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6)
2023(16930)
2022(13980)
2021(12722)
2020(10601)
2019(24069)
2018(23567)
2017(45335)
2016(23859)
2015(26631)
2014(26204)
2013(26049)
2012(23854)
2011(21186)
2010(21503)
2009(20093)
2008(19567)
2007(17310)
2006(15373)
2005(14098)
作者
(66352)
(55596)
(55235)
(52293)
(35557)
(26274)
(25054)
(21551)
(21124)
(19768)
(18977)
(18486)
(17608)
(17525)
(16988)
(16882)
(16568)
(15933)
(15869)
(15824)
(13786)
(13567)
(13433)
(12970)
(12463)
(12409)
(12215)
(12017)
(11003)
(10820)
学科
(127749)
经济(127635)
(97205)
(87463)
企业(87463)
管理(85987)
方法(48448)
数学(39145)
数学方法(38756)
业经(35239)
(32755)
(32658)
中国(30597)
地方(28531)
(24021)
财务(23970)
财务管理(23939)
农业(23335)
企业财务(22779)
(21273)
技术(20858)
(19148)
(18598)
贸易(18580)
理论(18319)
(18234)
(17955)
(17891)
(17754)
环境(16948)
机构
学院(346752)
大学(339030)
(158736)
经济(156042)
管理(141283)
理学(121136)
理学院(119989)
管理学(118413)
管理学院(117748)
研究(112160)
中国(88688)
(71532)
(70172)
科学(62799)
财经(56750)
(54346)
(52527)
中心(51715)
(51440)
(50784)
经济学(48604)
研究所(48482)
业大(45316)
北京(43902)
经济学院(43429)
财经大学(41774)
(41543)
(41504)
师范(41182)
(40488)
基金
项目(223771)
科学(180371)
研究(167666)
基金(164970)
(140733)
国家(139441)
科学基金(123658)
社会(111577)
社会科(106084)
社会科学(106061)
(88605)
基金项目(86740)
自然(77548)
教育(76368)
自然科(75840)
自然科学(75826)
自然科学基金(74517)
(72237)
资助(67045)
编号(66722)
(52693)
成果(51951)
(49868)
重点(49730)
(49445)
国家社会(46620)
课题(45623)
创新(45463)
教育部(43978)
人文(43929)
期刊
(185091)
经济(185091)
研究(104669)
中国(66765)
管理(59653)
(59561)
(47058)
科学(44013)
学报(41846)
技术(35521)
大学(34209)
(33623)
金融(33623)
学学(32725)
农业(32321)
业经(31149)
教育(30663)
经济研究(29821)
财经(29452)
(25579)
问题(23617)
技术经济(21415)
(19170)
(17848)
商业(17821)
世界(17635)
现代(17323)
统计(17026)
财会(16602)
(16097)
共检索到52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柄全  谷人旭  王俊松  
以往集聚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专业化、多样化等为核心的外部集聚经济,对内部集聚经济关注不足。而在"多部门企业(Multi-unit firms)"组织方式背景下,单一企业的规模经济逐渐扩展为同一集团下属企业由于共同区位带来的内部集聚经济,重新发现内部集聚经济益发重要。文章旨在以华东地区整车集团新成立企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分析内部集聚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整车集团在某区域的从业人员总数每增加1%,该集团在该地设立下属企业的概率提升0.818%。纳入集团的初始位置、在投资地的投资时长和本地竞争等因素后,内部集聚经济的影响作用依然稳健。集团企业在同一价值链环节内部和不同价值链环节之间均会发生共同集聚。另外,加入内部集聚经济因素后,没有找到外部集聚经济稳健地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成  蒋士成  费方域  
我国引进FDI存在两个显著的现象,一是FDI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FDI引起的经济集聚现象明显。文章在一个三阶段技术转移和产品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分析FDI的区位选择以及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经济集聚。考虑到技术转移成本,FDI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以及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的地区。此外,如果某地区不具备这些基础条件,则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将受到限制,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经济集聚现象很难在这些地方发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修岩  张学良  
文章使用2004-2007年间中国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对集聚经济因素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分析和比较集聚经济的不同类型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相对作用方向和程度,文章构建了地区产业专业化、地区产业多样性和地区市场潜能等指标。同时,文章采用了泊松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有效解决了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的个数较多这一计数数据特征所带来的实证困难。研究发现,地区的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性和市场潜能等变量都对该地区期望进入的企业数量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从而证实了企业区位选择中集聚经济效应的显著存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战仁  方文君  
为研究"走出去"浪潮中新晋对外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信息成本与集聚经济视角的新晋对外投资企业区位研究框架,认为对外投资的新晋者对东道国(地区)的不了解决定了信息成本因素在其投资区位决策中的重要位置。基于二值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信息成本因素对新晋对外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比集聚经济因素更为显著的决定作用;实证结果中部分集聚经济因素不显著的原因,既可能与过度集聚的不经济效应有关,也可能是因集聚经济因素作用与信息成本因素息息相关所致;交叉项显著为正的系数估计证明了集聚经济因素作用的条件性,显示在信息成本越低国家(地区),集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大;在发达国家,集聚经济变量已成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斌斌  刘吉恒  
