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9)
2023(15079)
2022(12522)
2021(11221)
2020(9397)
2019(20412)
2018(19917)
2017(37970)
2016(20192)
2015(21785)
2014(20979)
2013(20727)
2012(18688)
2011(16743)
2010(16964)
2009(16177)
2008(15757)
2007(14022)
2006(12649)
2005(11507)
作者
(58761)
(49207)
(49134)
(46372)
(31314)
(23600)
(21949)
(19052)
(18521)
(17167)
(16963)
(16014)
(15599)
(15579)
(15197)
(14985)
(14588)
(14325)
(14170)
(14046)
(12348)
(11982)
(11982)
(11333)
(11083)
(10875)
(10756)
(10692)
(9716)
(9572)
学科
(109749)
经济(109649)
(86175)
(78033)
企业(78033)
管理(73531)
方法(40636)
数学(32188)
业经(32139)
数学方法(31978)
(29410)
(27946)
中国(22524)
地方(22345)
农业(21566)
(20696)
财务(20679)
财务管理(20665)
企业财务(19608)
技术(18210)
(17806)
(16185)
(16169)
(16148)
贸易(16137)
(16107)
(15921)
(15605)
理论(14923)
(14815)
机构
学院(298604)
大学(289616)
(137447)
经济(135226)
管理(117657)
理学(101864)
理学院(100829)
管理学(99432)
管理学院(98892)
研究(98089)
中国(76030)
(59857)
(58805)
科学(58500)
(54095)
(49391)
财经(48261)
业大(44992)
研究所(44691)
(44597)
(43854)
中心(43758)
经济学(42790)
农业(42729)
经济学院(38457)
北京(35917)
财经大学(35447)
(34842)
(34817)
商学(33947)
基金
项目(196792)
科学(157155)
基金(146012)
研究(139778)
(128147)
国家(127025)
科学基金(110685)
社会(94748)
社会科(90096)
社会科学(90073)
(78135)
基金项目(77497)
自然(71377)
自然科(69852)
自然科学(69832)
自然科学基金(68651)
(63707)
教育(62033)
资助(58344)
编号(53549)
(44248)
重点(44142)
(43685)
(42757)
(42564)
创新(40614)
国家社会(40241)
成果(40058)
科研(37417)
人文(36945)
期刊
(159398)
经济(159398)
研究(85767)
中国(51057)
(50312)
管理(48961)
(48930)
学报(44037)
科学(42967)
农业(34419)
大学(33513)
学学(32817)
业经(27071)
经济研究(26748)
技术(26660)
(25407)
金融(25407)
财经(25114)
(21861)
(20621)
问题(20427)
技术经济(18959)
教育(17798)
商业(15738)
(15632)
世界(15588)
现代(15487)
统计(14685)
(14126)
(13374)
共检索到439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鑫  朱英明  李玉见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通过纳入集聚经济的LP半参数模型估计了集聚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截尾分位数回归分析集聚经济下的企业空间选择。研究发现:集聚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生产率分布普遍表现出尖峰长尾的特征。在该分布影响下,集聚经济的水平效应不显著,而分类效应显著。在分类效应下,本地市场效应则是企业空间集聚的主要动力,表现为企业向大市场地区集聚。专业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效率水平的企业上:专业化经济影响下,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效率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高效率企业表现出集聚的偏好;城市化经济影响下,高生产率企业普遍表现出逃避倾向,表明多样化经济地区不利于高生产率企业成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萍  李平  吕大国  江飞涛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模型与标准集聚模型相结合的嵌套模型,采用1999~2007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及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1999~2007年全国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集聚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即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低效率企业倾向选择中小城市回避市场竞争,即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2)1999~2002年及2003~2007年分时段全国样本检验结果及比较显示,在两个不同时间段,经济集聚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陶锋  杨雨清  褚简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在省份、地级以上城市和区县三个地理层面,检验和比较了集聚外部性的三个源泉影响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同一地理层面,投入共享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劳动力池次之,知识溢出最小。分地理层面来看,投入共享效应在省份层面最明显,地级以上城市层面次之,区县层面最小;省份和地级以上城市层面的劳动力池效应大于区县层面;知识溢出效应仅在城市和区县层面成立。同时,集聚外部性的相对重要性还依赖于地区市场化进程和行业技术水平。文章结论有利于更深入理解集聚外部性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打开集聚经济的地理黑箱,也能够为公共政策在不同行政区划层次的精准发力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工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率差异越大,工业越趋于集聚;(2)企业生产率下界对工业集聚没有影响;(3)生产率异质性与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方向相反,两者对经济集聚具有替代性作用。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库和省份宏观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再平衡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工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率差异越大,工业越趋于集聚;(2)企业生产率下界对工业集聚没有影响;(3)生产率异质性与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方向相反,两者对经济集聚具有替代性作用。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库和省份宏观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再平衡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跃峰  
本文主要在控制企业自身特征因素的前提下将空间集聚分为行业内集聚和行业间集聚,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空间集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良举  王永培  袁平红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半参数方法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使用分位数方法识别中心区企业生产率优势的来源,揭示经济集聚以及异质性企业非随机的区位选择带来的选择效应与分类效应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心区企业生产率优势可能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与分类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大多数制造业细分行业而言,集聚效应显著提高了中心区企业的生产率;但是在部分细分行业中,在中心区集聚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生产率优势。此外,在少数细分行业中发现了双边分类效应存在的证据。上述发现从企业异质性视角为中心区企业生产率优势的来源以及中国地区生产率差异提供了一种新的微观解释,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嵇正龙  郑江淮  肖艳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异质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源于集聚效应,或者选择效应,抑或两者共同作用。江苏实施南北结对帮扶政策,推动制造业从南往北梯度转移,促进了区域间均衡发展,也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为了识别、分析江苏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势来源于集聚效应还是选择效应,选择2000—2020年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散点拟合、面板回归“、左断尾—右移动”系统识别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苏全域和苏南地区的制造企业同时存在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且集聚效应大于选择效应,苏中和苏北地区主要表现为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江苏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布局获取空间外部经济,而政府则可以通过优化南北帮扶政策提升江苏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峰   姜竹青  
