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8)
2023(6169)
2022(4788)
2021(4800)
2020(3455)
2019(7952)
2018(7704)
2017(12143)
2016(8104)
2015(9518)
2014(9882)
2013(8634)
2012(8059)
2011(7564)
2010(7837)
2009(6420)
2008(6295)
2007(6013)
2006(5411)
2005(4672)
作者
(19390)
(15982)
(15951)
(15320)
(9965)
(7618)
(7513)
(6485)
(6187)
(5972)
(5619)
(5378)
(5161)
(5100)
(5095)
(5085)
(4962)
(4812)
(4705)
(4598)
(4313)
(4017)
(3942)
(3924)
(3795)
(3693)
(3615)
(3499)
(3310)
(3234)
学科
(25385)
经济(25376)
教育(21289)
中国(14924)
管理(13134)
地方(11627)
理论(10092)
教学(9230)
(7903)
(7696)
(7185)
地方经济(7132)
(6433)
方法(6287)
业经(6049)
(5781)
企业(5781)
学法(5316)
教学法(5316)
发展(5314)
(5192)
农业(5151)
(4856)
思想(4797)
数学(4772)
研究(4720)
学理(4719)
学理论(4719)
政治(4698)
数学方法(4685)
机构
大学(99825)
学院(99499)
研究(38367)
教育(31226)
(28097)
(27727)
师范(27633)
管理(27598)
经济(27007)
(23558)
理学(22950)
科学(22784)
师范大学(22626)
理学院(22470)
管理学(21829)
管理学院(21591)
中国(21461)
职业(20262)
技术(18879)
(18441)
(18421)
研究所(16758)
中心(16494)
北京(15851)
(14697)
(14513)
职业技术(14076)
(13067)
技术学院(12630)
教育学(11885)
基金
项目(63723)
研究(59054)
科学(51353)
基金(38496)
教育(37362)
社会(33091)
(32056)
国家(31538)
社会科(30794)
社会科学(30790)
(29107)
编号(29036)
科学基金(26257)
成果(26184)
(25915)
课题(25029)
(21989)
基金项目(19483)
规划(18247)
(16865)
重点(16794)
项目编号(16209)
(15470)
(15411)
(15287)
发展(14376)
资助(14211)
研究成果(14179)
(14069)
(13892)
期刊
教育(58265)
研究(40147)
中国(35821)
(35655)
经济(35655)
职业(17800)
技术(16944)
学报(11950)
技术教育(11932)
职业技术(11932)
职业技术教育(11932)
(11174)
科学(11062)
大学(10567)
管理(9346)
(9041)
(8823)
论坛(8823)
农业(7996)
图书(7677)
学学(7667)
高等(7218)
(7102)
成人(6369)
成人教育(6369)
业经(6141)
高等教育(6090)
书馆(5841)
图书馆(5841)
职教(5638)
共检索到167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明  
专业集群源自对产业集群思想的研究借鉴,两者在范围、组成、目标、建设方式、管理体制及发展运行方面有所不同。从构成来看,专业集群组织不仅包括内部横向、纵向上的直接联系,还包括外部支撑性和服务性组织,各部分建设内容各有侧重。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需要确立差异化目标发展战略,发挥集群既竞争又合作的优势效应,革新传统专业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建设中的责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明  
产业集群在演变的不同阶段产生了对专业性人力资源和特色专业建设的需求,成为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基础依据。服务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作为顺应产业变化的创新型专业组织,以职业联系为纽带密切了专业与产业的关系,并具有依存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应根据集群组织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形成合理的专业地域、类型和层级结构,建立共享型、异质化的专业集群体系,并通过产业内的职业分析方法探索具体化的专业设置方向,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湘  周劲松  
全面加强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的“积聚性”内涵、“区域依存性”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以及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存在“同质化”问题,是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的逻辑起点。在整体布局上,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要统筹规划“跨区域”专业集群和“大区域”专业集群,推动建设“局域性”专业集群并合理划分中高职院校角色任务。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为:增强区域统筹的能动作用、优化和完善专业集群系统架构、加强省域跨系统资源融合、构建专业集群共同治理机制、增强高水平示范性专业集群的辐射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田舒蕾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专业建设。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满足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之举,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遵循自身基本逻辑,坚持转型与塑型并举、传承与发展并重、融合与创新并行。强化机制构建,构建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专业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专业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专业建设评价,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可为路径,坚持办学方向、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不变,提升专业建设支撑力;坚守职业性和高等性两种属性,强化专业建设驱动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专业建设内核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丹  
