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3)
- 2023(9924)
- 2022(8060)
- 2021(7258)
- 2020(5843)
- 2019(12777)
- 2018(11970)
- 2017(22556)
- 2016(12302)
- 2015(12687)
- 2014(12390)
- 2013(12263)
- 2012(11221)
- 2011(9894)
- 2010(9529)
- 2009(8549)
- 2008(8273)
- 2007(7142)
- 2006(6010)
- 2005(5092)
- 学科
- 济(50260)
- 经济(50200)
- 业(34973)
- 管理(31467)
- 企(24588)
- 企业(24588)
- 方法(22995)
- 数学(20915)
- 数学方法(20749)
- 农(19595)
- 财(15604)
- 农业(14752)
- 中国(14622)
- 业经(12682)
- 学(10919)
- 地方(10373)
- 贸(9536)
- 贸易(9533)
- 收入(9491)
- 易(9250)
- 制(8171)
- 技术(7878)
- 务(7679)
- 财务(7672)
- 财务管理(7659)
- 企业财务(7383)
- 融(7333)
- 金融(7332)
- 银(7275)
- 银行(7237)
- 机构
- 大学(174431)
- 学院(174192)
- 济(72945)
- 经济(71630)
- 管理(64667)
- 研究(61620)
- 理学(57909)
- 理学院(57153)
- 管理学(56073)
- 管理学院(55762)
- 中国(43198)
- 科学(41073)
- 农(39395)
- 京(35336)
- 业大(32245)
- 所(31712)
- 财(31491)
- 农业(31267)
- 研究所(29611)
- 中心(27212)
- 财经(26218)
- 经(24227)
- 江(24106)
- 经济学(23979)
- 院(22352)
- 范(22061)
- 经济学院(22011)
- 师范(21684)
- 农业大学(21173)
- 北京(20983)
- 基金
- 项目(131544)
- 科学(104509)
- 基金(99771)
- 家(91349)
- 国家(90608)
- 研究(86089)
- 科学基金(76869)
- 社会(59671)
- 社会科(56759)
- 社会科学(56745)
- 基金项目(54009)
- 自然(51800)
- 自然科(50757)
- 自然科学(50737)
- 省(50262)
- 自然科学基金(49858)
- 划(43439)
- 资助(38915)
- 教育(38222)
- 编号(30424)
- 重点(29947)
- 部(28619)
- 发(27927)
- 创(27687)
- 国家社会(26538)
- 计划(26469)
- 科研(26210)
- 创新(25969)
- 教育部(24088)
- 人文(23411)
共检索到23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武 吴国兵 朱荃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城市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空间外部性,利用均衡模型推导出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程,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与内在机理,认为伴随城市产业集聚规模效益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呈现倒U型的阶段性特征。随后基于模型方程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等因素通过影响本省区城乡差距,进一步将作用传递和迭加到相邻省区城乡差距之上;(2)城市产业集聚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极化效应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城市产业集聚扩大了城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云章
针对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出现了观点分歧;本文通过基于我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只存在由收入差距到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单向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馈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因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阳 刘慧
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和社会公平是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基于特征事实的描述发现,国企依赖与劳动力流动呈反向变动关系,而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样呈反向变动关系。理论研究发现:(1)三部门的生产模型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过于倚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地方对国企依赖会大大降低对劳动力的吸纳,不利于劳动力流动,从而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客观不利影响;(2)劳动力流动模型表明,劳动力流动越充分,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地方对国企的过度依赖,会通过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不利于劳动力流动而对城乡收入的分配产生客观不利影响。这启示我们,既要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也要毫不动摇发展民营企业,要同时兼顾国有企业的发展效应和民营企业的就业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芳丽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存在房价门槛,且存在二重房价门槛。当房价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1 350元/平方米)时,劳动力流动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当房价位于第一个门槛和第二个门槛(3 772元/平方米)之间时,房价依然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降低幅度大约为75.87%;当房价跨越第二个门槛值时,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不再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房价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在讨论了学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之后,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观察,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进入城镇常住就业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迁移取得城镇户籍阶段,并结合其他控制变量建立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不明显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也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影响是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我国现实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偏向的科教文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云章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影响 机理 检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晓萌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视角,分析了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广义空间面板模型,选择我国199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能够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影响"相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说明劳动力转移对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经济意义上是显著的。但是,从产业角度来说,由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少,第一、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技能、加强省际间经济合作、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有效助力农村劳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嘉伟
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特征,通过建立无限生命周期(Ramsey)模型,讨论了个人劳动能力随机性差异经济中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问题,并基于我国部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性变化,社会收入流动性下降,经济中存在一个稳定均衡的持续性不平等状态。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异质性 财政支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薛姣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薛姣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圣乾 俞远鹏 唐雪
本文基于1978—2015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程度,通过VAR模型分析了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收入差距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总体呈现倒U趋势,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呈现负向扭曲,资本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13.86%,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4.19%。研究结果表明应逐步降低要素市场中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逐步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泰尔指数 VAR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汇总得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规模,以西科恩和霍尔的集聚经济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城市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强者恒强"的自我强化现象。(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本地市场效应会促进流入城市人均收入增长,其携带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城市人均收入增长。(3)Shapley分解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本地市场效应扩大了城市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而其携带的人力资本水平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根据大多数研究者的观察,无论使用哪种度量指标,中国城市和农村个人或家庭之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都反映出典型的不平等趋势。分城乡的情况观察,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都在迅速提高。一旦把城乡居民合并起来观察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在每一时期都分别高于农村和城市,说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然而,这与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的事实是相矛盾的。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现行的调查制度不能覆盖"常住流动人口",从而在住户统计中低估了这个群体的收入,造成城市收入水平的夸大和农村收入水平的低估。本文通过对劳动力流动政策改革的回顾,从逻辑上质疑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说法,并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陈广汉
引入流动劳动力的异质性结构对传统人力资本溢出理论进行拓展,分析城乡人力资本溢出、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构造收入函数,运用SVAR动态方法、VECM长短期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城乡异质型流动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城乡人力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以及低技能人力资本的流出扩大了收入差距,高技能人力资本的流出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城乡流动人力资本中低技能型比重偏高、高技能型比重偏低,因此,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