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3)
- 2023(17007)
- 2022(14307)
- 2021(13380)
- 2020(11061)
- 2019(25153)
- 2018(24563)
- 2017(47972)
- 2016(26041)
- 2015(28832)
- 2014(28624)
- 2013(28269)
- 2012(25881)
- 2011(23024)
- 2010(23055)
- 2009(21438)
- 2008(21146)
- 2007(18805)
- 2006(16720)
- 2005(14848)
- 学科
- 济(106766)
- 经济(106645)
- 业(98257)
- 管理(88368)
- 企(87959)
- 企业(87959)
- 方法(47292)
- 数学(37478)
- 数学方法(37026)
- 农(34599)
- 业经(34012)
- 财(32379)
- 中国(26874)
- 农业(24188)
- 务(23410)
- 财务(23342)
- 财务管理(23316)
- 企业财务(22095)
- 技术(21612)
- 制(20854)
- 理论(20293)
- 地方(20270)
- 和(19770)
- 策(19761)
- 学(19131)
- 贸(18853)
- 贸易(18846)
- 易(18313)
- 划(18173)
- 环境(16259)
- 机构
- 学院(371938)
- 大学(366020)
- 管理(152340)
- 济(149459)
- 经济(146277)
- 理学(131347)
- 理学院(130007)
- 管理学(128076)
- 管理学院(127396)
- 研究(119979)
- 中国(91424)
- 京(77610)
- 科学(74021)
- 财(69441)
- 农(62364)
- 所(59716)
- 江(55986)
- 业大(55755)
- 财经(55137)
- 中心(54431)
- 研究所(54091)
- 经(50106)
- 北京(48770)
- 农业(48765)
- 范(46813)
- 师范(46418)
- 州(44783)
- 院(43827)
- 经济学(43086)
- 财经大学(40604)
- 基金
- 项目(250071)
- 科学(198059)
- 研究(186545)
- 基金(180518)
- 家(156020)
- 国家(154571)
- 科学基金(134222)
- 社会(116824)
- 社会科(110741)
- 社会科学(110713)
- 省(99571)
- 基金项目(95751)
- 自然(86910)
- 教育(84877)
- 自然科(84868)
- 自然科学(84847)
- 自然科学基金(83356)
- 划(82415)
- 编号(77413)
- 资助(73557)
- 成果(62106)
- 重点(55467)
- 部(54421)
- 创(54337)
- 发(54315)
- 课题(52811)
- 创新(50046)
- 项目编号(47946)
- 业(47329)
- 国家社会(47183)
- 期刊
- 济(169200)
- 经济(169200)
- 研究(108764)
- 中国(69604)
- 管理(59434)
- 农(58156)
- 财(54671)
- 学报(54564)
- 科学(52227)
- 大学(41975)
- 教育(40858)
- 农业(40382)
- 学学(39719)
- 技术(34106)
- 融(32678)
- 金融(32678)
- 业经(30726)
- 财经(26606)
- 经济研究(25923)
- 经(22813)
- 业(22495)
- 问题(21656)
- 技术经济(20120)
- 科技(19464)
- 现代(18430)
- 图书(17425)
- 理论(17396)
- 商业(17092)
- 版(16685)
- 贸(16063)
共检索到547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晨光 张永安
区域科技政策正面临着高效实施和积极响应双重挑战,因此产业集群科技政策实施和响应机理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很少有学者从政策要素及路径选择的视角实证分析集群科技政策关键路径及响应效果。文章结合社会结构矩阵和网络拓扑分析方法构建了路径关键度模型,提出"文本挖掘—要素网络—矩阵绘图—拓扑分析—统计验证"的政策路径研究框架,基于布尔权重筛选出12项关键要素,实证分析了政策要素作用路径及响应效果。研究表明:政策作用可以抽象成为要素传导刺激网络;全要素作用路径关键度相对最高,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最好;创新不同阶段中资金和资源的需求是企业响应政策的基础。政策要素在5%的显著水平上,前期呈现出每增加1%资金投入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启万 王兴元
文章运用了文献研究、焦点小组访谈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构成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品牌生态位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建立了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品牌生态位要素判断标准,并找到95个的相关词条,然后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初步建立品牌生态位要素体系,再通过问卷调研、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等步骤,建立了由集群环境、关系网络、内部条件、市场资源和供应资源等5个类别以及19个要素构成的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品牌生态位关键要素体系,最后,根据这一要素体系,提出核心企业品牌生态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核心企业 品牌生态位 关键要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相宇 赵天朗
企业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起促进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战略规划。尽管我国对基础研究有一定投入,但其投入量与投入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企业基础研究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对企业基础研究的驱动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剖析提高企业基础研究水平的有效策略,为推动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增加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丰富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廷勇 何玲 孙芳城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勤华 刘晓冰 黄昊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和帮助种子期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发展。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有助于种子期企业实现平稳发展并获得较好收益,但企业能否存活并取得成功是由其技术、财务、管理等要素决定的。通过构建政府支持政策-企业关键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产出效益理论模型,以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作用机制进行验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
随着六西格玛管理在全球的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为企业取得的卓越绩效引人注目。从目前的状况看,国内企业管理水平一般在三西格玛至四西格玛之间(66810DPMO至6210DPMO),国外大型企业一般有五西格玛(233DPMO)的管理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存在大量劳动的流失和惊人的浪费,无法与具备六西格玛水平的公司合作或竞争。我国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要打造以下几个关键:由上而下的策略性思考与推行力度、有效的六西格玛管理办法、务实尽职的六西格玛管理倡导者、基于漏斗效应的六西格玛管理工具应用、树立量化的管理思想等,从而形成一种量化的本土化管理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 侯杰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背景下,试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政策主要是通过市场示范机制和结构优化机制引导试点企业“精准”融入重点领域,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促进创新投入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新能源和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等试点领域提升更明显;西部、东部地区提升效果相对优于中部地区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祖涛 严良 谢雄标 段旭辉