数字化转型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的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还会赋予企业的空间集聚形态以更为明显的网络特性。本文在社会网络理论和空间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企业数字化和集聚网络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基于2001~2020年沪深上市制造业企业和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和集聚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企业集聚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空间作用边界为50公里,该范围内企业数字化和集聚网络均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二者在推进生产率提升中还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和相互强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外溢效应是企业数字化和集聚网络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机制,且多样化知识外溢的作用明显强于专业化知识外溢;集群内知识学习网络的发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和金融危机冲击均有效强化了企业数字化和集聚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及其协同效应;企业数字化和集聚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依赖于企业所在行业类型及所有制性质等方面。本文不仅为研究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数字经济下的企业集聚形态转变提供了证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门闯  刘婷  
本文采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外资企业与我国地区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并从企业规模、控制权性质两个维度分析不同外资企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系的路径差异。结果发现:外资企业与地区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主要是外资企业与其前后关联行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外资企业与同行业的集聚并未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外商独资企业与其前后向关联行业的集聚均存在互动促进,且外商独资与其后向关联行业的集聚之间形成的互动促进是外资企业与我国产业集聚互动促进的主要路径;中外合资企业仅与其前向关联行业集聚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促进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韦曙林  欧梅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中引入产业集聚的不确定性降低和"必要沉没成本"消化两大效应,利用数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方向和大小与其资产专用性水平密切相关,即资产专用性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得到产业集聚的生产率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也利用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所得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结论是产业集聚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但受企业自身资产专用性的抑制。因此,在产业政策上,政府在除适度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外,更应通过在集聚区域内建立稳定的资产流动共享机制并以制度化手段规范市场、降低进入退出壁垒来促使产业集聚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好地发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韦曙林  欧梅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中引入产业集聚的不确定性降低和"必要沉没成本"消化两大效应,利用数理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方向和大小与其资产专用性水平密切相关,即资产专用性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得到产业集聚的生产率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也利用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所得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结论是产业集聚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但受企业自身资产专用性的抑制。因此,在产业政策上,政府在除适度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外,更应通过在集聚区域内建立稳定的资产流动共享机制并以制度化手段规范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冯猛  李方文  
本文以1998~200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业企业为素材,应用Levinsohn-Petrin半参估计方法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结构性因素,考察了县级层面产业集聚的主要形式——专业化和多样化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我们发现:(1)两种方法得出的TFP增长走势基本相似,技术效率改善与前沿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结构性因素,但在总体上前者的贡献份额高于后者;(2)专业化经济对TFP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多样化经济不具这一功效;(3)专业化经济通过技术效率改善来促进TFP增长,且其作用渠道是行业内厂商平均规模;(4)多样化经济虽然能够促进前沿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杨先明  
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视角下贸易便利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2000-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贸易便利化分领域指标,还是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数,推进贸易便利化会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进步,尤其促进处于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行业企业的生产率进步。此外,相对于东部企业、出口企业、低中间品进口依赖行业企业及外资企业而言,贸易便利化分别对中西部企业、非出口企业、高中间品进口依赖行业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作用更大,尤其是对非出口企业和本土企业中处于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在全面整理199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并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出口规模两类集聚指标,识别城市溢出和城市-行业溢出两种溢出效应,讨论集聚对于解释中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城市集聚和城市-行业集聚均能促进企业出口,而城市集聚更能降低企业出口的生产率阈值要求,使得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同样可以出口。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集聚效应对于规模报酬递减行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影响更为明显。本文从城市集聚的角度解释中国企业出口决策与生产率的关系,与现有经验研究成果互为补充,这既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中国的出口模式,又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