本文通过对外部性进行技术处理,构建了一个两区域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尝试分析集聚外部性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货币外部性对企业区位选择存在明显的离散效应,而技术外部性对企业集聚具有很强的促进效应;技术外部性的正效应要显著大于货币外部性的负效应,从而导致集聚是企业区位选择的最优策略。通过对企业区位选择动力的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技术异质性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动力来源,而作用机制是竞争与选择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军  崔春梅  陈菁菁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通过采集2008年全国265个设区城市的二位数制造业产业部门数据研究了集聚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模型检验和机理分析表明:集聚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更多地收敛于城市化集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更偏好于地方化集聚。同时对集聚经济的空间连续性效应的探索性研究发现,一些产业部门的集聚具有空间蔓延特性,毗邻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就业水平会对集聚区域空间走向产生影响。上述结论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萍  李平  吕大国  江飞涛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模型与标准集聚模型相结合的嵌套模型,采用1999~2007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及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1999~2007年全国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集聚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即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低效率企业倾向选择中小城市回避市场竞争,即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2)1999~2002年及2003~2007年分时段全国样本检验结果及比较显示,在两个不同时间段,经济集聚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帅  
通过收集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本文实证考察了金融资源集聚对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因素和金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均有显著影响,金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整体上要大于传统因素,并呈上升趋势,其中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区位选择,而证券业集聚则不利于企业区位选择;传统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市场需求和交通便利度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正效应,影响程度有上升趋势,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负效应,土地成本的影响程度略有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程度则有大幅度下降。在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中,金融因素总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贺灿飞  刘涛  满燕云  
基于2008年我国地级市新建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将集聚经济纳入地方政府竞争模型,考察工业用地价格竞争行为如何与集聚经济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和东部地区内部,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土地价格竞争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有限。虽然低地价总是有利于吸引投资的,但集聚经济的影响会超过土地价格竞争的影响,在企业区位选择中起到核心作用。然而,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行竞争时,由于集聚经济都比较弱,土地价格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要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振  沈言言  
PPP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化解财政压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世界银行PPI数据库内中国私人部门PPP投资的微观数据和254个地级市的经济特征数据,研究经济集聚对私人部门参与PPP投资区位选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集聚与私人部门参与PPP投资的区位选择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关系。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控制干扰政策的影响、采用不同的经济集聚指标以及门槛效应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PPP项目周期、项目所在地的营商环境以及市场潜力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当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程度时,较长的项目周期、良好的营商环境及市场规模可以放大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缓解经济过度集聚导致的私人部门参与下降问题。而私人部门出资占比和项目投资规模则会增强经济集聚的"拥挤效应",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鑫  朱英明  李玉见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通过纳入集聚经济的LP半参数模型估计了集聚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截尾分位数回归分析集聚经济下的企业空间选择。研究发现:集聚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生产率分布普遍表现出尖峰长尾的特征。在该分布影响下,集聚经济的水平效应不显著,而分类效应显著。在分类效应下,本地市场效应则是企业空间集聚的主要动力,表现为企业向大市场地区集聚。专业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效率水平的企业上:专业化经济影响下,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效率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高效率企业表现出集聚的偏好;城市化经济影响下,高生产率企业普遍表现出逃避倾向,表明多样化经济地区不利于高生产率企业成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兆国  史本山  
产业集聚是企业区位选择的结果,区位条件是企业区位选择的约束。产业集聚形成的集聚因子是集聚企业的区位决策面临约束,文章通过分析集聚区内的企业根据与其它企业经济关系来选择获得最大集聚因子的行为,得出企业的区位描述了集聚现象空间特征,揭示了集聚形成的机理的结论。为我国的地方政府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区域经济增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剑  
利用我国省级层面的企业R&D数据,应用面板模型对企业R&D的决定因素进行检验。计量结果表明,各区位因素的影响显著存在,集聚效应对后期R&D具有强烈的吸引,但影响程度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强于内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市场的开放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与R&D进行合作和交流为企业研发集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近年来,我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上升,但大部分流入了沿海开放地区。本文尝试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如此之大的原因,以求从中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另一影响因素——产业集聚,从而为如何吸引外资、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泽填  石理恒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而且还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研究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经济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经济集聚程度加强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1—200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这说明,推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有效地促进各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