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两者相互影响。就理论层面而言,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包括环形、主体间性和层次耦合三方面。就实践来说,两者在联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发展脚步不一致、偏离预定轨道与应对措施欠缺等。因此,应该建构两者联动发展的立体路径,促进合作互利的深度联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汉冬、石伟平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6期中撰文,阐述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出台的动因,分析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内容逻辑,探索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运行逻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因此探析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动因与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培培  朱德全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四大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以"协同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多中心治理局面。文章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指出要维持治理局面的稳定,需在明晰"多中心"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打破"单中心"的桎梏,通力合作,打造一条"四足鼎立"的多中心治理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徐小容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关系交错而复杂,从"应然"层面进行解读,呈现出"环形逻辑"、"主体间性逻辑"和"层次耦合逻辑"多元联动逻辑。而在"实然"状态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在联动上存在着脱节、失轨与失措等问题,应通过"多维对接"路径、"点—线—面"联动路径以及"利益"、"规则"、"效率""三维一体"协同联动,构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立体路径,实现两者互利共赢与深层次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汉冬  石伟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是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互动的重要方式,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多地政府在内部驱动与外部影响下,基于管理与机制、扶持与保障、权责与义务的内容逻辑,以及宏观指导、利益驱动、责任引领、协同推进的运行逻辑,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或法规条例,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良性运转。探析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动因与逻辑,能为有针对性地构建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博  
伴随着现代社会在生产技术、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社会职业存在模式也呈现出快速变迁的态势。职业加速变迁使得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化,并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逻辑和教学组织方式。为此,职业教育专业定位应改变传统的职业方向固化模式,仅确定基本职业方向,并提供一定的拓展空间;在专业教学组织上,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方式,应对动态目标的需要;同时,要通过生涯辅导,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学习的职业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艳红  李纯童  
从倡导学徒制到呼吁创建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到重新发现学徒制的价值,美国职业教育思想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演进路线。该演进路线不仅是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变迁的产物,也与不同职业教育形态自身的优劣势有关。对该演进路线的研究发现,只有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职业教育思想才有生存的可能,运动、变化是职业教育思想发展颠扑不破的规律,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和进程,任何推动该进程的职业教育思想务必契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应该对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充满信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从系统思维看,新版专业目录的研制和发布在支撑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呈现出行为跨界、功能整合和动态重构的逻辑理路。突出"领域—主体—层面"育人架构,新版专业目录关注职业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对职业的影响,推动校企突破既定界域以"校中厂""厂中校"实体性嵌入育人实践,为适应工作情景和跨界学习模式创设条件;突出"职业—生命—社会"价值架构,新版专业目录关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接职业岗位(群)的逐级递进,挖掘个体擅长工作过程建构的个性品质,力图满足经济社会利益需求和民生诉求;突出"开放—自主—实践"制度架构,新版专业目录关注遵循个体不同智能结构和发展可能性供给制度,淡化学科化及区别于普通教育设计专业框架,引导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方绪军  
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是系统科学在职业教育应用的体现,是专业组织系统在一定环境下最易生存、最稳定的状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必须处理好理念、路径、运行、动力等四重逻辑结构中的四对矛盾,具体包括绝对开放性与相对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反馈性与非反馈性等四重逻辑。基于此,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的重构应该包括坚持异质同化、同质顺应的开放性思维;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性路径;形成知识势差与技术势差常态性互动;构建多层次、双向度的信息反馈性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霓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国际化人才流动推动了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目前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认证主体多元且具有中介性,认证标准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认证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认证机制注重内外部评估相结合。为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应借鉴国际经验,厘清政府职能边界,推进管、评分离;加强元认证制度建设,保证专业认证质量;强化专业举证,促进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引进国际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专业认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