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5)
- 2023(14694)
- 2022(12351)
- 2021(11603)
- 2020(9800)
- 2019(22566)
- 2018(22438)
- 2017(43886)
- 2016(23612)
- 2015(26497)
- 2014(26273)
- 2013(26130)
- 2012(23614)
- 2011(20939)
- 2010(20981)
- 2009(19546)
- 2008(19327)
- 2007(17124)
- 2006(15040)
- 2005(13341)
- 学科
- 济(97783)
- 经济(97660)
- 业(95520)
- 企(86728)
- 企业(86728)
- 管理(85685)
- 方法(44037)
- 数学(34242)
- 数学方法(33893)
- 业经(32401)
- 财(32149)
- 农(31072)
- 务(22992)
- 财务(22925)
- 财务管理(22895)
- 中国(22866)
- 农业(22225)
- 企业财务(21690)
- 技术(20445)
- 理论(19594)
- 制(19144)
- 和(18817)
- 地方(17937)
- 划(17397)
- 学(17001)
- 贸(16479)
- 贸易(16469)
- 策(16325)
- 易(15987)
- 体(14575)
- 机构
- 学院(338479)
- 大学(334298)
- 管理(143458)
- 济(135508)
- 经济(132710)
- 理学(124196)
- 理学院(122980)
- 管理学(121297)
- 管理学院(120684)
- 研究(103167)
- 中国(79229)
- 京(70716)
- 财(63927)
- 科学(62821)
- 农(52917)
- 财经(50931)
- 所(50517)
- 江(49698)
- 业大(49015)
- 中心(47097)
- 经(46291)
- 研究所(45650)
- 北京(44196)
- 农业(41345)
- 范(41238)
- 师范(40905)
- 州(40201)
- 经济学(39222)
- 商学(38463)
- 商学院(38087)
- 基金
- 项目(227835)
- 科学(180917)
- 研究(170049)
- 基金(166067)
- 家(142667)
- 国家(141364)
- 科学基金(124125)
- 社会(107431)
- 社会科(101783)
- 社会科学(101753)
- 省(89945)
- 基金项目(88930)
- 自然(80599)
- 自然科(78799)
- 自然科学(78780)
- 自然科学基金(77413)
- 教育(77155)
- 划(73922)
- 编号(70587)
- 资助(67520)
- 成果(55906)
- 部(49919)
- 创(49805)
- 重点(49737)
- 发(48025)
- 课题(46986)
- 创新(45720)
- 项目编号(44266)
- 业(43932)
- 国家社会(43537)
- 期刊
- 济(152994)
- 经济(152994)
- 研究(97425)
- 中国(61024)
- 管理(56592)
- 财(52335)
- 农(49391)
- 学报(47065)
- 科学(46028)
- 大学(36607)
- 教育(35017)
- 学学(34609)
- 农业(34540)
- 技术(31451)
- 业经(27841)
- 融(26655)
- 金融(26655)
- 财经(24976)
- 经济研究(23089)
- 经(21337)
- 业(19950)
- 问题(19451)
- 技术经济(18508)
- 现代(17106)
- 商业(16374)
- 科技(16353)
- 图书(16090)
- 理论(16074)
- 财会(15951)
- 版(14689)
共检索到489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黎明 赵瑞霞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从转移产业的产业类型视角对集群式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的"转-承"行为进行理论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低产值-低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演化均衡为{不转移,不承接};高产值-高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演化均衡为{转移,承接};低产值-高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演化均衡为{转移,不承接};对于高产值-低利润产业集群式转移,如果能在集群式转移企业与承接地政府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则可以促使均衡从{不转移,不承接}走向{转移,承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颜群 胡浩然
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以2007年商务部等部门实施的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为研究案例,分析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显著提高了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水平,且主要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行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第一,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概率,但主要通过促进在位企业出口扩张进而实现当地出口增长;第二,在位企业配置效应对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作出重要贡献,构成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的重要途径;第三,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主要提升了大规模在位企业的出口水平和产品创造率,对小规模在位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大规模在位企业承接了相对更多的加工贸易转移订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行东 贾荣
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区位选择活动,通过将产业转移承接地特征区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用2001-2017年上海132家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研究发现: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具有互补效应;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分别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对年龄、规模、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产业转移的影响是不同的。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大海 谢海瑛
作为我国民间组织中社会团体的一个分支,学术团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剖析了我国学术团体目前所处的困境及其特有的优势,明确了学术团体的性质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分析了学术团体的管理体制;构建了学术团体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三种主要方式:法律规范方式,委托-代理方式,合作方式;提出了学术团体提升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的能力及其量化评价方式的构想。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学术团体 社会职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浩然 施炳展 宋颜群
本文研究加工贸易转移政策(PTTP)如何影响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率。研究发现,PTTP显著提高了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银行贷款支持和完善基础设施等优惠措施是PTTP在平均效应上提升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率的作用机制。长期来看,PTTP对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率的提升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形特征,因为PTTP增强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市场进入,同时带来了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集聚效应是导致“∩”形特征前半段的主要原因,但是该效应持续时间短暂。竞争效应是导致“∩”形特征后半段的主要原因,且影响效应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洁
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产业转移承接地作为要素的接受者,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要素转移后其配置效率是否改进、要素流动外部性发挥的路径是否通畅,对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以及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是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为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发展我国经济,我们应以"引进融合,鼓励规范"的态度对待移入产业,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做好配套工作,注重自我发展;鼓励支持移入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嘉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地区间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区域产业优化合作。肇庆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集聚地。但由于肇庆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基础设备、产业链发展、金融资源短缺等困境,产业转移进展不理想。因此,本文侧重于金融视角,从金融供给、金融需求和金融政策三因素支持地区间产业转移。
关键词:
肇庆市 产业转移 金融支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有关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和转出地环境影响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分析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分析示范区建立对承接地和转出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实证得出结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对承接地(皖江区域)的环境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主要转出地(长三角地区)的环境影响部分显著为正。因此,实施产业转移并不一定会使承接地的环境恶化,只要加强转移进入门槛和环境管制,承接地和转出地通过科学有效的产业转移可以实现环境"双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龙斌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国萍 张鑫
在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中,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展开博弈,但是不同博弈行为导致的结果不同,只有竞合博弈行为才是产业承接中政府之间最优的博弈行为,要实现这种最优博弈行为,需要对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角色进行转换和重新定位。
关键词:
产业承接 产业转移 博弈论 竞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德龙 杨君 高翔
自贸区建设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契机,特别在综合监管、咨询服务、法制建设等方面,社会组织可以承接政府所转移的部分职能。尽管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逐渐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但其面临着体制、法律与政策障碍,其自身也存在能力缺失问题。为此,在政府层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在社会组织层面,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陈超
基于甘肃省2006~2011年1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甘肃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转向集约,而行业间前向溢出效应对此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另外,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在较高条件分布情况下对行业内技术溢出作用明显,而技术研发水平则不利于产生行业内技术溢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婷
伴随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恶化、资源耗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但降低了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削弱了后代人生存发展的能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是过度使用环境、遭到环境报复以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而得出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波污染密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转移浪潮。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一方面需要通过承接产业进入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正视污染密集产业进入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基于此,文章站在污染密集产业承接地的角度,基于环境与经济运行的物质平衡系统
关键词:
污染密集产业 承接地 环境 协调 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