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8)
2023(6277)
2022(5265)
2021(4618)
2020(3704)
2019(8176)
2018(7792)
2017(14736)
2016(8046)
2015(8370)
2014(7998)
2013(7762)
2012(6946)
2011(6198)
2010(5984)
2009(5404)
2008(5157)
2007(4230)
2006(3639)
2005(2895)
作者
(25051)
(21017)
(20823)
(19506)
(13290)
(10176)
(9224)
(8226)
(8053)
(7172)
(6971)
(6864)
(6736)
(6623)
(6459)
(6298)
(6200)
(6163)
(6036)
(5819)
(5346)
(5044)
(4736)
(4728)
(4673)
(4502)
(4485)
(4426)
(4305)
(4115)
学科
(33031)
经济(32990)
管理(22362)
(20170)
(14807)
企业(14807)
方法(14604)
数学(13442)
数学方法(13364)
中国(11419)
(8165)
地方(7898)
环境(7614)
(7346)
(6929)
贸易(6928)
(6923)
(6698)
城市(6636)
业经(6495)
农业(5799)
(5100)
技术(5009)
城市经济(4894)
产业(4848)
(4426)
(4421)
财务(4420)
财务管理(4416)
(4337)
机构
大学(113998)
学院(113109)
(46937)
经济(46015)
管理(43911)
研究(40044)
理学(39554)
理学院(39026)
管理学(38367)
管理学院(38172)
科学(27650)
中国(27323)
(26327)
(23626)
业大(22712)
农业(21366)
(20305)
研究所(19152)
(18080)
中心(17810)
财经(15592)
(15063)
农业大学(14940)
经济学(14869)
(14716)
(14414)
北京(13744)
经济学院(13729)
(13689)
师范(13406)
基金
项目(88702)
科学(70365)
基金(67401)
(62195)
国家(61733)
研究(55578)
科学基金(52759)
社会(38881)
基金项目(37353)
社会科(37076)
社会科学(37065)
自然(36811)
自然科(36050)
自然科学(36037)
自然科学基金(35372)
(34227)
(29811)
资助(25592)
教育(24102)
重点(20076)
编号(19063)
(19012)
计划(18976)
(18726)
(18699)
科研(17674)
创新(17627)
国家社会(17222)
科技(16458)
(15805)
期刊
(43175)
经济(43175)
研究(28371)
学报(24797)
(22104)
科学(21262)
大学(17646)
学学(17373)
中国(16724)
农业(14754)
管理(13123)
(12172)
(7952)
问题(7931)
经济研究(7915)
业经(7451)
业大(7365)
财经(7181)
城市(6881)
(6809)
金融(6809)
(6481)
科技(6392)
农业大学(6362)
技术(6331)
资源(6229)
(6188)
商业(5921)
(5502)
现代(5227)
共检索到146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东童童  
对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工业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则会抑制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水平提高;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构建城市群异质性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框架,并采用5大重点城市群2000~2016年的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准构建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下的SDM。结果发现: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但溢出程度存在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N"型曲线关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为正向线性影响;成渝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倒"N"型曲线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禹圻   孙铁山  
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带来了雾霾污染的加剧和空气质量的恶化,同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相比以往基于地理邻近讨论产业集聚环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区域污染扩散机制,关注基于城市网络联系的空间溢出效应。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利用区域之间的制造业投资联系构建投资权重矩阵,使用2004~2018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基于城市网络联系的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当地的雾霾污染水平,且通过基于城市网络联系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降低产业联系紧密区域的雾霾污染。此外,科研投入也有助于减少区域内的雾霾污染;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会加剧本地雾霾污染,并且通过空间溢出加剧产业联系紧密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同时,基于网络联系的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空间外部性表现出了区域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东童童  李欣  刘乃全  
本文考察了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拓展了Ciccone&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与工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会加重雾霾污染程度,而工业产出集聚则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造成的雾霾污染程度;工业劳动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兹曲线关系。同时,雾霾污染和工业产出集聚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当权衡集聚、效率和环境之间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红  
运用2007-2016年我国273个地级市的PM_(2. 5)数据,探讨了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运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不但对雾霾污染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交通模式和行为模式影响能源消费,进而对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均呈现U型曲线关系;小城市、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雾霾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这两类城市而言尤为迫切;对于小城市而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政府应通过科学确定城市边界、推动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式,依据城市规模,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治理雾霾污染。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耀彬  冷青松  
