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4)
2023(10786)
2022(8855)
2021(8278)
2020(6610)
2019(14706)
2018(14706)
2017(27415)
2016(13937)
2015(15441)
2014(14694)
2013(14011)
2012(12178)
2011(10702)
2010(10821)
2009(10140)
2008(9326)
2007(8475)
2006(7160)
2005(5992)
作者
(36175)
(30068)
(30059)
(28341)
(18961)
(14300)
(13429)
(11546)
(11228)
(10709)
(10087)
(10052)
(9410)
(9226)
(9150)
(9144)
(8960)
(8928)
(8884)
(8484)
(7277)
(7240)
(7086)
(6844)
(6801)
(6680)
(6546)
(6538)
(5919)
(5890)
学科
管理(50375)
(50299)
(46760)
经济(46715)
(45260)
企业(45260)
技术(20634)
方法(18377)
业经(15047)
中国(14794)
(14543)
数学(14126)
数学方法(13940)
技术管理(13415)
理论(11994)
(11939)
(10431)
贸易(10423)
(10186)
(9755)
农业(9557)
(8912)
教学(8891)
(8718)
供销(8709)
地方(8506)
(8481)
银行(8472)
(8273)
(8225)
机构
学院(188326)
大学(181685)
管理(78083)
(72315)
经济(70734)
理学(67640)
理学院(67041)
管理学(66032)
管理学院(65666)
研究(53827)
中国(40399)
(36263)
(32133)
科学(31978)
(28250)
中心(26460)
财经(25769)
业大(24658)
技术(24583)
(24356)
(24221)
师范(24134)
(23348)
(23279)
(23121)
北京(21966)
研究所(21939)
经济学(21106)
商学(20953)
商学院(20726)
基金
项目(130846)
科学(105469)
研究(102007)
基金(92780)
(79452)
国家(78772)
科学基金(70072)
社会(64996)
社会科(61757)
社会科学(61742)
(54866)
基金项目(48959)
教育(48253)
(44608)
自然(43462)
编号(43277)
自然科(42601)
自然科学(42595)
自然科学基金(41857)
资助(35314)
(34243)
成果(33955)
创新(30893)
课题(29685)
重点(29109)
(28760)
(27606)
项目编号(27554)
国家社会(26507)
(26254)
期刊
(78923)
经济(78923)
研究(50468)
中国(40369)
管理(32155)
教育(29271)
(25216)
科学(23460)
学报(22539)
技术(22534)
(22050)
大学(17935)
学学(16566)
业经(16147)
农业(15626)
(14264)
金融(14264)
经济研究(13074)
科技(12490)
财经(11756)
技术经济(10756)
图书(10723)
(10475)
论坛(10475)
职业(10363)
(10302)
商业(10133)
(9224)
问题(8933)
现代(8783)
共检索到27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向平  
构建集群式创新网络是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基于供应链来构建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有效的集群内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在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的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六大优势,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若干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宏芬  余向平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来构建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有效的集群内技术创新体系。本文在探讨了集群式供应链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优势,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的若干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毛加强  崔敏  
通过量表的开发、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集群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集群网络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集群网络中网络成员的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也说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创新网络的价值;规范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信任、合作的群内氛围;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增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一  李贵春  踪程  
从供应链管理现行模式出发,分析了网络经济效应,然后基于经济长波周期理论,在对网络经济下供应链可能面临的合作信任、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管理等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综合考虑战略、运作和技术层面对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新模式进行构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顾浩然  郭本海  龙卓茜  乐为  
基于专利合作数据,构建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的静态、动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动态知识流动仿真模型对不同优化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规模呈明显扩大趋势,逐步呈现以上海微电子等研发单位为核心节点的“核心-边缘”结构,产学研合作以“产-学”模式为主;光刻胶、光刻气体等配套设施研发机构处于网络边缘与技术链上下游节点技术交流水平有限;新加入网络节点对网络知识水平提升的贡献较小,且与网络合作紧密程度不高;研发方向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优化、节点进退出机制优化三种优化策略均对网络知识水平提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中国光刻机技术创新网络均衡性及发展潜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育晓,张明亲,邵亚虹  
基于嵌入性理论,运用因子分析与统计回归法,提炼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负效应表现形式,检验了网络整体嵌入性、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对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负效应的外在表现主要有信息锁定效应、路径依赖效应和认知趋同效应;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嵌入性和负效应之间呈U型关系,并据此识别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中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的适度嵌入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崔金栋  王胜文  高志豪  
技术创新的复杂化使得创新生态网络逐步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兴主体形态,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复杂性使得研究其发展演化过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复杂系统为视角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成,揭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4种主要形态的运行机制,展示车企主导型、产业链主导型、产学研联盟主导型和创新生态系统主导型4种类型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正  孟庆春  
针对供应链价值创造问题,综合考虑技术创新和网络效应的影响作用,构建了基于产品质量改进的供应链价值创造模型,并根据制造商或供应商是否进行技术创新,将供应链价值创造分为三种不同情形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无论是制造商,还是供应商都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供应链价值,在两者都进行创新时所创造的供应链价值最高;而且,无论在哪种创新情形下,网络效应都对供应链价值创造具有影响作用,供应链价值会随着网络效应强度的提升而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正  孟庆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训  何凯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集群生成的地理障碍,并催生了网络空间集群。在网络空间中,商贸流通企业能够更有效的开展资源优化整合,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由此得以不断加强。本文基于商贸流通基本理论,基于网络空间集群的运行对商贸流通供应链设计提出了一些创新意见,并构建了三种不同的创新方案,最后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目前,产业集群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在信任机制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对创新网络的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等方面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产业集群要依靠本地企业与其他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的集聚构建区域网络创新系统,不断持续创新,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岚  
集群中企业间地理位置的邻近、紧密的链接与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供应链成员的服务集成,也就是说,在集群条件下,上下游的供应链伙伴更容易产生成本和收益协同效应,进而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绩效,服务集成在企业间链接、核心竞争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中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文婕  曾德明  
本文从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的角度探讨低碳技术创新网络运作模式,构建了低碳技术创新网络运作模式的模型框架,通过建模和数学分析,刻画了技术能力、创新收益、创新活动的持续条件等相关因素在创新活动中的影响与作用。研究采用Matlab仿真工具,其结果佐证了本研究中仿真分析的适用性与有效性,有利于更清晰地揭示创新网络中合作创新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娜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包括两个层次:处于核心网络的是产业内部的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企业、餐饮饭店等食宿型企业、旅行社、交通运输企业、娱乐企业和购物等零售企业。而旅游产业外部的供应商、大学与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及其他核心企业、零售商等构成了旅游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网络。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具有行业分布多元化、地域分布广泛、资源流动性大、组织灵活多变及进出壁垒低等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