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4)
2023(12637)
2022(10239)
2021(9178)
2020(7659)
2019(17388)
2018(16796)
2017(32220)
2016(16638)
2015(18863)
2014(18377)
2013(18738)
2012(17537)
2011(15912)
2010(16003)
2009(15311)
2008(15199)
2007(13659)
2006(12314)
2005(11736)
作者
(47925)
(40232)
(40145)
(38108)
(25771)
(18957)
(17939)
(15434)
(15162)
(14319)
(14046)
(13245)
(13179)
(12747)
(12656)
(12136)
(12031)
(11523)
(11489)
(10931)
(10030)
(9704)
(9547)
(9264)
(8994)
(8965)
(8738)
(8406)
(7895)
(7869)
学科
(108524)
经济(108423)
(79329)
(73034)
企业(73034)
管理(66010)
方法(41217)
数学(33091)
数学方法(32985)
业经(30524)
(28761)
(26043)
中国(24721)
地方(20598)
(19734)
贸易(19723)
(19690)
财务(19680)
财务管理(19664)
(19252)
农业(18988)
企业财务(18628)
(17779)
技术(17517)
(16186)
(15759)
(15594)
(15111)
环境(14042)
(13467)
机构
学院(261625)
大学(257361)
(137644)
经济(135879)
管理(105922)
理学(90835)
理学院(90033)
管理学(89320)
管理学院(88819)
研究(88471)
中国(72311)
(60939)
(52580)
财经(48744)
科学(45765)
经济学(45016)
(44519)
(43126)
经济学院(40599)
研究所(38467)
中心(38439)
(38193)
(37266)
财经大学(36057)
北京(33410)
商学(32108)
商学院(31815)
业大(31423)
(30986)
经济管理(30525)
基金
项目(163224)
科学(133208)
基金(125064)
研究(122063)
(106505)
国家(105640)
科学基金(93569)
社会(86635)
社会科(82680)
社会科学(82660)
基金项目(65249)
(60777)
自然(56208)
自然科(55053)
自然科学(55040)
自然科学基金(54203)
教育(52939)
资助(50980)
(49361)
编号(44989)
(38305)
国家社会(38249)
(37073)
(36788)
(36430)
重点(36110)
成果(34450)
教育部(34057)
创新(33951)
人文(33738)
期刊
(158441)
经济(158441)
研究(84935)
(50027)
中国(46779)
管理(46288)
(35018)
科学(33128)
学报(29748)
经济研究(27344)
财经(26708)
(26094)
金融(26094)
大学(24510)
技术(24399)
农业(24358)
业经(23963)
学学(23661)
(23344)
问题(20900)
(19958)
技术经济(18500)
世界(17936)
国际(17414)
(16000)
统计(14169)
现代(13677)
商业(13370)
经济管理(13268)
教育(13253)
共检索到40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东北、长三角、湖北十堰—武汉、重庆市、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六大汽车企业集聚区,集聚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影响我国汽车企业效率。本文以2004年中国2160个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集聚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能显著提升汽车企业效率,汽车企业规模越大、相同产业或相近产业的集聚越能有效促进汽车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信息资源,增进企业的上下游联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汽车企业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对我国汽车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汽车业外资对本地汽车企业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本地汽车生产企业有较明显的溢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怡爽  赵果庆  
中国制造业对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文献所证实,但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汽车制造业对FDI产业的空间依赖性。本文依据统计数据把中国汽车制造业分为内资汽车制造业和FDI汽车制造业,并以2003~2008年数据分别检验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估计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相邻效应、集聚效应和FDI汽车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对FDI汽车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FDI汽车制造业对内资汽车制造业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资产为载体的技术溢出更突出。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仍处地区竞争态势,还需因势利导,制定分类政策,促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陆正方  郑灿雷  
令人瞩目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3月l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然而中国的汽车企业不敢轻言召回,原因有两个:召回汽车成本大;担心声誉受损。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的企业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保护也将逐渐放宽,中国汽车企业只有正视汽车召回,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市场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弘  方明  
进入21世纪,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无法避免的,而成本作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汽车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成本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夕勇  
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1.总体情况。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综合性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汽车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世的利好刺激以及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促使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需求连续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37.01%和34.21%。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庞德良  刘刚  
中国汽车企业到其他国家投资时,应以汽车产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主,在低要素成本的支持下,不断发掘市场潜力、拓展营销网络,保障可持续发展。围绕产业技术升级、本地化配套率提升等需求,中国汽车企业应在分析自身技术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目标区域和并购企业,获取先进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拓展自身产业链在相关区域的延伸布局。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汽车企业应动态关注目标区位的各项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尤其是政治环境情况,避免因出现政局动荡、地区冲突、社会治安下降、投资被间接征收等引起的投资损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丹  王玉  
"软实力"已被认为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企业竞争力基础。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战略转型和国际化压力,"软实力"在竞争力中的基础地位愈发重要和持久。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演方法,梳理中国汽车企业软实力构成要素;运用F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汽车企业的软实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测评和分析中国汽车企业典型代表——上汽集团的软实力,研究其软实力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培育和提升软实力的路径。研究结论对中国汽车企业的软实力测评和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类似对外方技术具有依赖性的中外合资企业提升软实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向鹏飞  黄亚琪  
本文利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际考察了FDI技术溢出的水平联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势力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并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行了比较估计。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对汽车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细分的四种溢出程度为市场竞争效应>下游行业后向联系效应>示范模仿效应>上游行业前向联系效应;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对其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吕智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700余家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国内经营,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以发达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汽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8家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研究了影响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研发资本存量和技术人员投入都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销售净利率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和管理层人均报酬影响为负,且都较为显著,而总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目标和相应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军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学美  宋述秀  
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创造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首先基于过程方法构建了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2009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少许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梅  
印尼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经历过进口替代、本地化、国产化再到自由开放的不同时期,但时至今日印尼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低端,即印尼汽车工业正处在低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向高端零部件生产发展的阶段。随着印尼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印尼步入汽车消费和生产大国,并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国。中国车企从21世纪初开始试水印尼市场,从销售到组装投资,拓荒之路异常艰苦。面对日资独大印尼的汽车市场,长期的发展战略、精准的市场定位、良好的金融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树立,是中国车企征战印尼汽车市场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蕙馨  刘春玉  
知识溢出在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损失的风险,其正负效应的发挥左右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借助Klaus的模型,在分析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技术接近性与空间局限性一起促进了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分析了知识溢出正负效应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从知识溢出联合创新效应、知识溢出时滞和企业成本敏感性三方面考察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