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8)
- 2023(12320)
- 2022(10368)
- 2021(9585)
- 2020(7820)
- 2019(17893)
- 2018(17773)
- 2017(33595)
- 2016(18453)
- 2015(20786)
- 2014(20732)
- 2013(20402)
- 2012(19293)
- 2011(17767)
- 2010(18278)
- 2009(16863)
- 2008(16662)
- 2007(15197)
- 2006(13769)
- 2005(12728)
- 学科
- 济(87084)
- 经济(86992)
- 管理(48754)
- 业(44745)
- 企(34927)
- 企业(34927)
- 方法(32856)
- 数学(28665)
- 数学方法(28042)
- 中国(27574)
- 地方(26035)
- 农(21876)
- 业经(18471)
- 学(18382)
- 财(14932)
- 农业(14855)
- 地方经济(14274)
- 制(13945)
- 贸(13743)
- 贸易(13728)
- 发(13619)
- 理论(13580)
- 融(13525)
- 金融(13524)
- 环境(13435)
- 银(13252)
- 银行(13214)
- 易(13137)
- 行(12845)
- 和(12030)
- 机构
- 学院(268255)
- 大学(266533)
- 济(105604)
- 经济(103005)
- 研究(99385)
- 管理(97393)
- 理学(82528)
- 理学院(81388)
- 管理学(79382)
- 管理学院(78899)
- 中国(75281)
- 科学(64820)
- 京(60247)
- 所(52478)
- 农(49439)
- 研究所(47479)
- 财(46796)
- 中心(44647)
- 江(43131)
- 业大(41377)
- 农业(38783)
- 北京(38554)
- 范(38474)
- 师范(37994)
- 院(36601)
- 财经(36082)
- 州(34934)
- 经(32486)
- 省(32280)
- 经济学(31491)
- 基金
- 项目(176423)
- 科学(138475)
- 基金(125867)
- 研究(124304)
- 家(112022)
- 国家(111124)
- 科学基金(94254)
- 社会(77852)
- 社会科(73735)
- 社会科学(73715)
- 省(71040)
- 基金项目(65652)
- 自然(62573)
- 自然科(61175)
- 自然科学(61158)
- 划(60263)
- 自然科学基金(59988)
- 教育(57250)
- 资助(52871)
- 编号(49662)
- 发(43396)
- 重点(40875)
- 成果(40189)
- 部(37117)
- 课题(36757)
- 创(36077)
- 发展(34107)
- 创新(33865)
- 计划(33626)
- 展(33577)
共检索到422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文学
一、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微观单位:如企业;集聚经济效益的研究对象是宏观单元,如城市和区域。 1.城市集聚经济效益与城市集聚的区域经济效益 城市集聚经济效益,是指城市规模扩大后引起企业某些外部经济增加。最终带来整个城市的集聚效益。于此,有许多文章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本文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规律,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独立效应分别表现出不显著和显著促进的特征,协同效应依次起到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而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均不显著;进一步引入城市规模的虚拟变量,多样化产业集聚至少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的一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只对小城市释放了经济发展红利。因此在比较优势下,中等及以上城市应选择多样化的产业集聚模式,"小而精"的专业化产业集聚模式与小城市发展更为契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阳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久文
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其自身有突出的运行特点、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区域经济的内容及模式 ,可以正确制定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当中 ,应当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国家和地区发展 西部大开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起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区域经济体。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需要人口和资源的流动,轨道交通在这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基于此,阐述了轨道交通的概念,结合轨道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轨道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区域经济 作用 优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伟民 蒋华园
城市化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城市化发展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实行的城市发展政策。我们通过合理城市规模的界定 ,确定出 10 0—40 0万人的城市规模的净规模收益最大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 ,作者提出调整现有城市发展政策 ,从积极发展小城镇转向发展较大规模城市的轨道上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士杰
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教育事业发展上,不仅教育的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而且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教育发展的规模是教育发展的数量指标,它不仅能表示教育发展的现状,表示教育普及的程度,而且还能显示教育发展的存量,即一国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一般都用三级教育的入学率、成人文盲率和万人大学生数来表示教育发展的规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齐义军 付桂军
本文在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视角重新界定了资源诅咒,认为避免资源诅咒的最好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源诅咒 RAI 民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允春
随着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中枢机场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 ,重点论述了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的作用 ,以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
中枢机场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健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区域不协调由来已久,但是近些年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提上议事内容。本文揭示了我国区域不协调的现状,并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刻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四项目标,处理三对关系,实施五项措施。
关键词:
区域协调 政府作用 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岩 房伟
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就是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区域经济 金融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华涛,桂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陈钊
在经济向东部沿海集聚的过程中,只要促进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和土地开发指标的跨地区交易,经济集聚与区域平衡不矛盾,城乡融合与城市发展不矛盾,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也是不矛盾的。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是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是一条平衡与效率携手并进的道路。
关键词:
集聚 平衡 城乡 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 王书国 陈爽 陈振光
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和各种企业团体捆绑在一种互相依存和互相联贯的网络关系中。在当前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一体化时代,由于城镇连绵迭加、资源要素集中,产业集团重组、交通信息网络化和人群流动化加快等等因素的汇合,给城市化地区带来新的现象。发达地区孕育着“城市群现象”越来越突显。文章就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生成规律、发展过程中的因子及其空间组织系统若干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探索,并提出了城市群现象的空间结构的四种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