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3)
2023(16925)
2022(13872)
2021(12829)
2020(10596)
2019(24160)
2018(24129)
2017(46708)
2016(24841)
2015(28111)
2014(27750)
2013(27296)
2012(25249)
2011(22761)
2010(23596)
2009(22261)
2008(22200)
2007(20116)
2006(18160)
2005(16863)
作者
(70290)
(58337)
(58267)
(54957)
(37240)
(27534)
(26378)
(22544)
(22102)
(21046)
(19811)
(19608)
(18745)
(18554)
(17871)
(17793)
(17385)
(16974)
(16816)
(16698)
(14706)
(14170)
(14118)
(13429)
(13087)
(13062)
(13056)
(12951)
(11713)
(11467)
学科
(113189)
经济(113058)
(94343)
管理(86344)
(83580)
企业(83580)
方法(45742)
数学(35983)
数学方法(35395)
中国(34249)
业经(34197)
(33223)
(31143)
地方(24733)
(24547)
技术(23421)
农业(22901)
理论(21847)
(20888)
财务(20836)
财务管理(20803)
(20312)
贸易(20288)
(19965)
银行(19940)
(19660)
企业财务(19638)
(19336)
(19329)
(18478)
机构
学院(362234)
大学(358213)
(154230)
经济(151013)
管理(145635)
理学(123827)
理学院(122571)
管理学(120716)
管理学院(120007)
研究(116103)
中国(93800)
(76084)
(74530)
科学(66327)
财经(57867)
(57000)
(56515)
中心(53295)
(52452)
(52330)
研究所(50553)
北京(48708)
业大(46591)
(46543)
经济学(46449)
师范(46149)
(45678)
财经大学(42621)
(41777)
经济学院(41727)
基金
项目(225922)
科学(180843)
研究(172664)
基金(163337)
(139037)
国家(137741)
科学基金(120882)
社会(111899)
社会科(106209)
社会科学(106183)
(90137)
基金项目(85175)
教育(79131)
自然(74480)
(73637)
自然科(72838)
自然科学(72822)
自然科学基金(71557)
编号(71112)
资助(66101)
成果(58333)
(52623)
(51772)
重点(50217)
(49809)
课题(49065)
创新(47509)
国家社会(45934)
项目编号(44414)
(43811)
期刊
(182491)
经济(182491)
研究(112975)
中国(77216)
管理(61979)
(59136)
(49595)
科学(45847)
学报(45100)
教育(43266)
(38441)
金融(38441)
大学(36343)
技术(35760)
农业(33807)
学学(33649)
业经(32340)
财经(29278)
经济研究(28861)
(25379)
问题(23787)
技术经济(21015)
(19853)
图书(19689)
(19123)
商业(18910)
现代(18273)
统计(17910)
(17401)
理论(16891)
共检索到566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谢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利用城市化和商品市场发展服务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演进,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的双重表现,即制造业逐渐撤离城市中心区向工业园区集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向城市中心区集中。作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中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的新鲜事物,商品市场是现代服务业发育和生长的摇篮,通过改造提升商品市场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又一发展路径。当前我国经济中已经存在生产与服务外包、专业分工以及供应链管理的萌芽事物和现象,本文分析了使之发育成长的机理以及所需要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指出这是未来我国现代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肖芬  
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是经济服务化的产物,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突破口,而完善的动力机制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文章基于自组织理论,重点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及动力机制,并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和机遇,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桦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在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人口特征、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等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通过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形成服务产业集群集聚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探索和载体,是上海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重要战略。本文在深入分析和总结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实践的前提下,对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进行探索研究,第一次提出三种模式:产业链主导型,产业融合发展型,产城融合型。并对上海服务业集聚区的新一轮发展提出创新性建议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丽莉  李光泗  
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服务业的深入发展,服务业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快速的集聚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特征(一)初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1949年~1978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服务业不太受重视,产业地位相对于工业、农业较低;第二,增长较慢,且波动较大;第三,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由1957年的30%下降到1978年的23%。(二)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1989年,我国服务业高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由1979年的865.8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吉亚辉  杨倩妮  
本文构建了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指数对地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都对地区创新能力存在正面溢出效应,但是主要通过专业化空间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科技创新提升力更强;同时,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会对地区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吉亚辉  杨倩妮  
本文构建了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指数对地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都对地区创新能力存在正面溢出效应,但是主要通过专业化空间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科技创新提升力更强;同时,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会对地区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振华  
伴随服务外包而来的先进经营理念,为服务业提供了一条有别于生产技术的创新路径。文章基于魏朱六要素理论提出了服务外包激励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和理论假说,并将《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名单》的发布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企业所在城市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名单》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会显著提升且具有可持续性,而技术创新水平则没有显著变化;服务外包的商业模式创新激励效应在产权性质、区域位置和服务类型上存在异质性;税收减免优惠、治理水平优化和数字化转型在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了影响机制的作用。文章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的探索为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瑞萍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了我国传统服务业全面升级,高端服务业呈现出集聚化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对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的驱动机制建设及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效应,对于创新驱动战略发展下高端服务业如何实现高效的集聚发展提出策略建议。最后,基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为论点、论据提供了真实及客观的分析,对于推动我国高端服务业最大化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瑞萍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了我国传统服务业全面升级,高端服务业呈现出集聚化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对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我国高端服务业集聚的驱动机制建设及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效应,对于创新驱动战略发展下高端服务业如何实现高效的集聚发展提出策略建议。最后,基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为论点、论据提供了真实及客观的分析,对于推动我国高端服务业最大化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有重要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从才  原小能  
当前,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为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流通组织能否实施创新。本文从分工深化和生产者服务业的演进规律出发,指出分工、产品内贸易、流通组织创新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进而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利用零售商终端控制、供应链动态联盟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流通组织创新来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是工业化发达阶段的必然产物,以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即以生产性服务为主要表征,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为生产服务,如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生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物流、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等。二是生活性服务业。随着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曦  吕斌  
国内外对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多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针对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适合中小城市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集聚区、文化休闲旅游区、专业化市场、汽车服务业集聚区和邻里中心等六种,并选取义乌、铁岭、婺源、昌乐、潍坊、苏州工业园等典型案例,在分析其成功经验基础上,强化其启示和借鉴意义,以期在丰富服务业集聚区相关研究的同时,对我国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鹏  逯元堂  
本文研究了现阶段,我国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创新包括第三方治理、政府采购环境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土壤修复商业化等。提出了上述模式或机制的概念、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而以创新方式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需型路径和外需型路径,并构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并培育了相应的发展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雅蓓  
文章以江苏省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发现,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由多元创新主体作为网络节点、协同创新机制作为网络联接、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重要载体的创新系统。并据此提出提升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