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9)
2023(3883)
2022(3294)
2021(3302)
2020(2552)
2019(5895)
2018(5707)
2017(11217)
2016(6220)
2015(6746)
2014(6821)
2013(6375)
2012(6188)
2011(5656)
2010(5983)
2009(5562)
2008(5644)
2007(5175)
2006(4486)
2005(4094)
作者
(15778)
(13090)
(12789)
(12358)
(8405)
(6169)
(6001)
(5203)
(4904)
(4735)
(4445)
(4436)
(4189)
(4069)
(4065)
(4027)
(3934)
(3776)
(3727)
(3541)
(3260)
(3209)
(3114)
(3006)
(2974)
(2900)
(2874)
(2799)
(2668)
(2630)
学科
(25894)
经济(25852)
管理(20146)
(15817)
(15062)
企业(15062)
(9247)
方法(8883)
(7119)
国家(6990)
(6795)
业经(6774)
中国(6499)
(6371)
(6369)
理论(6304)
数学(5961)
数学方法(5880)
财政(5533)
(5309)
地方(5066)
工作(4918)
(4782)
(4755)
(4509)
金融(4509)
农业(4057)
技术(3981)
(3966)
人事(3952)
机构
大学(88748)
学院(86930)
(36832)
经济(36003)
管理(34400)
研究(29767)
理学(29673)
理学院(29381)
管理学(29090)
管理学院(28913)
中国(22172)
(20696)
(18039)
财经(15449)
科学(15352)
(14060)
(13954)
中心(13141)
(12744)
研究所(12343)
(12224)
师范(12177)
经济学(11853)
财经大学(11580)
北京(11449)
(10876)
(10616)
经济学院(10515)
(10389)
师范大学(9925)
基金
项目(54857)
研究(44307)
科学(44120)
基金(40217)
(33917)
国家(33630)
社会(29239)
科学基金(28948)
社会科(27611)
社会科学(27604)
教育(20855)
基金项目(20704)
(20509)
编号(18426)
(17430)
成果(17145)
自然(16350)
自然科(15927)
自然科学(15923)
资助(15863)
自然科学基金(15686)
(13248)
课题(12891)
重点(12395)
(12335)
(12300)
国家社会(12260)
教育部(11954)
项目编号(11701)
(11640)
期刊
(43844)
经济(43844)
研究(28202)
中国(17935)
(16648)
管理(12787)
教育(12752)
(10976)
科学(10513)
学报(10373)
大学(8710)
(8211)
金融(8211)
财经(8019)
学学(8012)
农业(7406)
(6918)
经济研究(6436)
技术(6347)
业经(5913)
问题(5583)
世界(5125)
(4689)
论坛(4689)
(4505)
图书(4342)
国际(4235)
现代(4109)
社会(3981)
(3952)
共检索到132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继业  李金龙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合作者所辖地区间的整体合力,促进合作者所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但从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现状来看,地方政府间合作往往缺乏形成整体合力和实现合作方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文章认为,应借鉴产业集群治理理论,进一步加强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机制建设,避免区域内合作者利用相互间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关系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违背集群间的交易规则,促进区域内合作者在追求区域合作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各个成员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体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柴浩放  
地方政府间的互动与合作日益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梳理有关地方政府合作的理论,可以为促进地方政府合作提供启示。作为最基础的制度安排,科层制和市场对地方政府间关系有着最深刻的影响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充分重视市场激励和科层制的正向促进作用。集体行动理论揭示了合作的困境,但同时认为合作并非无解,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能够走出合作的囚徒困境。组织网络理论提供了市场和科层制之外的另一个视角,指出政府间合作除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之外,还应注重"握手"的作用。府际治理理论等也从多方治理等角度为促进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了解读。相关理论有助于对地方政府间互动的新现象和新发展进行理论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轶侠  
在集体选择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人未必能战胜少数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奥尔森困境"。集体行动的决策实际上是集体内部的个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英辉  
地方政府间合作之路并非坦途,风险蕴含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始终。政府间合作的风险类型多种多样,外源性风险有全球化、环境变化、法制不健全等;内因层面有条块划分和科层制影响、财政经济负担重、体系内部控制不严等。应立足法治环境进行风险控制,建构政府间合作风险模型,以公共利益共同承担责任,以高层引导规制多方冲动,以行政协议规范各方行为;对现实情境进行精确分析,找到阻滞因素并逐个击破,将政府间合作的风险降至最低,促成地方政府间的契合信任和精诚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俊杰  张红  
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直接因素,文中研究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因素。文章内容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地方政府自身及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演化过程。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抽查行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补贴,增大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增大对区域联合治理行为的惩罚与奖励,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执行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共治、互动监察、利益补偿等对提升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太  
2004年初,笔者赴澳大利亚进行短期学习访问。鉴于政府债务问题在国家和国际公共事务以及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澳大利亚学习访问期间,笔者对澳大利亚如何监督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了重点了解和考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红  赵薇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是由审计主体对环境项目投入和产出的过程和结果从政治、经济、环境角度实施监督和评价的过程,是实现国家经济治理和环境治理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国家治理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从审计规范建设、审计实践过程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审计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实现有效的国家环境治理,达到国家治理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宏波  张小溪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在国外已推行多年,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目前,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地方治理的重要途径。借鉴欧盟跨区域合作治理的经验,通过组建精简、高效、科学的决策机构、着力打造大西安都市圈、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公共基金、优化区域内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选择适宜的区域合作领域来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体系,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淑莲  刘潋滟  
在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旨在从提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问题。首先,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内因"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不同政府间关系引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其次构建了一个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分析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财政透明度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力辅助手段,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地方政府会迫于压力从多个角度规范地方债的风险管理,削减违规举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和强化发债过程管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地方财政的运行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小平  张启春  
美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采取的是以有条件转移支付为主的模式,并且主要是专项拨款方式。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支付改革,将部分庞大、烦琐的专项转移支付逐步合并调整为分类拨款。目前分类拨款规模在联邦政府预算拨款中已与专项拨款规模相当,对美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和相关社会福利事业及受援对象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1996年后TANF对AFDC的取代,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分类拨款改革是美国联邦政府转移支付形式的创新,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借鉴之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开  
在实行单一制的日本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按照规范化方式进行协调和运转的,并且由国家宪法和财政法规加以保证。这种规范化的财政关系,对于维持各级政府职责的有效行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设计适宜于中国国情的分税制模式和寻求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途径过程当中,我们会从诸如日本之类的发达国家的财政体制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金艳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效果深受影响。科学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具备完善性的必要条件。目前,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已形成了构建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般作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美国、德国与日本。总结这三个国家所积累的经验,比较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状,对增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科学性具有重要启示,从而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昺雕  胡方  
日本企业与政府间关系是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适合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依照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方法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日本经济成长的制度关系。我国国有企业中政企关系的改革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 ,通过改革建立一种适合于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注重社会收益的新型政企关系 ,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骆祖春  
1.清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启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清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意大利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分为强制性公共服务和其他所有公共服务,中央定义强制服务的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以自由定义其他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消费水平。意大利的做法一方面保证地方间强制服务的全国统一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非主要方面的地区灵活性,同时也照顾到地方政府财力的可行性。由于历史、现实及信息不完整造成未来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文红星  
在对日本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基础上,对日本近年来以"三位一体改革"及"市町村合并"为代表的政府间财政制度改革的动向与展望加以分析,并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