企业作出绿色行为决策进而实施生态化的绿色行为对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走出中国式低碳之路、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宜昌、荆门、河南郑州资源型产业集群中30家企业的调查,采用熵权决策模型对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绿色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辨识,并进一步横向比较分析关键因素对不同性质企业绿色行为决策影响的关键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置信水平λ=0.99下,企业预期收益、环境规制、生态环境、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是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绿色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其关键度分别为0.999 8、0.998 2、0.997 7、0.996 3...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瑜 谢世谦 游士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环境规制如何实现经济增效与环境治理共赢备受关注。本文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政策)——2013年开始实施的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环境政策的经济效应,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气十条”政策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该政策效应逐渐减弱,不具备长期性;(2)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地区、财政压力大的地区对“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更为敏感;(3)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等路径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拉动作用。本文对于解读中国命令型环境规制实施后的政府行为、企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丰富了该类政策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为进一步推行和优化命令型环境规制、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彦彦 吴福象
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有利于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样本结果显示,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国企、中小规模企业及低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专利权行政保护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关键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潘微微 菅利荣 刘涛
专利作为技术和知识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源。目前缺乏针对专利集群网络中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中节点的比较分析和技术知识挖掘。构建基于关键节点和关键路径的专利集群网络演进模型,从两个层面综合分析技术演进特征。检索德温特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得到碳化硅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iC-SBD)相关专利作为实证数据,时间跨度为1986-2017年。结果表明,SiC-SBD专利集群网络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中,萌芽期专利主要涉及基础技术,成长期为器件结构,以完善器件结构、改进二极管性能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SiC-SBD专利年增长率下降,技术发展速度放缓,专利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商业价值上。SiC-SBD专利集群网络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中节点重合度较高,核心专利识别可通过多视角分析得到。通过关键节点与关键路径分析专利集群网络演进过程,有助于更全面呈现技术演进过程,为决策者识别核心专利、预测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颖 肖丽芳 朱治双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发展质量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准自然实验,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增加企业实质性减排行为、促进企业创新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平 李同舟 董康
提升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方式,而产业政策的有效使用将对这一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四类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支持显著促进了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市场准入则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无明显效果,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异质性和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产权、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的异质性作用,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则分别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方式影响数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梦弋 夏青
本文从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出发,实证检验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关税等产业政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中小“专精特新”企业的促进效果比对大企业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更高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好的地区,产业政策的促进效果更显著。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产业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效性的相关文献,对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梦弋 夏青
本文从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出发,实证检验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关税等产业政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中小“专精特新”企业的促进效果比对大企业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更高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好的地区,产业政策的促进效果更显著。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产业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效性的相关文献,对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