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9)
2023(17275)
2022(14213)
2021(12784)
2020(10405)
2019(23239)
2018(22783)
2017(42956)
2016(22699)
2015(24744)
2014(24558)
2013(24320)
2012(22493)
2011(20331)
2010(20870)
2009(19781)
2008(19360)
2007(17463)
2006(15879)
2005(14650)
作者
(63706)
(53461)
(53319)
(50128)
(34067)
(25146)
(23934)
(20383)
(20130)
(19123)
(18274)
(17855)
(17100)
(16966)
(16475)
(16269)
(15884)
(15407)
(15159)
(15127)
(13298)
(12972)
(12803)
(12458)
(12091)
(11862)
(11801)
(11772)
(10656)
(10546)
学科
(118998)
经济(118876)
(89580)
(79872)
企业(79872)
管理(79823)
方法(39494)
业经(35394)
(33730)
中国(31949)
(30540)
数学(29995)
数学方法(29737)
地方(29648)
农业(24267)
技术(22484)
(21231)
(20451)
财务(20417)
财务管理(20394)
企业财务(19331)
理论(19072)
(18275)
(17933)
(17771)
(17445)
贸易(17426)
(17188)
金融(17187)
(17033)
机构
学院(331472)
大学(324393)
(149831)
经济(147061)
管理(130420)
研究(112178)
理学(111037)
理学院(109868)
管理学(108424)
管理学院(107775)
中国(88345)
(68759)
(67679)
科学(63076)
(55252)
财经(53395)
(52015)
中心(50601)
(49723)
研究所(49115)
(48348)
经济学(46147)
北京(42768)
(42389)
业大(42092)
师范(42038)
(41211)
经济学院(41200)
(40216)
财经大学(39068)
基金
项目(209222)
科学(168332)
研究(159455)
基金(152388)
(129871)
国家(128632)
科学基金(113122)
社会(106394)
社会科(101037)
社会科学(101015)
(83969)
基金项目(80012)
教育(71696)
自然(68604)
(67901)
自然科(67086)
自然科学(67075)
自然科学基金(65956)
编号(63694)
资助(60157)
成果(51124)
(50762)
(48931)
重点(46840)
(45919)
创新(44807)
课题(44525)
国家社会(44365)
(42087)
发展(42051)
期刊
(184268)
经济(184268)
研究(105251)
中国(71170)
管理(57105)
(55481)
(48711)
科学(43243)
学报(40616)
教育(34799)
(33803)
金融(33803)
农业(33442)
大学(32638)
技术(32029)
业经(31481)
学学(30812)
经济研究(29506)
财经(27279)
(23897)
问题(22833)
技术经济(20479)
(19291)
(17919)
商业(17395)
世界(17264)
现代(17217)
国际(15693)
科技(15648)
经济管理(15622)
共检索到522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丹  彭华涛  张国庆  
创业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趋势,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有加速作用,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特别突出表现为城乡发展失衡,本文在国内外"创新创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关系"、"地区及城乡创业差异"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层次和空间集聚视角出发,探讨了我国城市和农村创业差异、集聚效应对各自区域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等问题,提出了"集聚、创业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框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来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颖  田甜  李安平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实现区域产业互动和市场对接的重要驱动,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均衡增长为实现经济融合发展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可能,这一问题也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拓展的流通业一体化指标评估体系,本文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进行测度;进而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业非均衡发展的形成和破解机制,采用GMM模型实证考察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业非均衡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实现二者协同推进的具体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静  
本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11-2020年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化特征,两者在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而在西部地区呈现出负向关系,并且这一结果同时适用于消费绝对差距及相对差距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情形,而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东西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作用机制的差异性。提出要优化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为居民消费扩展提供流通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培基  李丽娜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甘肃省城乡发展呈现出诸多的不协调与不和谐,尤其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将是摆在其统筹城乡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就甘肃省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状况和消费水平状况两个维度,对其城乡发展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差距形成的内在机制、对策与措施做了相应的探讨。结果表明:⑴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收入结构、储蓄水平等方面差距仍较为显著,且不断扩大;城乡居民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差距明显,城镇消费层次高于农村,但其消费倾向实现逆转。⑵历史产业结构基础、城乡社会"二元"体制、城镇化水平滞后和城乡二元结构强度是影响甘肃省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⑶提出应从加快城乡产业发展融合、打破制度体制分异、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富政  
2016年9月23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大国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大国经济论坛2016年学术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供需均衡、内外平衡与大国发展"。来自哈佛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商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新形势,对供需均衡、内外平衡与大国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冬吾  
改革开放后,金融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乡居民在收入方面呈现很大的差距。金融的非均衡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目前社会和专家学者一直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且具有较大的争议性。文章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对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带来影响的原因,并从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两方面研究和探索缩小收入差距的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冰茹  王辉  栾维新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分析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差异的变化,将区域经济差异按照沿海、中部和辽西北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的分解。研究表明:1990-2008年,辽宁全省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但未超过国际警戒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部分,辽宁中部地区对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均有较大贡献。因此非均衡发展模式仍有一定的空间,三大区域经济战略的提出将有效促进地区发展,但辽宁中部城市群整体实力的提升值得关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段雨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地区间税负差异是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要素可否自由流动,税负差异均通过影响地区的要素变动,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的地区税负差异导致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玮娜  张耀辉  
一直以来,创业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但大量针对发达国家的纵向研究以及不同国家间的比较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发展状态在一国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间的多样性以及创业活动本身的异质性,创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从发达国家、低收入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三个方面回顾和梳理了宏观视角下创业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在创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探究了其与不同经济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创业研究在经济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杨博旭  黄莉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杨博旭  黄莉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兰  薛向岭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意义重大,为了评价和解析城乡经济发展现状,研选城乡经济发展对策,本文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配置为观测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我国各省市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