价值的2.87倍,表明当地农业系统不仅仅提供农产品和原材料,还具有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建立健全多功能农业运行、激励和补偿机制,推动农业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多功能价值 兰州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占斌
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西移,需旱区农业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其中心是提高有限水的高效利用,发展节水农业。本文根据我国西北旱区实际,通过对新技术革命目标和内容的分析,指出发展集雨农业的重要性与内容及前景
关键词:
旱区,集雨农业,新技术革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涛珍 郑垂勇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水利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金匮乏的观点,文章从分析农村水利存在问题入手,探讨了建立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农村水利固有属性和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从财政拨款、农业水权转让收益、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水价附加、资源水价等方面,研究了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筹集途径。
关键词:
农村水利 补偿 基金 筹资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永丽
一、流域发展计划启动的背景印度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展绿色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大规模进口成为历史,农业的年增长率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印度可以不再惧怕灾荒年景,1987-1988年的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安然渡过。尽管如此,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艳平
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实施战略的几个问题和现状 ,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艰巨性 ,并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战略 农业 劳动力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