集聚理论认为,人口集聚可能通过外部性影响雾霾污染的变化,而且由于空间的异质性使得传统的空间同质性假设难以表述二者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该文选取2003年—2016年中国20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口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的效应.2)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在跨过门槛值3.961之前,人口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在跨过门槛值之后,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出现边际递减现象.由此,提出政府需要制定科学的联防治霾政策、重点关注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灵活处理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非线性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孙菁靖  张萱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转型的前沿阵地,在目前以经济集聚为要义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下,雾霾防治正面临新一轮的压力,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基于城市群集聚经济的视角,实证分析珠三角异质性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直接影响上,珠三角城市群各类环境规制的减霾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命令型环境规制可以发挥较好的短期减霾效应,投资型环境规制对雾霾的抑制效应具有跨期性,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存在失灵现象。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存在倒N型关系,且大部分城市处于集聚加剧雾霾的第二阶段,尤其是在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干预下,经济集聚需跨越更高的拐点才能进入抑制雾霾的第三阶段。(2)间接影响上,珠三角各类环境规制都能通过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产生作用,但无法释放有效的减霾效应,不过强化城市群的中心极化水平可以改善费用型环境规制的失灵问题。(3)反向影响上,珠三角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期区域雾霾防治和经济绿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汤然  
选用2008—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座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数据作为衡量城市雾霾水平的代理指标,以区位熵指数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抑制城市的雾霾污染。研究还发现邻近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调节产业行政壁垒改善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由此得出建议:第一,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推动制造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政府应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同时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雾霾治理上应该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各地区间协调配合形成治霾合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嵘  郭欣欣  王杰  杨安  
从产业集聚外部性出发,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借助2008—2015年我国73个PM2.5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双重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位于第一、第三区间时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正外部性,位于第二门槛区间时对雾霾污染表现为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2)环境规制力度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进而提出注重产业集聚动态演进变化、动态调整产业集聚水平,制定严苛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聪聪  王益澄  马仁锋  王静敏  
雾霾污染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与环境问题。基于改进产出密度模型,运用地统计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2015~2017年雾霾污染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雾霾污染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各城市雾霾污染状况逐渐好转。(2)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局域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杭州、宁波和台州呈现低-低集聚特征,而滁州、扬州、镇江和泰州为高-高集聚型,污染区域集中于省界处,污染程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城际空间正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雾霾污染对本地区会产生负影响。(3)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工业烟粉尘排放及城市建设均对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能源消耗以及降水等因素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经济集聚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共享治污基础设施等,形成雾霾污染抑制作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士炜  余文涛  
【目的/意义】人口与经济集聚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而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好集聚与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基于扩展的生产密度函数,利用中国1998~2018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视角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结论/发现】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N型曲线关系,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推进对雾霾污染呈现先促增后促减,当超过地区土地、环境与资源承载力时,会加剧雾霾污染。进一步考察发现,中等城市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倒U型曲线,而超大城市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表现为正相关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基于此,在发挥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地区环境承载力,且雾霾污染治理应以区域联治为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修国义  朱悦  王俭  
文章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产业集聚与人口规模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人口规模因素影响,产业集聚对雾霾污染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通过Moran散点图及趋势图,发现产业集聚、人口规模与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三者具有协同变动趋势,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愈加强烈;纳入空间权重矩阵后发现,长期内产业集聚与人口规模的相互作用可抑制雾霾污染。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以及汽车尾气可加剧雾霾污染,人口素质、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可对雾霾污染产生控制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