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1)
- 2023(8379)
- 2022(7623)
- 2021(7307)
- 2020(6066)
- 2019(14286)
- 2018(14378)
- 2017(28162)
- 2016(15304)
- 2015(17265)
- 2014(17277)
- 2013(17101)
- 2012(15452)
- 2011(13801)
- 2010(13487)
- 2009(12187)
- 2008(11585)
- 2007(9813)
- 2006(8436)
- 2005(7073)
- 学科
- 济(58886)
- 经济(58821)
- 管理(44150)
- 业(41663)
- 企(35494)
- 企业(35494)
- 方法(30103)
- 数学(26134)
- 数学方法(25849)
- 农(14813)
- 财(14006)
- 中国(13983)
- 学(13330)
- 业经(12988)
- 地方(12018)
- 理论(10496)
- 和(10241)
- 贸(10134)
- 贸易(10130)
- 农业(9943)
- 易(9821)
- 技术(9631)
- 环境(9551)
- 务(9411)
- 财务(9350)
- 财务管理(9336)
- 制(9067)
- 企业财务(8851)
- 教育(8577)
- 划(8418)
- 机构
- 大学(213321)
- 学院(211217)
- 管理(90180)
- 济(79512)
- 理学(79373)
- 理学院(78543)
- 经济(77669)
- 管理学(77237)
- 管理学院(76872)
- 研究(66542)
- 中国(47551)
- 京(45197)
- 科学(43188)
- 财(34709)
- 业大(32658)
- 所(32639)
- 农(31549)
- 研究所(30153)
- 中心(29898)
- 财经(28870)
- 北京(28470)
- 江(28387)
- 范(27929)
- 师范(27698)
- 经(26304)
- 农业(24784)
- 院(24482)
- 州(23856)
- 商学(22755)
- 师范大学(22558)
- 基金
- 项目(152758)
- 科学(119823)
- 研究(112076)
- 基金(110619)
- 家(95739)
- 国家(94946)
- 科学基金(82189)
- 社会(68539)
- 社会科(64877)
- 社会科学(64859)
- 基金项目(60017)
- 省(59690)
- 自然(55003)
- 自然科(53702)
- 自然科学(53692)
- 自然科学基金(52705)
- 教育(51034)
- 划(50227)
- 编号(46586)
- 资助(45643)
- 成果(36946)
- 部(33311)
- 重点(33310)
- 创(31765)
- 发(31662)
- 课题(31108)
- 创新(29477)
- 科研(29399)
- 项目编号(29083)
- 大学(28601)
共检索到289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立群
指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定价主要依据箱型和运输距离分别计算运价率和运费,而公路和水路是根据市场供需波动灵活制定运价的,致使港口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客户集装箱运输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口企业选择集装箱铁水联运的积极性。就存在问题将从集装箱铁水联运运价系统结构、铁路和水路运价特点及影响运价的运输市场供需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拟找出适应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营主体和需求主体且有利于综合运输市场有序竞争的定价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立群
在分析我国长江沿线铁路、水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和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集装箱铁水联运水路铁路寡头竞争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利用铁水联运通道衔接沿线城市和港口,扩展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形成沿线产业集群,通过发展港口纵深腹地货物的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宇 张哲辉
针对目前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的现状和货源分布现状,从运输价格、基础设施、运输时效、铁路改革、环境影响、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集装箱 铁水联运 影响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哲辉 曹宇 邹伟宏
以外贸数据为基础,通过假设不同的市场环境,预测了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的需求。指出目前我国中短途铁路运输价格不具备优势、港口端和内路端基础设施薄弱、铁路运输时效性弱、铁路改革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并预测2020年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需求约为260万TEU,市场条件改善后中短途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将跨越式增长,到2020年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需求将达到830万TEU。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德占
创新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营管理模式,提高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输效率和效益,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集装箱运输"门到门"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从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集装箱 铁水联运 集装箱运输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王德占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通过优化运输通道布局、减少运输环节、缩短运输周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促进节能减排,是国际物流运输业的主流运输方式。其中,集装箱铁水联运以其更便捷、高效和易于管理等优势已经成为全球物流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哲辉 曹宇 邹伟宏
以外贸数据为基础,通过假设不同的市场环境,预测了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的需求。指出目前我国中短途铁路运输价格不具备优势、港口端和内路端基础设施薄弱、铁路运输时效性弱、铁路改革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并预测2020年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需求约为260万TEU,市场条件改善后中短途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将跨越式增长,到2020年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需求将达到830万TEU。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慧荣 朱晓宁 钱继锋
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非线性、高阶次复杂系统。为了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预测的精度,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方法,考虑系统中腹地经济、对外贸易、运输需求、港口、铁路建设投资等多个基本要素,构建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基本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SD(System Dynamics)模型,并应用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且预测精度较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慧荣 朱晓宁 钱继锋
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在描述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集装箱海铁联运与腹地经济、装备技术、其他集疏运方式、环境、安全、运输政策及运输价格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海铁联运 集装箱运输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焱旭 李勤真 浦焱 祖秉松
主要介绍近年来我军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开展基于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发展军民融合的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民融合 集装箱 军事运输 多式联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嵇莉莉
鉴于铁路运力不足导致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困难,制约了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实情况,根据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建立基于水陆联运的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模型,通过MATLAB程序设计对模型求解,并对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提出建议。
关键词:
铁路集装箱 空箱调运 水陆联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斌 冯琳玲 黄茂生
为了优化集装箱的多式联运流程,有效控制成本,将对影响集装箱多式联运成本控制优化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成本优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建模的基本思想、传统集装箱多式联运模型构建以及成本控制优化模型的建立方面探讨了其成本优化控制方法。
关键词:
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 成本控制 成本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綦潘安 计明军 冯泽 祁佳
为给多式联运经营人提供更加合理的集装箱运输方案,综合考虑运输方式班期限制和运力约束影响因素,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不同收发地、不同时间窗的多OD对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具体特点,利用带精英保留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算法具有稳定性。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多算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当添加班期约束时,等待时间增加,能够避免提前到达终点;当添加运力约束时,能够避免货物同时流向优势路段造成的拥堵。
关键词:
集装箱 多式联运 多任务流 遗传算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俊 温想 梁晓磊
为充分贴合长江集装箱多式联运场景,在分析长江多式联运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考虑不确定运价及不同航段航道通航条件影响,以包含运输周转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不确定条件下长江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蒙特卡洛仿真与改进的狼群算法实现模型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改进的狼群算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公路运输能有效控制运输的时间成本,铁路与水路运输在运输经济性与绿色性方面更具优势。在长江航道通航能力与最大中转次数限制下,运输任务将选择较高成本运输方案以满足航道与托运人要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潇 孙常虹
针对集装箱多式联运货流分配问题,把枢纽港口、喂给港和内陆中转站看成三层节点,构建基于超网络的货流分配模型,当各节点间达到整体最优时,多式联运系统才达到均衡。引入变分不等式理论,实施改进后的投影算法,最后以案例验证了此法的有效性,为集装箱多式联运货流分配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集装箱多式联运 超网络 货流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