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8.117.2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1)
2023(14928)
2022(12598)
2021(11598)
2020(9937)
2019(23079)
2018(22572)
2017(43365)
2016(23028)
2015(26482)
2014(26356)
2013(26343)
2012(24497)
2011(22227)
2010(22017)
2009(20701)
2008(20112)
2007(17586)
2006(15331)
2005(13831)
作者
(66711)
(56150)
(56018)
(53438)
(35831)
(26988)
(25541)
(21821)
(21340)
(19670)
(19245)
(18723)
(17727)
(17709)
(17534)
(17437)
(16613)
(16486)
(16116)
(16089)
(13900)
(13692)
(13585)
(12837)
(12807)
(12656)
(12295)
(11931)
(11364)
(11053)
学科
(121236)
经济(121131)
管理(65653)
(62908)
方法(53746)
(49734)
企业(49734)
数学(48705)
数学方法(48230)
中国(29046)
(27559)
(26126)
地方(23749)
业经(22108)
(21207)
贸易(21197)
(21111)
(20583)
农业(18658)
(18190)
环境(16203)
(16015)
财务(15971)
财务管理(15933)
(15849)
金融(15846)
(15494)
(15351)
银行(15320)
企业财务(15105)
机构
大学(343514)
学院(341494)
(159803)
经济(157101)
管理(133296)
研究(118527)
理学(115440)
理学院(114231)
管理学(112483)
管理学院(111837)
中国(90731)
(71188)
(69142)
科学(68546)
(58952)
财经(56174)
中心(53975)
(53753)
研究所(53510)
经济学(51424)
(51197)
(48666)
业大(48065)
经济学院(46320)
北京(44806)
农业(42204)
(42156)
财经大学(41816)
(41641)
师范(41232)
基金
项目(227631)
科学(181274)
基金(170128)
研究(164100)
(148072)
国家(146957)
科学基金(126981)
社会(108960)
社会科(103608)
社会科学(103585)
基金项目(88851)
(85680)
自然(80986)
自然科(79192)
自然科学(79169)
自然科学基金(77820)
教育(74919)
(72583)
资助(71143)
编号(63564)
(52229)
重点(51232)
成果(50640)
(49546)
国家社会(46990)
(46789)
教育部(45387)
创新(43999)
科研(43952)
人文(43641)
期刊
(171044)
经济(171044)
研究(101613)
中国(60344)
(53950)
学报(50024)
管理(48901)
科学(47904)
(47467)
大学(38610)
学学(36770)
农业(32466)
技术(30995)
(30421)
金融(30421)
经济研究(29465)
财经(28883)
教育(26133)
(24918)
业经(24478)
问题(22736)
(20205)
统计(20135)
技术经济(19642)
(18289)
世界(18222)
(17500)
国际(17237)
决策(16108)
理论(15325)
共检索到50277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柴志贤  黄祖辉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中国19个二位数行业的30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收敛性检验表明各行业的生产率增长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回归结果显示,不论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主要发现有:(1)专业化更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不太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2)多样化对一些行业的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与行业特征并无特别关联;(3)竞争效应总体影响较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行业的生产率提高,对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技术效率普遍有负面影响,但对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4)FDI对各行...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卫平  付军明  
本文在传统的两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纳入到研究框架中,形成三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1998—2011年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变迁和各地区工业TFP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震荡式的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2%,且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恶化对TFP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东部和西部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西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位居三大地区之首;东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工业T...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颜鹏飞  王兵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宇  胡雪燕  
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生产率、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主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拉动 (要素投入贡献率平均达 6 0 %) ,而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有 4 0 %,说明我国经济依然是粗放型增长 ,这不符合我国国情 ,必须改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艳玲  原鹏飞  
以制造业为例,本文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我国工业1996—2003年期间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所考察期间前几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后期技术效率的提高与技术进步共同成为促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说明我国工业增长的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但在提高产业经济运行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茹  王兵  卢金勇  
本文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0-2007年东部工业在考虑SO2和不考虑SO2排放情况下的效率、生产率增长及其成份的增长率,并且估计出了环境管制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结果发现:上海和广东处于生产前沿;考虑SO2排放后,生产率增长率下降;天津的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都最高,北京环境污染管制的成本最高;FD I投入、国有企业比重、资本劳动比、废气治理投资和环境管制成本对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义青   顾培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艳  刘亮  
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有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针对经济积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然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集聚对于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不考虑经济集聚的内生性问题,会得到向下偏误的结果。本文运用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具有内生性,它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静  雷厉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谷成  
文章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使用非参数的DEA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88-2006年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估计和测算,通过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来寻找农业TFP增长的源泉。实证表明,1988-2006年中国农业TFP增长较为显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上是顺周期的,各个省区的TFP增长差异性则较为明显。从其内部构成来看,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则很有限。另外,是否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对农业增长的作用,会对TFP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文章最终认为,应努力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农业技术扩散的各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解垩  
关于能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投入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能源对经济增长没有作用。本文对能源是否为生产函数中的生产要素进行证明。首先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3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然后检验了能源消费与生产率之间的联系。主要结论是:能源应作为相关的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当能源消费作为投入时,平均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比没有能源投入时上升了0.1%,平均技术进步上升了0.2%,技术效率下降了0.1%;技术效率下降的原因可能与大多数行业不重视能源节约有关,能源浪费影响了技术效率;各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  
文章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的方法探讨产业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又因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由其内部构成要素金融业技术进步和金融业技术效率决定,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层面来看,产业集聚对我国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却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只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洪  戴昌钧  
本文以人均资本作为投入指标,基于DEA前沿生产面,将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人均资本的规模效率变化和资本强度变化四项指标,给出了此四项指标的经济含义,并用劳动生产率的四重分解,分析了1999~2005年期间,影响中国省际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析表明,对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且由于技术扩散的作用,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工业生产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是资本深化,在这期间技术效率有轻微下降,并对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具有消极影响,而中国各省份普遍处于人均资本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萃  
从一个较新的城市等级体系视角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顶级城市,集聚程度持续上升,而制造业则呈现出由顶级城市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态势。基于对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实证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主要通过促进城市技术进步的机制来实现;而制造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这意味着城市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已发生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城市生产率提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进一步的动态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对特大城市生产率和城市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